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巖云
摘要:語文作為基礎人文學科,在人的發展過程中越來越重要,當前的語文教學在傳統文化教學中還存在一些問題,教師需要創設問題情境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采用多種方式吸引學生的探究興趣,啟發學生的聯想,讓其維持學習動機。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發揮引導作用,給學生自由發揮的空間,調動大多數學生的積極性,進而培養學生對語文的興趣。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成績、性格等多方面因素把他們劃分為不同的小組,通過互幫互助學習小組,在增進學生感情的同時,讓他們相互督促,自主學習,更好地培養語文自主學習能力。教師還要舉行多種課外活動,如舉行學習交流會、文化展覽活動、練習字帖、讀書筆記等,讓同學們相互學習借鑒,讓他們樂于表現自己,這樣便會激發他們內心學習的樂趣,從而提升自主探究能力。
關鍵詞: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興趣培養;探究精神
當下,語文作為基礎人文學科,在人的發展過程中越來越重要。語文這一學科作為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也日益重要起來,然而當前的語文教學中存在一些問題,不能很好地激發學生的探究精神,所以本文提出了一些提高學生探究精神的方法,供一線教師借鑒。
一、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
(一)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小學生靈活多動,有探索新鮮事物的能力,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一定要調動學生對學習興趣,激發他們的好奇心。比如在教授語文《落花生》時,教師在課前可以展示花生的圖片,展示花生的種子、樹苗。詢問學生是否知道花生可以制作成什么樣的食物,同學們紛紛回答以后,教師展示相關的實物圖片,多運用與他們生活相關的經驗。教師再引入本課內容,學生自己發揮想象力,結合實踐生活回答問題,而不是以往學生被動地接受所學知識。
(二)采用多種方式進行直觀教學
教師在課堂導入環節除了采用圖片吸引學生的興趣之外,也可以采用音樂、短視頻等方式導入,比如在學習《水調歌頭》這首詞時,可以播放相關歌曲,通過多種新穎方式導入,吸引學生探究興趣,引發他們獨立思考的能力。
(三)啟發聯想,維持學習動機
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可以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動機的有效維持也是促進教學過程順利進行的重要內容,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重視對學生動機的維持,構造良好的問題情景之后,教師要根據課堂教學的特點,啟發學生不斷聯想,不斷維持學習動機,根據課堂內容有效延伸,讓學生保持學習興趣。
二、教師主導課堂是學生自主學習的關鍵
(一)發揮教師引導作用,給學生自由發揮的空間
傳統的教學模式并不注重學生的感受,只是教師一味地講解,學生沒有很好的代入感,更沒有自主探究可言,這樣的教學模式不能很好地達到教學目的。比如在傳統教學模式中,對于文章整體把握程度的分析,通常教師采取提問的方式,學生思考舉手回答,這類問題教師通常也會選取語言表達能力強、上課積極認真的同學回答,其他學生并不會積極思考,即使被抽到回答問題,他們也是草草回答了事,針對這一問題,教師可以在以后的教學過程中,提出針對性的問題,讓學生自主討論,通過小組合作的形式,每個人都參與到討論中,教師在學生的討論過程中巡回查看,深入不同的小組傾聽他們的討論過程,學生可以在討論中勇于表達自己,也可以在討論過程中借鑒別人的觀點,討論之后,每個小組選取代表總結發言,其他成員可以相應補充相關內容。通過這樣的方式,可以調動大多數學生的積極性,不再讓課堂成為少數人的課堂,學生的總結能力、小組合作能力、語言表達能力、自主探究能力都會在這一過程中得到錘煉和提升,學生會從之前的不敢說到敢于表現,敢于自己去發現自己的薄弱項,從而培養彌補不足,培養自主探究精神。
(二)培養對語文的興趣
我國有著數千年的悠久文化,豐富的文化底蘊使語文這門學科在當下越來越重要,當前,中華傳統文化要想提高國際競爭力,更好地走出去,年輕一代必須注重對傳統文化的繼承和發展,小學是學習傳統文化的重要階段,在這個時期,一旦激發了對傳統文化的興趣,對以后的終身學習也是受益無窮的,因此,我國當前高度重視語文科目的學習,提升了語文科目的重要性,教師也要不斷更新觀念,探索新的教學方式。傳統單一的授課模式已經不適應當前學生發展的需要,所以教師一定要提高自身的文化素養,在教學過程中,填入與書本內容相關的課外知識的講解,把生動有趣的故事帶入教學活動當中,并且鼓勵學生自己在課堂上多講故事、人物傳記等,對于他們喜歡的內容,教師要多多鼓勵他們在課下閱讀相關書籍,這樣就可以讓學生對語文科目充滿興趣,對傳統文化充滿熱愛之情,從而達到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自主探究精神的目的。
(三)成立學習小組,互幫互助
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成績、性格等多方面因素把他們劃分為不同的小組,小組成員之間可以互相溝通交流,課上共同探討問題,課下分享學習經驗,小組成員自薦當組長,布置學習內容,檢查學習情況,定期向教師匯報。對于小組中出現的問題也要在本組內及時解決,解決不了的可以參考其他小組的模式。不同的小組之間實行打分制,教師根據小組成員的上課表現情況等綜合打分,高分組可以獲得一定的獎勵,這樣在增進學生感情的同時,讓他們相互督促,自主學習,更好地培養語文自主學習能力。
(四)舉行多種課外活動
發揮學生自主性必不可少的一項就是要讓他們在學習當中獲益,檢驗的方法就是定期舉行各種課外活動,比如舉行學習交流會,讓學生分享自己的讀書經驗,讓他們知道讀書閱讀的好處,也可以舉行文化展覽活動,學生將自己的練習字帖、讀書筆記等與語文相關的內容在展覽活動上展示,供其他同學學習借鑒,讓他們樂于表現自己,這樣便會激發他們內心學習的樂趣。
三、結語
當今社會日新月異,不論是教師還是學生,都面臨著巨大的挑戰,所以要不斷提高自身的能力。教師要不斷提升自我素養,不斷學習管 理方法,創新教育方式,探索多種管理模式。學生要配合教師,積極互動,也可以與教師一起尋找更好的學習方法,從而提升自主 探究能力。
參考文獻:
[1]張萬泉.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指導學生自主學習[J].西部素質教育,2017(2).
[2]梁鳳瑾.淺析如何積極開展小學語文的探究式教學[J].中國校外教育,2019(18).
(責編 楊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