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朋基
摘要:受應試教育的影響,當下部分高中歷史教師在教學時仍然采用“填鴨式”的教學方式,這將不利于學生歷史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對此,教師可以將影視資源引入課堂,對知識進行補充和延伸,借助歷史正劇來引領學生突破學習難點,加深對歷史知識的理解。文章從教學實際出發,針對教學中應用影視資源授課進行簡要分析,并提出建議。
關鍵詞:高中歷史;影視資源;教學策略
隨著近年來影視行業的發展,影視資源與教學內容的融合在歷史課堂上逐漸獲得廣泛應用。但是就當前的影視作品來看,部分影視作品存在著曲解歷史、情節拼湊、亂改歷史人物形象等不符合歷史史實的現象,這容易導致學生對歷史知識的認識產生偏差。因此,教師在教學中既要重視影視資源在歷史課堂上的應用,又要選取歷史正劇來輔助教學,使影視資源對學生的歷史學習起到促進作用,幫助學生正確認識歷史,在夯實學生歷史知識基礎的同時,實現對傳統教學方式的創新。
一、延伸教學內容,理清學生學習思維
與真實的歷史相比,高中歷史教材內容十分有限,而且大部分章節內容存在著不連貫的現象,這導致歷史基礎較差的學生容易出現認知誤區。針對這個問題,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結合影視資源來給學生延伸課堂內容。上課時,教師可以先系統地講述教材內容,然后為學生呈現相關的影視作品,讓學生結合教材內容和影視作品全面了解歷史知識,從而幫助學生理清學習思維。
例如,在教學人教版《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歷史1(必修)》(以下統稱“必修1”)“明清君主專制的加強”一課時,這節課內容里有一個重要的歷史知識點——朱元璋廢除相位,但是教材中對朱元璋廢除相位的具體原因和方式沒有詳細介紹。因此,教師在課前要先設計好課堂內容,并做好影視資源和課堂內容的融合工作,上課時教師可以先給學生講述明清君主專制加強的方式,重點闡述朱元璋廢除相位的方式和過程。在學生對相關知識有大致的了解后,部分學生可能會產生疑問:丞相的作用那么大,那朱元璋為什么還要廢除相位呢?這時教師最好不要直接告訴學生答案,可以給學生播放剪輯好的歷史劇——《朱元璋》,從朱元璋在戲里的內心獨白和他與孫子朱允炆的對話,讓學生了解朱元璋廢除相位的目的和原因,從而有效理清學生的學習思維。
二、合理利用資源,突出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
傳統的歷史教學模式屬于二維平面結構,對歷史的闡述不夠具體,這導致學生找不到歷史事件中的關聯點,從而造成學習困難。對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合理應用影視資源,剪輯和拼接影視資源,將一些相關視頻和課堂內容結合起來,讓學生深入理解,進而突出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
例如,在教學人教版《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歷史2(必修)》“古代的經濟政策”一課時,這節課中包含商鞅變法強國的知識點,很多學生難以將商鞅變法與秦國的強大聯系起來,如商鞅變法是對政治和經濟等國策的制定和推行,為什么秦國軍隊后來變得也十分強大?教師在給學生講完課堂內容后,可以為學生播放剪輯好的影視資源——《大秦帝國》,就秦國商鞅變法后的經濟增長、百姓的生活變化、軍隊兵器的打造,以及秦王在商鞅變法后的內心獨白與學生進行具體討論,最終要讓學生了解商鞅變法對大秦帝國的整體影響,讓學生理清思路,在教師的指導下突破學習難點,提高課堂學習效率。
三、開展探究式學習,引導學生還原歷史
教師要培養學生探究性的思維和能力,發展學生的歷史學科核心素養。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引領學生進行探究式學習,結合課堂問題鼓勵學生去觀看歷史正劇,查閱歷史資料,并充分利用史證還原歷史,進而在形成探究性思維的同時,正確認識歷史。
例如,在教學必修1“太平天國運動”一課時,部分學生對洪秀全的評價是積極的,但是真實歷史上的洪秀全遵循享樂主義,他建立的政權制度是腐朽的、衰敗的。因此,在教學完太平天國運動的內容后,教師可以讓學生評價洪秀全,這時有的學生給予洪秀全積極的評價,有的學生對其持懷疑態度。針對這種情況,教師可以鼓勵學生查閱歷史資料、觀看歷史正劇,進行探究式學習,并注意要充分運用史證說話。同時,為促使學生觀看歷史正劇,有效查閱資料,教師可以給學生推薦部分影視作品,如《太平天國》,幫助學生還原真實的歷史。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引導學生進行探究式學習,能在一定程度上發展學生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影視資源對于高中歷史教學是一種非常有效的資源,具有信息化的特點,為教師教學帶來了便利。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重視影視資源在課堂上的應用,結合歷史知識點為學生重現歷史,提升和培養學生的探究思維能力,進而在深化學生歷史知識理解的基礎上,培養學生的歷史學科核心素養。
參考文獻:
[1]王豐.影視資源在高中歷史課堂教學中的應用策略[J].新課程(下),2018(5).
[2]翁嬌嬌.歷史影視資源在高一歷史課堂教學中應用策略研究[D].福州:福建師范大學,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