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麗婷
摘要:在素質教育的背景下,初中數學教學中要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提升學生的探索能力、應用能力以及創新能力等,轉變傳統的教學方式以及教學的理念,為學生開展多樣化的數學教學方案,增強學生的學習效率。本文從課前探究、課堂合作以及課后總結三個方面出發,分析了初中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探究能力的策略。
關鍵詞:初中數學:效率:探究能力:創新
對于初中學生而言,正處在青春期,思維比較活躍,學習能力較強,也是綜合素質培養的關鍵時期,初中數學教師要認識到培養學生探究能力的重要性,并在日常的教學中采用多元化的方式,為學生提供更多的自主探究的機會,進而提高學生對數學知識的認知能力以及應用能力,促進初中學生能夠實現全面發展。
一、有效運用常識練習法,引導學生做好課前數學知識探索
課前探究能夠幫助學生對數學知識有初步的認識,并在自主探究的過程中調動學生對數學知識深入學習的興趣,為課中探究奠定良好的基礎。在課前探究中教師應該為學生設置相關的探究問題,讓學生能夠有目標和有計劃的進行數學知識的探索,并且教師還應該鼓勵學生使用生活中的常識有效的解決數學問題,這樣學生就能夠在課前對數學學習有大致的梳理,在初中數學教學中需要讓學生養成探究的意識,讓學生大膽的猜想,積極分析。
比如:教師設置問題情境,結合初中學生對數學學習的特征,展現出教學中的重點和難點,讓學生再對問題進行分析的過程中,思考和總結出相應的數學知識,這樣數學學習的效率才會顯著的提升。如:在“相似三角形”知識之前,用多媒體設備展示出大小不同,但是角度卻相似的幾組三角形,讓學生觀察這幾組三角形之間有哪些不同之處?然后使用轉化或者平移的方式,將不同的三角形進行重合與對比,同時教師還可以讓學生聯想出生活中有哪些相似的三角形,引導學生利用常識進一步探索數學知識,鼓勵學生積極思考和發言,這種課前引導探究的方式,使得學生的發散性思維得以提升,同時對后續的學習也營造了良好的氛圍,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
二、課堂組織過程中嘗試小組學習與主題課程結合,為學生搭建數學探索的平臺
小組合作學習是一種展示學生主動性的教學模式,學生在小組合作中能夠對數學知識進一步的探索和思考,并且還能夠在相互討論的過程中,集思廣益的解決數學問題,同時教師在小組學習中為學生設置相應的主題,能夠讓數學探究的思路更加清晰,因此小組合作學習愈加主題探究融入到培養初中學生的探究能力中十分重要,有效的為學生搭建了探究的平臺。首先,教師應該為學生設置出適合的小組探究任務和主題,防止小組探究形式化或者盲目性。
比如:“反比例函數”的學習具有一定的枯燥性,知識點也比較繁瑣,教師就可以借助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讓學生對反比例函數的性質、圖像等進行探究,并使用數形結合的思維,通過對不同函數的探索,繪制出反比例函數的圖像,分析坐標軸上的自變量在變化時,函數的圖像會怎樣變化,當學生對函數圖像掌握之后,引導學生得出反比例函數的公式和方程,學生循序漸進的探究和小組的協作學習之下,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以及對數學知識的分析能力就會得以提升。
三、積極引導學生進行課程總結,以學生自主的課程總結強化學生數學探索效果
課堂總結是對數學知識的回顧和升華,通過總結能夠幫助學生對知識進一步梳理,引導學生查漏補缺,同時也達到了強化探究效果的作用。在課后總結中教師應該充分的展示出學生對知識的探究自主性,讓學生成為課堂總結的主體,對課堂中學生的知識加以鞏固,需要教師鼓勵學生在總結中及時發現問題,敢于質疑,讓學生大膽的猜想,并利用課堂中學習的知識進行求證,進而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能力。比如:在學習“二次函數”之后,教師可以讓學生對二次函數的性質、圖像、方程等進行總結,并作出知識體系圖,同時結合一次函數的知識,尋找一次函數和二次函數在圖像、方程以及公式等方面的相同點和不同點,這樣就能夠在總結新知識的同時,對舊的知識進行回顧,達到了舉一反三的效果。
另外,在培養學生探究能力的過程中,教師還需要合理的評價學生,對學生的課前探究、課堂討論以及課后的總結作出系統的評價,尤其對于數學學習能力比較弱的學生,教師應該給予更多的關注,幫助其尋找正確的學習方法,并學會從多個角度思考問題和分析問題,同時還可以借助小組互評以及自評的方式,讓學生能夠對自己在數學知識探究中存在的不足進行彌補,到達取長補短的效果。這樣數學探究能力的培養質量就會更高,學生的對知識的梳理以及總結的效率也會更高,有助于促進初中學生實現全面發展。
四、結論
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師應該對學生的探究能力加以培養,結合素質教育的要求,從初中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出發,為學生設置更加適宜的數學探究教學方案,首先要注重對課前知識的探究,引導學生使用生活中的常識來理解數學知識,鼓勵學生大膽猜想,發揮想象力和創造力,為課堂探究奠定基礎;同時還應該將小組討論的方式應用到探究能力的培養中,從多個角度和領域分析數學知識,并相互協作,共同解決數學問題。最后,教師還需要引導學生對課堂探究進行總結,進而鞏固探究的成果,并對學生做出合理的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