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偉
【摘 要】隨著人們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醫療環境的改善,與醫療有關的職業前景良好。其中,社會對護理職業人員的需求較高,各類職業護理院校應運而生。職業護理院校強調培養護理知識扎實、護理實踐能力強的護理人員,這對其教學質量和水平提升有著促進作用。護理人員不僅需要為患者提供基礎護理,還需要幫助患者防止各類感染和疾病。可見,護理人員需要同時具備護理知識、免疫學等相關知識?!安≡飳W與免疫學”作為基礎醫學課程,是職業護理專業必須掌握的重要內容。由于該課程難度較大、職業學生基礎素質問題等原因,免疫學教學的開展具有一定難度。本文主要在分析免疫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基礎之上,談談有效開展免疫學教學的體會,希望其能為職業護理專業教學提供參考性意見。
【關鍵詞】免疫學;教學;護理;職業學院
【中圖分類號】R543【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5-0019(2020)13--02
在臨床醫學護理中,防治感染性疾病是其護理的重要方向。感染性疾病的發生不僅威脅患者的生命安全,還會對醫療人員的健康造成一定程度影響。為了防治感染性疾病,護理人員必須具備一定的病原微生物和免疫學知識,從而在病原檢查、防治方法、免疫反應等方面提供理論指導。護理專業的學科性質決定了其與免疫學專業教學的不同,職業護理院校應從服務護理角度出發,在實踐中幫助學生將護理學知識和免疫學知識結合,從而增強學生對免疫學的理解。因此,筆者根據自身的教學實踐經驗,提出有關免疫學教學方面體會。
一、護理專業中免疫學教學存在的問題
(一)對免疫學基礎課程的排課不足
職業院校學生基礎素質與大學本科學生基礎素質有一定差距,在理解相關知識時具有一定難度,尤其是語言抽象程度高、知識難度較大的微生物免疫學。除此之外,與免疫學相關課程大部分安排在中職學生的第一學期[1]。對于職業院校學生來說開學第一學期便學習較為復雜的免疫學知識,會大大加劇護理專業學生的緊張感和壓迫感。院校在設置課程時,由于考慮護理專業基礎課程的設置,通常把免疫學課程作為選修課程。在這種情況下,免疫學教學的課時數大大少于護理學課程教學。由于課時數少,職業護理專業學生缺乏實踐的機會,從而不利于扎實掌握免疫學相關知識。因此,院校應適當增加免疫學教學的課時數,合理規劃教學計劃,以切實提高學生疾病診斷、防治等方面的護理技能。
(二)學生對免疫學課程的重要性認識不足
職業護理院校學生絕大多數認為充分學習護理方面的知識和技能就足夠了,從而忽略了對免疫學課程的重視程度。實際上,免疫學與護理專業密切相關。免疫學能夠有效指導護理人員進行病原生物的診斷、防治、免疫等工作。不僅能夠有效提升護理人員的護理水平,還能有效防治感染性疾病,最終促進護理工作的圓滿成功。此外,免疫學不僅與護理專業密切相關,還與臨床醫學、預防醫學密切相關[2]。作為授課教師,應引導學生重視免疫學課程,幫助其正確認識其與護理專業的密切關系,從而擺正學生學習態度,促進教學進程的順利推進。
二、護理專業中免疫學教學的經驗體會
(一)從免疫學與護理學專業的滲透關系出發,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根據實際情況可知,很多職業護理專業的學生為文科生。文科生的高中課程設置缺少生物、化學、物理等相關知識,在微生物知識方面更是了解的少之又少。在加上微生物和免疫學相關知識具有抽象、理解難度大、邏輯強等特點,很多學生會出現缺乏學習興趣的情況。因此,如何提高護理專業學生的學習興趣,成為授課教師需要重點考慮的問題。筆者認為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從免疫學與護理學的滲透關系出發,實現知識的橫向聯系,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比如,在學習肺結核分枝桿菌時,教師可以從肺結核的臨床護理和防治措施出發,引發學生思考,然后講授肺結核的致病菌診斷和防治。通過此種方式可以將多個學科的知識相結合,從而激發學生興趣,拓展學生視野。
(二)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促進抽象知識的生動化和形象化
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多媒體教學在醫學教學中發揮著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由于微生物和免疫學是很抽象的學科,需要借助多媒體將知識點具體化、形象化。多媒體集文字、圖片、視頻等表現形式于一體,不僅能夠有效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還能夠增強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和記憶[3]。比如,在學習免疫球蛋白的分子結構時,授課教師可以通過圖片或者視頻對該分子結構進行介紹,以增強學生的認知程度。然后,再通過實物講授相關知識點和理論難點,以達到最佳教學教學。實際教學過程中,很多教師出現過度依賴多媒體教學,而忽視知識講解、板書講授等過程,非常不利于學生對重點知識的抓取。因此,應將多媒體教學和傳統教學有機結合,借助多媒體優勢提高傳統教學的趣味性和感染力。
(三)創新實驗教學方式,增強學生應用理論的實踐能力
微生物和免疫學教學的開展,離不開細菌實驗的進行。專業免疫學教學的細菌實驗包括二十余項,且實驗和實驗之間缺乏聯系,甚至有脫節的可能[4]。職業護理教學主要是提高學生的實踐護理能力,從而培養應用型職業護理人員。因此,微生物和免疫學課程節數較少,時間緊任務重的,學生的實際操作時間不充裕。授課教師應一改傳統教師講授為主的實驗形式,可以引導學生自主設計實驗方案,在整個實驗過程中教師起到把關和控制作用,切實提高學生的理論應用能力。比如,教師可以提出“金黃色葡萄球菌感染”這一案例,并給予臨床標本引導學生自主設計實驗進行鑒定。在此過程中,教師可以在制備、接種方面提供提示和幫助,從而提高學生應用理論知識的能力。
(四)倡導小組合作學習模式,提高學生的思考和應變能力
隨著素質教育理念的不斷深入,小組合作學習成為提高教學和學習效率的重要方式。小組合作學習是一種綜合性學習方法,不僅能夠增強學生對理論知識的理解,還能夠提高學生的思考和協作能力,這對于護理專業學生來說是必備的職業素養[5]。在微生物和免疫學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提問的方式促進學生的小組合作學習。比如,在學習狂犬病毒這一課程內容前,可以將設計好的問題事先傳遞給學生,要求學生以小組合作學習方式探究狂犬病毒的癥狀和診斷、護理措施以及防治措施,并要求學生在課程學習當天進行成果匯報。通過此種方式,不僅能夠引發學生對病原微生物知識的認知,還能夠提高其學習自主性。
(五)傳授學生科學的學習方法,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科學合理的學習方法是學好理論知識的關鍵,也是提高自學能力的法寶。由于護理專業的學科性質,有關微生物和免疫學相關知識學生只能在學校學習到基礎的部分,如若想要深入研究需要學生利用課余時間進行自學[6]。教師作為學生學習的引導者,需要向其傳授科學的學習方法,如知識拓展、學習資源等方面。比如在學習超敏反應這一課時,授課教師應引導學生進行課前預習,以熟悉本課程與其他課程的聯系和滲透。同時,還應引導其進行課后鞏固,對易混淆的知識點進行再次吸收,并對其他相關知識進行了解。此外,教師還應引導學生廣泛閱讀課外讀物或者網絡知識資源,以提升人文社科方面的知識素養,從而幫助其應對未來復雜的臨床護理事務。
結束語:
由于醫學學科之間具有相互聯系、相互滲透的特點,護理學專業與免疫學專業密切相關。免疫學知識能夠幫助護理人員更好的防治感染性疾病,從而保證護理工作的順利進行。在職業護理院校教學過程中,免疫學課程教師應以服務護理專業、專注職業教育為中心,不斷提高學生對免疫學知識的興趣和積極性,探尋多樣化的教學方式,以切實提升教學質量[7]。本文主要提出了教學實踐中的五點體會,希望具有借鑒意義。首先,教師應從免疫學與其他學科的滲透關系出發,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其次,應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促進抽象知識的生動化和形象化。同時,應創新實驗教學方式,增強學生應用理論的實踐能力。最后,教師應倡導小組合作學習模式,提高學生的思考和應變能力。此外,還應傳授學生科學的學習方法,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參考文獻:
趙亞燦.高職醫學院校病原生物與免疫學教學方法研究[J].衛生職業教育,2019,37(19):77-78.
張軍峰,董偉,湯琳,朱波,李祺瑞.以實踐應用為導向的醫學免疫學教學心得體會[J].中國免疫學雜志,2019,35(09):1131-1134.
許丹丹.關于高職醫學免疫學信息化教育教學模式探索[J].課程教育研究,2019(10):174.
阿孜爾古麗·阿布都克日木,孜來古麗·米吉提,熱比亞·努力,孫玉萍,德力夏提·依米提.針對高職護理學專業學生在“病原生物學與免疫學”教學過程中的幾點體會[J].科技視界,2018(01):81-82.
王旭丹,賈翎.醫學免疫學教學中制作與使用幻燈片演示動畫的體會[J].衛生職業教育,2017,35(24):38-40.
王婭寧.關于病原生物學與免疫學整合課教學的體會與思考[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7,2(48):193.
潘太健.中等職業學校教師專業標準在《病原生物和免疫學》教學中的踐行[J].醫學理論與實踐,2017,30(19):2967-29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