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練
(湖南科技學院 理學院,湖南 永州 425199)
隨機選取了湖南某高校的學生作為研究對象,在所有專業中各選取一個班,共計600個研究對象,其中男生240人,女生360人,年齡在18~20歲。
采用問卷調查的方式進行研究,工具為學習動機量表,其中當分值處于12~21時為學習動機較弱,分值處于22~27時為學習動機中等,分值處于28~36時為學習動機較強。
將調查數據進行整理,按得分不同進行統計,得出本科生學習動機分布如表1。
表1 本科生學習動機分布情況Tab.1 Distribution of study motivation of undergraduates
由表1可知,學習動機較弱的學生最多,其所占比例為49.7%,學習動機中等的學生次之,其所占比例為34.2%,學習動機較強的學生最少,所占比例為16.1%。
由表2 可以看出,男生學習動機較弱的比例為52.1%,男生學習動機中等的比例為31.3%,男生學習動機較強的比例為16.6%。女生學習動機較弱的比例為48.1%,女生學習動機中等的比例為36.1%,女生學習動機較強的比例為15.8%。總體來看,男、女生學習動機在較弱、中等、較強差異不大。
表2 男、女生學習動機情況表Tab.2 Situation of study motivation of boys and girls
由表3可知,學習動機較弱的情況頻數由多到少依次為大三、大二、大一、大四,學習動機中等的情況頻數由多到少依次為大四、大一、大二、大三,學習動機較強的情況頻數由多到少依次為大二、大三、大一、大四。
表3 不同年級的學生學習動機情況表Tab.3 Situation of study motivation of students of different grades
從研究結果中可以看出,大部分學生的學習動機較弱(49.7%),少部分學生的學習動機較強的(16.1%)。大部分學生的學習動機較弱,分析其原因可能是在中學階段的學習壓力得到釋放,且大部分學生輕視和放松了對知識學習的要求。學習動機的強弱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狀態和學習效果,大部分學生的學習動機較弱,對于教學的影響是深遠的,對學生的未來發展影響較大。
男、女生在學習方面的思維方式有一定區別,致使學生在學習效率上的差距明顯。女生在學習比男生下的功夫要多很多,但對知識的理解上,女生明顯比男生要弱一些。但在學習動機方面,男生(16.6%)略高于女生(15.8%),這也意味在學習成績方面,男生整體比女生整體高一些,但拔尖的學生中,女生居多。男生在思維活躍度上稍比女生強一些,但男生的懶惰情緒比女生更甚,這也導致了女生的成績較之男生更好。
由研究結果可以看出,學習動機較弱頻數最多的為大三學生,學習動機中等頻數最多為大四,學習動機較強頻數最多為大二,從整體來看,各年級學習動機分布較為一致。學生的學習動機會隨著自身的需求而發生變化,在大一、大二階段,學生通過中學學習的緊張氛圍,繼續延續了學習的勢頭,因此學習動機較之大三、大四要略強一些。但在大三這個階段學生的學習消磨殆盡,沒有學習目標,課程內容較少,學生的學習處于懶散狀態,學習動機較弱,到大四之后,因為找工作的原因,一部分學生開始意識到學習知識的重要性,重新燃起了對學習的渴望,學習動機展現為工作目的。
在調查中還發現大部分男生在課下學習的時間較少,女生主動學習的時間較之男生多一些。一部分男生在大學的學習重心有所下降,更多的心思偏向于玩游戲、旅游,學習知識的狀態越來越弱,甚至失去學習的心態。一部分學生因為家庭經濟因素,大部分時間用于兼職以減輕家庭負擔,占據了大量的學習時間,這部分學生學習成績不是很拔尖,但對學習的態度卻是認真居多,總體而言,男生的學習主動性有待提高。
建立相關的教學制度,適度拉近教師與學生的距離,讓學生和教師有更多的交流。在課堂中體驗交流的樂趣,建立學習效率的有效結構框架。讓學生熱愛學習,熱愛課堂,提升學習興趣,充分認識到自己接受教育的目的是什么,才能真正回歸課堂,回歸學習。
通過教學體現知識的價值,將會對學生的價值觀產生一定的影響。在傳授知識的過程中,加入正能量的傳播,引導學生的價值觀向正確方向發展,使學生意識到學習的重要性,提升學習認同感。知識的學習有利于學生對事物本質的認識,形成對世界有自己的思考,真正審視自身的價值,體會學習的意義,形成自己的認知方法,提升學生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
課堂教學方式的單一性會使學生認為知識的學習只是書本的表面,應該如何應用它,怎么應用才能體現出知識的重要性,這就在于教師的教。從多方面對知識進行闡述和分析,讓學生體會到知識就在身邊,它是可以應用的,可以解決實際生活中的問題。教學方法的多元化可以使在交流過程中體驗到不一樣的知識背景,使得學習豐富多彩,進而產生學習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