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海珍
【摘 要】目的:探討乙型病毒性肝炎預防控制措施實施效果及對患者實施后感染率的影響。方法:隨機納入本院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接收進行健康體檢受檢者1000例,隨機分為對照組(n=500)與觀察組(n=500)。對照組進行常規預防控制措施,觀察組實施綜合預防控制措施,對比分析兩組患者干預1年后乙肝感染率情況。結果:觀察組受檢者干預1年后乙肝感染率0.2%,對照組受檢者干預1年后乙肝感染感染率1.00%;觀察組受檢者干預后1年乙肝感染率相比對照組明顯更低(P<0.05)。結論:臨床乙型病毒性肝炎預防控制措施的實施對于受檢者乙肝疾病患病率的控制具有明顯作用,該干預方法值得進行臨床推廣與應用。
【關鍵詞】乙型病毒性肝炎;預防控制;感染率;應用價值
【中圖分類號】R56.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0019(2020)10-017-01
Observation on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effect and infection rate of hepatitis B
Tian Haizhen,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Shibei District, Qingdao 266033
Abstract:Objective: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asures for hepatitis B and the influence on the infection rate of patients after implementation. Methods: a total of 1000 patients who received physical examination from January 2017 to December 2017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n = 500) and observation group (n = 500). In the control group, routin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asures were taken, and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comprehensiv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asures were taken. Results: the infection rate of hepatitis B was 0.2%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1.00% in the control group after one year's intervention; the infection rate of hepatitis B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after one year's intervention (P < 0.05). Conclusion: the implementation of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asures for clinical hepatitis B has a significant effect on the control of the prevalence of hepatitis B in the subjects. This intervention method is worthy of clinical promotion and application.
Key words:hepatitis B; prevention and control; infection rate; application value
乙型病毒性肝炎是一類嚴重威脅到人類身體健康及生命安全傳染性疾病。該病的影響范圍廣且危害程度較深[1]。針對該疾病通過有效預防干預手段以增強人們的身體素質以及防范意識,對于控制該病惡化與蔓延等具有積極意義[2-3]。研究主要以探討乙型病毒性肝炎預防控制措施實施效果及對患者實施后感染率的影響。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隨機納入本院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接收進行健康體檢受檢者1000例,隨機分為對照組(n=500)與觀察組(n=500)。觀察組包括男性268例、女性232例,受檢者年齡范圍23~66周歲,平均(38.8±6.7)歲;對照組包括男性271例、女性229例,受檢者年齡范圍21~67周歲,平均(39.6±6.8)歲。納入兩組受檢者一般資料對比均未見顯著差異,受檢者于入組前簽署知情權同意書。
1.2 方法
對照組進行常規預防控制措施,由指導人員向受檢者進行健康教育,協助其建立合理生活習慣并保證其睡眠質量,指導調整日常飲食內容。
觀察組實施綜合預防控制措施,針對本組疾病控制的工作人員以及相關醫務人員均進行乙肝疾病防治知識與防治技能綜合培訓,保證疾病控制工作質量,提高本組工作人員對于乙肝疾病的防治綜合能力。針對本組受檢者主要進行防治措施如下:(1)綜合宣教。指導人員向受檢者宣傳乙肝疾病性接觸、血液傳播以及母嬰傳播特點,指導本組受檢者形成健康生活方式、注意日常衛生,要求受檢者一旦接觸感染源需及時到醫院就診,定期到院行血液檢查。通過定期乙肝疾病健康教育提升本組受檢者對該病認知度,加強其防范意識;(2)預防接種乙肝疫苗。本組受檢者均進行抽血化驗檢查乙肝兩對半以及乙肝病毒脫氧核糖核酸等,對檢查結果為陰性者予以預防注射乙肝疫苗。疫苗接種一般選擇受檢者三角肌、上臂外側等位置進行。(3)加強對乙肝感染與病毒攜帶者的管理工作。針對本組受檢者進行預防控制過程當中,醫護人員需及時采集受檢者家庭內其他成員或親密接觸的人員血清樣本,檢測其HBsAg、抗-HBC以及乙肝抗體情況。對于乙肝易感家庭的成員,需定期預防接種疫苗,針對病毒攜帶者家庭的成員要求定期到院進行健康體檢,避免病毒感染。(4)加強防控。加強對本組受檢者的乙肝病毒防控,通過視頻、微信平臺的宣傳途徑定期向觀察組受檢者講解乙肝病毒預防措施,積極引導受檢者在日常生活改善不良生活行為并養成健康、規律生活方式,結合受檢者定期檢查結果向其進行針對性宣教,減少其與傳染源的接觸,指導受檢者積極做好衛生清潔工作。(5)制定運動與飲食計劃。指導人員對本組受檢者制定運動與飲食計劃,指導受檢者日常飲食選擇清淡、健康食品,少吃帶刺激性、辛辣、生冷或油膩食物,建議受檢者日常選擇富含維生素、蛋白質及高營養食物,同時注意加強日常運動,指導人員指導受檢者日常進行游泳、慢跑、騎車以及打太極拳活動,注意控制每日運動量,一般以30min/d,循序漸進提高運動量。兩組受檢者均持續干預1年。
1.3 觀察指標
對比分析兩組患者干預1年后乙肝感染率情況。
1.4 數據處理
通過SPSS20.0統計軟件對調查數據進行統計處理,兩組受檢者干預1年后乙肝感染率對比行x2值檢驗,并以P<0.05表示數據對比存在統計意義。
2 結果
觀察組受檢者干預1年后乙肝感染例數4、感染率0.2%,對照組受檢者干預1年后乙肝感染例數20、感染率1.00%;觀察組受檢者干預后1年乙肝感染率相比對照組明顯更低(P<0.05)。
3 討論
乙肝病毒是作為乙肝的主要感染源,對于此類病毒感染者以及攜帶者若不采取及時且有效治療干預措施,則易導致患者多器官受到不良影響[4]。乙肝病毒可在患者肝細胞內進行復制,并被釋放入血循環當中,因此,對于乙肝患者以及病毒攜帶者血液、精液以及陰道分泌物等體液都會含有大量的病毒顆粒,導致乙肝病毒的傳染性更明顯。對于該病的預防重點在于接種乙肝疫苗,但多數人都欠缺自我防護意識,且缺乏對乙型肝炎的知識了解。且在一般情況下,乙肝患者難以被有效治愈,本病的治療效果較不明顯,基于該背景,相關的醫護人員需重視對乙型病毒性肝炎疾病的預防與干預控制。研究對照組進行常規預防控制措施,觀察組通過綜合宣教、預防接種乙肝疫苗、加強對乙肝感染與病毒攜帶者的管理工作、加強防控以及制定運動與飲食計劃等干預措施進行干預,結果顯示,觀察組受檢者干預后1年乙肝感染率相比對照組明顯更低。研究提示,注重進行乙型病毒性肝炎的綜合預防與干預控制有助于減少該病的患病率。
綜上所述,臨床乙型病毒性肝炎預防控制措施的實施對于受檢者乙肝疾病患病率的控制具有明顯作用,該干預方法值得進行臨床推廣與應用。
參考文獻
[1]余薔,韓莉.乙肝病毒性肝炎的預防控制方案分析[J].口岸衛生控制,2019,24(05):44-46.
[2]鐘細濤.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疾病相關治療進展分析[J].中國城鄉企業衛生,2019,34(10):71-73.
[3]趙淑芳.乙型病毒性肝炎的流行特征及預防控制措施探析[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9,19(83):237-238.
[4]宋瑞芳.綜合防治措施教育對乙型病毒性肝炎預防控制效果的影響[J].河南預防醫學雜志,2019,30(09):699-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