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鑠 江西科技師范大學
突如其來的新型冠狀病毒疫情(以下稱新冠疫情)對我國各行各業產生不同程度的影響,更是讓學校體育的實施和開展更新了不同以往的授課和學習方式。教育部發文:“停課不停學”要堅持把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放在首位,堅持國家課程學習與疫情防控知識學習相結合,鼓勵學生鍛煉身體。[1]在此期間,教師、學生無法正常返校,只能通過網絡教學平臺對學生進行線上教學。體育與健康課程是一門以身體練習為主要手段,通過學生科學的鍛煉和教師正確的教法和引導的互相作用的課程。隨著近年來隨著互聯網的高速發展,線上體育課程作為學校體育課程是順應科技時代發展的必要產物,也是新時代教育信息化的必然趨勢。
新態勢體育線上教學課程的特殊性和教師和學生適應性難以達成一致,體育課程要求理論知識與實踐相結合,將教師傳授的理論知識與演繹示范的動作展示結合起來,達到自身學習的效果。教師和學生雖是“面對面”但線上的網絡體育教學存在著網絡延時性以及動作示范的不完整性,體育課程的“身體教學”主體由學生變成了教師,“教師講、學生聽”使學生無法通過自身實踐和情感投入,導致學生學習的不全面,也難以反饋學習成效。
新冠疫情下的網絡體育課程,對于難以學習的技術動作和要領,導致形成“以理論知識為主,身體教育難教”的教學現狀,對此進行了抽樣調查以了解學生線上體育課程的學習情況,很多高校只開設了理論課程,體育課程幾乎沒參與、從不參與的學生較多。從全面來看,目前仍存在網絡覆蓋面積未到達的地區,有學生沒有參與到網絡課程的學習中來的情況。
由表1可見,只有41%的學生認為線上體育復習課程有效,即線上教學后容易產生遺忘,新授課前的復習課卻相當于是新授課內容,占課程的總時長偏重;48%的學生認為新授課容易理解,即在教學過程中學生對動作或是知識點的接受程度比較容易;72%的學生認為體育線上課堂氛圍融洽,由于是網絡課程,教師對學生的監督作用不顯著,所以授課知識較為容易、線上授課課程比較輕松;83%的學生認為線上體育課程可以提升運動興趣,居家隔離缺少器材、場地等硬件設施,在結合現實情況的課程教學下,學生接觸到很多新式運動方法和自制的運動器材,提升了對運動的興趣和動手能力。

表1 學生線上體育課程的學習情況
總體來說,體育網絡課程容易造成動作技術學習效率低、掌握難、教師難指導、復習不全面等問題,但也提高了學生的運動興趣和動手能力。
1.課程需要不斷與時俱進更新
線上課程不同于學校學習課程,離開學校的教學環境,教師的教學內容要順應時代的變化和發展,而不是僅僅播放幾年前的教學視頻和講述不變的教案。線上的體育課程更要求時代的靈活性,適應當下環境的最佳學習方式,在疫情下,學生主要需求是脫離緊張的心理氛圍、對戰勝疫情充滿信心,對此加強體育鍛煉,提高身體素質能力和抵抗力,需要授課者從多方掌握實時咨詢,結合實際情況和家庭所需體育健身器材,更新教案與教法。
2.家校聯結的方式必不可少
新冠疫情下,居家隔離的學生最多的相處者是父母及家人,要通過家校聯結的方式,進行多溝通、多交流。在線上體育課程的實施中,家長的配合和協助是必不可少的因素。不同以往的學校教學,疫情下多數時候學生上課父母及家人會陪伴式教育,授課者是否能獲得家長的認可,是構建完整的體育教育體系重要一環,也是授課成功與否的重要原因。通過家校聯系、溝通的橋梁,會影響到學生的心理動態和學習效果,這對提高體育學習教學質量有著積極影響。
3.提升授課者的現代教育技術能力和創新能力
新冠疫情下,授課者對互聯網的使用能力的提高是順應時代變化發展的必要條件。面對為數眾多的學生,通過互聯網窗口,對體育課程和教材教法的不斷創新,將理論聯系實際,教導學生重要的防疫知識和科學鍛煉的手段,是對新時態下授課者本身的更高要求,也是教師終身教育的重要環節。
4.增加社交媒體的正確網絡引導
居家防疫、自我隔離等方法杜絕了自身與外界接觸的情況,但網絡社交媒體在其中充當著溝通和交流的橋梁。實時新聞、防疫知識、居家鍛煉、學習生活都在社交媒體平臺上精彩紛呈,但相對的也出現了虛假的網絡謠言,擴散范圍之廣使人心惶惶,產生負面影響。相關法律部門更是要嚴重打擊,“網絡大V”要加強引導作用,以身作則,不信謠、不傳謠,及時更新最新的防疫咨詢和正能量新聞。
1.體育課程作為主要學科之一,在網絡課程的學習中增強了學生及家長居家隔離的體育鍛煉需求和抵抗力、加深了《體育與健康》的理論知識的學習、增強了抗疫信心。
2.其中存在著學生難以規范動作、教學過程中教師與學生互動性弱、課后監督效果差、家校聯系溝通難等問題。
3.在今后的體育教學工作中課程需要不斷與時俱進更新、加強家校聯結、提升教師的現代教育技術能力及創新能力、增加社交媒體的正確網絡引導。
綜上所述,線上體育課程的教學是順應時代發展的必然趨勢和必備條件。在疫情期間,線上體育課程的教學能力發揮到效果最大化,在今后逐漸科技化的發展中呈不斷上升趨勢。但線上體育課程還未開發完全,仍有不足之處,要求授課者在今后的工作學習中,要完成自身建設、不斷學習互聯網教學模式,借助不斷發展的互聯網,將線上體育教學的水平提升到新的層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