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文才 李飛
摘要:對企業而言,執行力就是把發展戰略、目標規劃轉化成為效益和成果的能力,是企業競爭力的核心體現。在國有企業中,中層管理者承擔著一定范圍的管理工作和領導責任,是連接企業領導和下屬員工的重要紐帶,是企業這個大建筑中的“鋼架結構”,關乎企業的命脈主線,中層管理隊伍執行力的高低很大程度上決定著企業能否健康運行、持續發展。因此提高國有企業中層管理隊伍執行力是國有企業必須長期探索和深入研究的一個重要課題,也是國有企業順應改革發展趨勢、實現轉型升級目標、增強競爭實力的重要途徑。
關鍵詞:國有企業;中層管理隊伍;執行力
當前,國有企業在中層干部隊伍管理過程中,由于企業的發展和面對的形勢快速變化,過程中的一些共性問題,影響了中層管理隊伍執行力的發揮,主要體現在:
一是干部選聘機制不夠靈活。部分國有企業經營管理者的選拔任用方式相對局限,大部分停留在相對傳統的組織任用、公推直選等方式上,“能上不能下”“有進沒有出”的瓶頸依然存在,缺乏有力的“市場化競爭”機制的引入,企業經營管理的專業訓練和管理實踐較少,進而影響中層管理隊伍執行力的發揮。
二是激勵監督機制不夠完善。在企業生產經營過程中,大多數中層管理者普遍存在滿足于簡單地執行上級決定的“慣性思維”,加上缺乏有效的激勵機制,在執行或抓落實過程中其主動性、創造性沒有被最大化激發出來。同時,在企業的快速發展中,往往容易出現內部管理水平與企業發展速度不相匹配,引起內部監督制度與中層管理行為的脫節,以至于“責任缺位”“監督不力”的現象普遍存在。
三是個人能力提升后勁不足。國有企業員工的教育培訓往往過于樣板化,系統性、規范性、實用性有待進一步提高,培訓需求和培訓供給相互脫節,往往很難滿足企業經營管理者的實際工作需要。受培訓教育、實踐鍛煉等機制保障和方式途徑乏力影響,往往導致中層管理者持續學習的后勁不足、水平提升效果不佳、能力素質良莠不齊,直接或間接影響執行的效果。
四是執行文化系統性不足。企業中層管理隊伍能否形成共同的價值取向、目標追求、行為準則,進而形成推動企業進步的合力是企業能否健康發展的重要因素,這也是企業執行力文化建設是否成功的體現。企業在快速發展的進程中往往實現了產品等“硬實力”的快速提升,而造成了執行力文化這個“軟實力”的滯后發展,一定程度上制約企業中層管理隊伍執行力的發揮。
通過分析存在的問題和不足,筆者就如何進一步提高國有企業中層管理隊伍執行力,提出如下思考和建議。
(一)完善管理機制,“用活”選聘方式,建立干事有擔當、執行有活力的管理隊伍
中層管理隊伍的選聘方式和管理機制,既直接影響著企業中層管理隊伍的現實搭配,也關系著整體作用的發揮。因此必須要進一步推行靈活多樣的人才選聘方式,健全完善隊伍管理機制,為提高中層管理隊伍執行力打下堅實基石。一要推行崗位能高能低的優選機制。中層管理隊伍選聘中逐步探索和使用“市場化”的人才選聘模式,推行中層管理人員“能上能下”“能進能出”“能者優選”的任用模式,保持隊伍的活力和戰斗力。二要推行幅區能大能小的多崗兼職機制。在中層管理人員的培養過程中,要堅持自身成長與組織培養相結合,通過合理安排管理者多崗兼職、多崗鍛煉的方式來“壓擔子”“壓任務”,促進管理者的綜合能力提升。三要完善職責清晰、邊界明了的管理機制。理清企業一把手到基層員工之間的“垂直邊界”,還要從劃清“責任田”的角度梳理好各部門、生產組織環節之間的“水平邊界”,建立崗位職能職責動態管理模式,定期開展崗位職能職責評價活動,以保障其實用性。
(二)完善制度建設,“用好”考核監督,構建獎懲合理,激勵有效的管理格局
企業的最終目的是取得業績、實現盈利,而隊伍良好的執行力是企業實現目標的重要保障,建立和完善合理的內部激勵制度是企業提高中層管理者及員工隊伍積極性、創造性、執行力的有效手段。一要制定干部績效考核計劃,讓中層管理者的工作能夠細化、可被量化、便于考核,并將績效考核與工資收入掛鉤,激發工作活力和積極性;二要構建民主化的考核評價機制,以良好的信息溝通、協調反饋方式打好考核評價機制的基礎,要充分調動廣大中層管理者和員工參與到考核評價中來,讓考核評價更加公開化、透明化、民主化。三要完善監督保障機制,針對中層管理隊伍的履職盡責情況,構建從領導到員工的上下聯動、平行交叉的互通監督反饋機制,用好意見箱反饋、會議反應、電話反饋等傳統方式,拓展以“微信”“網絡意見箱”等新興載體實名監督渠道,構建高管宏觀管理、中層互相督促、群眾廣泛參與的立體監管模式。
(三)強化能力提升,“用足”培訓資源,打造能干事、想干事的干部隊伍
創新培訓教育工作是國有企業長久發展的客觀要求,有效的教育培訓是員工獲取知識技能、提高能力水平的重要方式,也是中層管理隊伍提高執行力的“助推劑”,因此必須要不斷創新企業干部的教育培訓方式,進而提升執行力。一要構建內部資源使用為主和外部力量引入為輔的企業培訓體系。逐步建立適應企業生產經營需要、內部管理需求的企業內部培訓管理制度,加強內部講師團隊的隊伍建設、動態管理,充分運用和借助社會培訓機構、高等院校師資等社會力量來強化教育培訓工作。二要建立常規培訓與特色培訓相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借助微信等網絡新興媒體途徑定期收集和征求廣大干部員工的培訓需求,調動廣大干部員工在教育培訓設計、培訓活動組織、培訓驗證考核中的參與積極性,讓常規培訓更“接地氣”;同時有計劃地組織開展中層管理隊伍的交流學習、定點實踐、定向委培等針對性較強的特色人才培養活動,讓特色培訓更有針對性;三要建立傳統學習與新興教育相融合的學習方式。借助新興媒體實現員工的在線觀看視頻講座、閱讀電子書籍、考試考核、學時管理等,打造員工學習教育的“實時模式”;建立“黨員干部學習論壇”“研討交流社區”等平臺,打造干部創新思維、解放思想、共同提高的學習分享平臺。
(四)培育執行文化,“用準”精神理念,營造自覺落實、主動作為的干事氛圍
企業的執行力文化建設,是要把“執行”作為所有行為的最高準則和終極目標,通過多種管理途徑、引導載體促使企業管理者及員工理解認同和自覺運用執行力文化理念,并在實踐中逐步形成一種團隊性的行為習慣。一要強化意識形態培育宣貫。倡樹執行理念,樹立企業核心價值觀,利用內部宣傳平臺和傳播載體,營造執行力文化氛圍,從而通過企業文化來塑造和影響中層管理隊伍的行為習慣。二要發揮“一級帶一級”的實踐示范作用。將執行力文化建設納入企業文化建設戰略規劃中的重要內容,達成企業領導班子管理共識,形成“領導示范中層,中層帶動員工”的傳遞模式。三要關注細節管理和過程控制。通過工作日記清單、定期工作進度通報會等方式建立“日事日畢、日清日高”的目標任務梳理監督模式,加大對管理過程的時時關注和適時修正力度。四要選樹典型,帶頭示范。在企業中開展群眾性參與面廣的優秀團體、個人的評優樹模活動,抓好“高效率團隊”“執行力先鋒”等先進團體及個人評比,大力弘揚先進、樹立榜樣,逐步引導和塑造廣大員工的價值觀和認同感,進而循序漸進的建設高效能中層管理團隊。
國有企業中層管理隊伍是企業發展的中堅力量,是連接企業高管和員工的關鍵紐帶,中層管理隊伍執行力的提高是企業增強核心競爭力的有效途徑,尤其是在外部市場環境變化莫測的今天,更要通過全面提高中層管理隊伍執行力,來推動企業改革發展和轉型升級。
參考文獻:
[1]王文勇.國有企業管理創新的幾點思考[J].甘肅冶金,2012 (04).
[2]李曉丹.國有企業中層干部績效考核制度探討[J].經營管理者,2013 (36).
[3]馬孝華.知識經濟時代的企業員工培訓策略[J].東方企業文化,2011 (02).
[4]李商君.國有企業用企業文化鍛造執行力的幾點啟示[J].商場現代化,2015 (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