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俊云
【摘 要】目的:探討循證護理在急性心肌梗死伴心律失常護理中的臨床價值。方法:將患者隨機分為研究組167例與對照組166例,給予對照組常規護理,研究組在對照組護理基礎上給予循證護理。觀察兩組患者護理后的心功能Ⅰ、Ⅱ級的比率、心率失常復發率及護理滿意度情況。結果:護理后,研究組的心功能Ⅰ、Ⅱ級的比率高于對照組,心率失常復發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的護理滿意度為100%,顯著高于對照組的54.22%,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給予急性心肌梗死伴心律失常患者循證護理,可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提高護理滿意度,護理效果較滿意,值得推廣使用。
【關鍵詞】急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循證護理
【中圖分類號】R33【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5-0019(2020)11--02
急性心肌梗死[1]為醫院臨床心內科常見疾病,發病較急,延誤治療極易引起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此病的發病率呈逐年增長的趨勢,其并發的心律失常嚴重威脅患者的身體健康[2]。為提高急性心肌梗死伴心律失常患者的療效,選取我院收治的此類患者,對其實施循證護理,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3年11月~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伴心律失常患者333例作為研究對象,年齡44~79歲,平均年齡(61.2±1.1)歲;其中男188例,女145例;發病時間為1~7 h,平均發病時間(3.5±1.3)h。所有患者均經臨床檢查確診為急性心肌梗死伴心律失常,其中合并高血脂211例,合并高血壓122例。隨機分為研究組167例與對照組166例,對比分析兩組患者的發病時間、病情、年齡、性別、合并癥等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給予對照組常規護理,研究組在對照組護理基礎上給予循證護理,具體如下。
1.2.1 常規心內護理
加強心電監護,監測患者的心率及心律變化情況。做好吸氧處理工作,防治休克現象的發生。給予患者用藥指導,避免藥物引起不良反應發生。囑患者盡量臥床休息,避免心臟負擔過大。保持病房內環境安靜、干凈、衛生。
1.2.2 循證護理
1.2.2.1 成立小組
選拔我院專業素質較高、護理經驗豐富的護士作為循證護理的組員,所在科室的護士長作為組長。定時組織所有成員學習心肌梗死伴心律失常的相關知識,給予所有人員培訓,考核通過后即可上崗工作。
1.2.2.2 制定方案
根據護理人員及患者的具體情況,并參照循證護理的參考文獻,針對每一位患者的病情制定合理的護理方案,并安排相關責任護理人員進行分工合作,共同完成循證護理的工作,保證護理服務的質量。
1.2.2.3 實施護理
(1)密切觀察病情:對患者的生命體征進行密切監測,對心律失常現象進行積極預防。重點持續監測患者急性心肌梗死后24 h~2天的生命體征,密切觀察臨床癥狀,若出現心律失常的先兆如頭昏、氣短、心悸等,應積極報告給主治醫師,采取有效措施;(2)心理護理:患者對疾病具有恐懼、焦慮的心理,此時護理人員應多與患者進行有效溝通,迅速取得患者的好感與信任,運用交流的技巧向患者詳細講解疾病的相關知識,并介紹醫院醫療設備的水平與相關醫護人員的技術水平,并強調良好的心態對預防心律失常的重要性,穩定患者的不良情緒。并囑患者家屬多給予患者關愛,讓患者樹立信心,積極配合醫師進行治療;(3)預防心律失常:將患者安置在單獨的病房內,限制探視的頻率,室內保持定時通風、光線良好,濕度保持在56%左右,溫度保持在25℃左右,為患者營造溫馨、舒適、安靜、明亮的病房環境;保證患者充足的睡眠,可適當給予失眠患者藥物催眠;(4)生活指導:針對不同患者的具體情況,制訂相應的食譜,指導患者以清淡、低脂、低膽固醇的食物為主,多食高纖維、高蛋白的食物,多飲水,多食蔬菜水果。每天堅持適當的運動,多散步;當出現心力衰竭或心絞痛明顯時絕對靜臥,禁止一切活動。
1.3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患者護理后心功能Ⅰ、Ⅱ級的比率、心率失常復發率及護理滿意度情況。
1.4 統計學方法
所有數據采用SPSS13.0統計學軟件進行分析,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心功能分級情況及復發率
護理后,研究組的心功能Ⅰ、Ⅱ級的比率高于對照組,心率失常復發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 護理滿意度
研究組滿意167例,對照組滿意90例。研究組的護理滿意度為100%,顯著高于對照組的54.22%,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 論
急性心肌梗死[3]患者發病急、發病快、病情重,心律失常是嚴重并發癥之一,死亡率極高。因此,做好相應護理可有效提高此類患者的心功能,降低復發率。循證護理是針對此病情研究出的有組織、有效率、與治療相吻合的護理過程[4]。循證護理考慮了患者的實際情況,不斷更新與增加責任護理人員的護理知識與技能,及時有效地處理護理過程中存在的問題[5],提高療效,改善預后。總而言之,給予急性心肌梗死伴心律失常患者循證護理,可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提高護理滿意度,護理效果較滿意。
參考文獻
胡靜敏,馬建濤,梁永海,等.循證護理用于急性心肌梗死伴心律失常患者中的臨床應用價值分析[J].山東臨床醫學報道,2014,27(34):2443-2444.
梁東天,楊紅敏,李志輝.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護理研究探討[J].上海臨床護理雜志學,2013,28(61):2266-2267.
那浩然,張那英.中西醫結合護理用于心律失常患者的臨床療效分析[J].中國中醫雜志社,2013,28(22):885-886.
馬景濤,楊冬云.循證護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伴心律失常的護理應用探討分析[J].吉林大學心律失常研究所,2013,
19(21):55-59.
孫靜敏,徐建霞,李霞輝.循證護理用于心律失常患者的臨床療效分析[J].陜西臨床護理雜志學,2012,49(11):775-7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