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虹
摘要:英語學科是一門感性思維很強的學科,閱讀和寫作是英語教學中相當重要的組成部分。但很多教師在教學中會把閱讀和寫作割裂成兩個不同的板塊教學,忽視兩者的緊密相關、相輔相成的關系。新課程改革后,更加重視對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本文就此探究在初中英語教學中通過培養學生思維能力,提升學生的閱讀和寫作水平,創建高效的英語課堂分享經驗一二,希望給相關教育工作者一些教學啟示。
關鍵詞:思維;閱讀;寫作;初中英語
閱讀能力的高低直接影響寫作水平。“巧婦難為無米之炊”閱讀越多的作品才會積累更多的寫作素材。長期以來,英語教學更加注重對詞匯量的積累和語法的講解,對于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的關注遠遠不足。詞匯和語法積累再多,不懂句式、沒有語感,閱讀理解能力就是句空話,看不懂自然也寫不出。本文通過分析初中英語教學閱讀和寫作現狀以及培養學生思維能力的必要性,提出幾點創建初中英語閱讀和寫作教學高效課堂的幾點策略。
一、英語閱讀和寫作的現狀
英語作為與人溝通交流的語言工具,它的實用性是最被看重的。但是現在英語教學的現狀是,大部分教師多以詞匯和語法教學為主,缺乏對學生閱讀理解能力培養。學生記住了大量的單詞,掌握了多種語法,但是在閱讀時往往無法順利解讀出作者的情感,無法理解文章的整體布局,寫作能力因此也自然受到很大影響。
課本是教學的立足之本,深讀教材有利于對各知識點的熟練掌握。但是英語的表達千變萬化,情態不同、時間不同、情境不同都會導致表達的意義不同。傳統教學模式下,教師僅僅把眼光局限在課本內容上,沒有課外閱讀的拓展,很難提高學生的閱讀和寫作能力。
英語閱讀和寫作這兩者是相互聯系、相互影響的,但是在實際初中英語教學中很少能體現出兩者的關聯性,英語閱讀限于閱讀理解題型,英語寫作限于作文題型。這種強行分開教學,無法讓學生建立起閱讀和寫作一體化的思維,在閱讀時僅僅為了找尋問題的答案,無法把好的句式、好的表達方法作為素材應用到寫作當中,降低了學習效率。
二、培養學生思維能力的必要性
人的思維是對一切客觀事物通過整合、判斷、分析、推理的過程。參與整個智慧形成和發展。而語言作為思維承載形式,提高思維能力才能有效提升語言學習的能力。對于初中英語學科來說,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有利于深刻理解英語閱讀和靈活運用語法句式到英語寫作中。創建初中英語閱讀和寫作教學的高效課堂,培養學生的思維創新能力勢在必行。
三、創建初中英語閱讀和寫作教學的高效課堂的途徑
1、輕松愉悅的氛圍
學習英語注重的是應用,教師要培養學生創新思維能力,靈活應用知識。現在大部分學生對于英語的看法,僅僅就是一個必修科目而已,在學習中無法投入情感,便不會有主動探究的興趣。教師在教學中為追求課堂的安靜便于管理、教學任務的完成、升學率的穩定,在英語的閱讀和寫作教學中,注重詞匯的解釋和句式的講解,缺乏對學生想象力的發掘。教師可以給學生提供時事熱點的英文閱讀,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在文章中自主探索后得到相關信息,不用考慮對錯,不必顧忌哪一行哪一句會是考點,不要在閱讀的過程中受到應試教育模式的干擾,閱讀之后把所得信息自行整合。與同學或老師一并討論這些信息的正確性和寫作應用價值。人的思維創造力只有在放松的狀態下才能真正展現,輕松的課堂氛圍有助于學生放下心理包袱,大膽的表達自己的想法、放飛自己思維,教師多運用情境教學、小組合作的教學方式,讓學生主動參與教學中,在交流溝通中,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在放暑假前,我給學生提供了一篇關于假期計劃的閱讀文章。由于學生在暑期都有豐富的課外活動的規劃。于是紛紛對文章產生閱讀的興趣。通過閱讀學生提取有效信息,鞏固了sun,sport,go shopping,party等等詞匯的運用,還有關于時間的表達方法,通過何種交通工具,by car,by plane,時態的運用等等。學生的思維逐漸打開,在接下來的假期中會很自然的應用到這些知識。于是我給學生布置了一篇關于假期趣聞的記事。假期的所見所聞都用英文記錄成一篇作文。學生真實的所見所想,所學所用,這才是素質教育下的英語的閱讀與寫作教學。
英語教學不單單局限在課本中,教師要把把英語放在不同的情境中讓學生體會,才是體會到學習英語的真正用途。可以利用課前的五分鐘播放英語電影,生動的情境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真實的對話鍛煉學生的聽力,豐富的詞匯和句式為閱讀和寫作提供了鮮活的素材。
2、思維導圖的有利輔助
思維導圖作為一種新型的圖形思維工具被廣泛應用到教學中。它結合圖形和文字,抓住主題,列出隸屬關系的層級圖,形成主題、圖像、顏色等記憶鏈接。思維導圖充分調動學生的記憶、寫作、閱讀的能力,開啟發掘創新思維新模式。
思維導圖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主要是提升學生的學習注意力,拓展思維深度,挖掘學生內在潛力的方式。在閱讀教學中,傳統的教學模式注重對每個單詞、每個句式的理解。教師逐句解釋,學生認真記錄。逐漸會給學生留下閱讀就是翻譯文章。機械的翻譯、死板的記錄降低了學生的學習主動性,不利于學生綜合思維能力的養成。而思維導圖可以利用有效的圖表工具形象思維來縷清文章主題,直觀看出作者的寫作順序,清晰的對為文章的觀點進行梳理,便于學生對教材的理解。
對于寫作教學來說,初中英語的寫作能力培養不能再單純以背誦名篇佳句來積累資源。這樣的死記硬背遏制了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會背但寫不出的情況大有人在,那是因為背的太過機械,無法靈活應用到其他地方。英語的應用能力欠佳這是學習語言的大忌。所以通過思維導圖的方式,幫助學生在面對寫作時科學審題、做出思維導圖即寫作大綱、羅列寫作觀點、清晰明了文章脈絡。以此為基礎,點連句、句連段、段連篇。通過長時間的引導和訓練,學生的寫作能力必然得到很多提升。
比如我給學生出了一道“How to keep fit”的作文題目。學生覺得有話可說,但是又不知道運用何種句式,何種結構來組織語言。于是我引入思維導圖的方式,給學生列出大綱。
思維導圖提供了類似模板的東西,讓學生寫作不再無從下手。值得注意的是,思維導圖不是單單是死板固定的,要培養學生自己在閱讀或是寫作時創建思維導圖,把好的句式,好的結構用思維導圖的方式記錄下來,以便在應用時得心應手。
3、創造性復述提升能力
創造性的復述文章的過程是把課本所學知識真正內化為自己掌握的知識的過程。這里講的復述不是機械式的背誦,而在在掌握了文章的人物關系、主題思想后,對文章進行大膽的創新、加工。在復述的過程中促使語言能力的快速轉化。這里的復述可以分為加工式復述:對文章中的地點、時間、人物等都可以更改,這樣的復述可以讓學生把新舊知識有機的整合在一起。第二、延續性復述:根據現有的文章內容,分析故事的走向如何,用英語表述出來。創造性復述的方式是高水平培養學生創造思維能力的方式,增強了課堂教學的趣味性,讓學生在掌握課本知識的同時,可以舉一反三。鍛煉了語言表達能力,豐富了寫作素材。需要學生從整體上把握文章,并在構思寫作時,思路更加寬廣。
四、對閱讀和寫作教學的思考
寫作和閱讀的核心是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寫作和閱讀是學生思維的表達形式。教師在創新學生思維能力的過程中,要立足于課本,讓學生把基礎知識掌握牢固后,多擴展閱讀的范圍,為寫作積累更豐富的素材。教師不斷更新自己的知識體系,為創新教學持續注入新的營養。在輕松、民主的學習氛圍里,讓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得到發展,讓學習英語的綜合能力得到整體的提升。
參考文獻:
[1]淺談初中英語閱讀教學方法與策略[J].銀艷.基礎教育論壇. 2018(36).
[2]提高初中生英語寫作能力之我見[J].胡蕓.青少年日記(教育教學研究)2018年01期.
[3]核心素養視野下的初中英語閱讀教學策略[J].陳靜.英語廣場. 2019(11).
[4]淺談初中英語寫作教學[J].劉傳花.求知導刊.2019(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