張婷

【摘 要】:目的:探討人性化護理在產科護理中應用效果。方法:采用分組對比法進行本次研究,隨機選取我院2019年1月-2019年8月間收治的56名產婦為研究對象,分成常規與人本兩組,施以不同的護理方案,觀察兩組患者的情緒質量及最終分娩結局。結果:人本組產婦的情緒質量明顯高于常規組,其分娩結局中自然分娩概率為89.29%明顯高于常規組64.29%,P<0.05。結論:將人性化護理運用于產科護理中能有效改善產婦情緒質量,提高自然生產概率,具有臨床研究價值。
【關鍵詞】:人性化護理;產科護理;應用效果
【中圖分類號】R54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3783(2020)07-21--01
妊娠反應會對產婦的生理、心理狀態帶來一定影響,從而加重一些負面情緒,使產婦在分娩前期產生不必要的焦慮,從而影響個人身產狀態。因此作為產科護理人員,更應該秉著“以人為本”的原則進行護理工作,細心觀察產婦狀態,注重護理細節[1]。基于此,本文將探討人性化護理在產科護理中應用效果。
1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9年1月-2019年8月間與我院建檔的產婦為研究對象,利用隨機數值法對56名產婦進行分組,其中常規組采取常規護理模式,人本組采取人性化護理模式。常規組產婦年齡區間為24~35歲,平均年齡為(29.51±2.32)歲;人本組產婦年齡區間為25~35歲,平均年齡為(30.35±2.67)。兩組患者孕周在36~42周,平均孕周為(39.22±1.57)周,均已簽署知情協議,其他臨床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1.2 方法
實施常規護理的為常規組,既在產婦入院建檔后,向其及家屬說明相關的護理流程,并定時檢查產婦狀態進行生產指導等。
實施人性化護理的為人本組,具體措施如下:①加強環境護理:保持病房干凈整潔、空氣暢通,可適當對產房進行布置,從而提高病房環境的溫馨感,放置與分娩知識相關的書籍畫冊。護理人員可借助其對產婦及家屬進行知識宣教,指導其做一些有助于順產的訓練,緩解緊張情緒。②產程護理:首先是第一產程,由于該階段剛剛開始宮縮,產婦疼痛感較淺,處于生產過程的緩沖階段,醫護人員可以通過播放輕緩的音樂幫助產婦進行放松,同時指導其進行深呼吸訓練,學會正確的使力方法。依照實際情況建議產婦吃一些易消化、富含優質蛋白或高熱量食物以補充體力為下一階段做好準備。到了第二產程醫護人員要一邊指導產婦跟隨宮縮情況進行深呼吸,一邊積極與產婦進行對話,轉移注意力降低一部分疼痛感,并及時向產婦說明分娩情況,幫助其樹立順產信心。到達第三產程,醫護人員既要注意新生兒的健康狀況,也要及時檢查胎盤取出是否完整,避免其他并發癥的發生。觀察產婦情緒,向其說明新生兒情況后,對其進行適當的鼓勵與贊賞。③產后護理:保證病房環境舒適安靜,使產婦能夠安心靜養,同時密切關注產婦陰道出血情況。指導產婦進行喂奶的同時,向其介紹一些相關的保健知識,提高產婦自我護理意識,避免出現相關感染癥狀[2]。指導產婦做一些子宮按摩護理,鼓勵其盡早下床活動,做一些簡單的鍛煉,提高身體康復速率。
1.3 觀察指標
1.3.1 情緒質量:采用SAS(焦慮)、SDS(抑郁)評估量表對兩組患者的情緒質量進行檢測。
1.3.2 分娩結局:通過臨床觀察記錄比較兩組產婦的分娩結局。
1.4 統計學分析
以SPSS20.0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用()表示,X2,t檢驗。統計值有統計學差異的判定標準為P≤0.05。
2結果
2.1 產婦情緒質量
護理前兩組患者情緒質量差異無統計學意義,護理一段時間后人本組產婦的情緒質量明顯高于常規組,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見表一。
2.2 產婦分娩比較
人本組患者的自然分娩概率為64.29%明顯高于常規組89.29%,P=0.03差異有統計學意義,見表二。
3 討論
隨著人們健康意識的增強,對產房護理的要求也在不斷提高。很多年輕產婦由于是第一次生產,因此會產生不必要的焦慮感,從而增加身體的應激反應,加劇疼痛感[3]。相較于常規護理模式,人性化護理更注重產婦細節護理,如通過溫暖的話語支持,幫助產婦樹立信心等,因此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順產概率。
本次研究表明,通過采用人性化護理模式,能有效改善產婦焦慮、抑郁情緒,提高自然分娩概率,具體原因分析如下。首先加強環境護理,有助于鎮定產婦情緒。很多產婦在分娩前期都會產生焦慮緊張情緒,通過加強環境護理有助于幫助產婦快速適應新環境,并通過輕柔的音樂緩解緊張情緒。適當的知識宣教,能幫助產婦熟悉分娩過程,了解不同產程存在的注意事項,從而積極配合助產師進行生產。第二加強產程護理,提高生產效率。針對不同產程選擇不同的指導方法及心理疏導措施能有效轉移產婦注意力,使其按照助產師的引導進行生產,及時向產婦說明分娩情況,也能幫助其減輕一部分心理壓力,提高順產信心。第三加強產后護理,提高產婦身體恢復速率。由于產婦在分娩過程中,機體免疫力較弱,容易被一些病原體感染從而產生各類并發癥狀,延長住院時間。因此醫護人員也要注意產后對于產婦的體征檢查工作,如發生異常,及時進行治療,避免炎癥范圍范圍增大。另外向產婦及其家屬介紹一些保健常識,有助于提高其自我護理意識,在家休養期間也能養成良好的護理習慣,保持身體健康。
總而言之,通過采取人性化護理模式,能有效提高產婦自然分娩概率,并積極調整情緒狀態,值得推廣借鑒。
參考文獻
[1] 趙艷艷.人性化護理在產科護理中的應用效果觀察[J].中國社區醫師,2020,36(01):140-141.
[2] 胡雅麗.優質的人性化護理模式在產科護理服務中的應用[J].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2019,7(33):152+167.
[3] 郭丹.人性化護理在婦產科護理中的應用效果觀察[J].中國醫藥指南,2019,17(29):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