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高速發展的信息化時代,國有企業在不斷追求高質量發展和數字化轉型期間,青年職工無疑發揮著中流砥柱的作用,為企業實現可持續發展提供不竭動力和可靠保障。企業青年隊伍建設成為凝聚青年職工戰斗力的重要手段。
【關鍵詞】企業? 青年職工? ?隊伍建設
一、企業青年職工的突出優勢
企業青年職工是企業蓬勃發展的希望與未來,及時為企業注入新鮮血液,引領企業快速適應時代變革,是與企業“同呼吸,共命運”的共同體。企業青年職工的突出優勢表現為以下幾方面:
年輕有為。以80后90后為代表的青年職工,部分為青年黨員,是當下備受關注的“后浪”,被貼上“特立獨行”的標簽,年齡小卻思想獨立,有魄力敢擔當,有責任感和使命感,遇事不畏懼,有勇敢向前沖的拼勁。
高素質型人才。企業青年職工接受高等教育的洗禮,視野開闊,是高學歷、高素質、高技能的復合型人才,善于接受新鮮事物,將社會發展浪潮與企業相結合,主動對標一流,有較強的創新意識和革新意識。
思維開闊。不僅局限于理性思維,更有發散性思維和全局性思維,動手能力強,有效運用現代科技手段處理解決各類棘手問題。不斷突破傳統桎梏,敢于打破規則并改變規則。
二、企業青年職工隊伍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隨著國有企業改革不斷深化,對企業青年職工隊伍的定期教育培訓和拓展訓練得到加強,業務水平和整體素質顯著提高,同時青年職工的福利待遇也隨之提升,整體情況良好。然而也存在以下幾方面問題:
意志力薄弱。一腔熱血的青年職工進入企業后,如果不進行監督監管、組織參加集體性活動,受周邊環境影響,很可能像“溫水煮青蛙”逐漸適應安逸生活而喪失斗志,企業職工對青年職工的同化力不容忽視。安于現狀、吃喝玩樂只會磨掉青年職工的銳氣,從此“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無論是什么崗位什么工種,都要有堅不可摧的信念和“不怕苦不怕累”的意念,立足崗位,做好本職工作。虛心求教,勤學苦練,掌握實際操作本領,切不可眼高手低、紙上談兵。
轉變態度。青年職工從大學校園到工作崗位的轉變,某種程度上都會有心理落差,適時度過適應期才能“柳暗花明又一村”。根據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顯示,自我實現作為最高層的需求,讓青年職工在企業找到存在感,在崗位上被需要是至關重要的。把青年職工當做企業的“及時雨”,才能在崗位上貢獻力量,發光發熱。
青年人才流失。青年職工注重企業發展前景、戰略目標、升職空間、深造機會、婚育等諸多方面內容,近幾年,青年人才流失現象時有發生,短期來看沒有明顯影響,而從企業發展的長期規劃著眼,用發展的眼光看青年人才,則會有長足深遠的影響。企業要摒棄固有的、傳統的思維定勢,持續引入青年人才“這股清泉”,才能保證企業長久發展,立于不敗之地。
三、企業青年職工隊伍建設方法
青年是國家的希望,是企業的未來,是長盛不衰的中堅力量。建設一批德才兼備的高素質人才隊伍,是企業發展的必由之路。要保證人才隊伍的持續建設,就要立足長遠,用戰略思維科學謀劃,充分發揮共產黨和共青團的思想優勢和組織優勢,正確引導、合理任用、積極評價企業青年職工,激勵青年職工健康成長成才。
針對企業青年職工的特點和現狀,結合所在單位實際情況,從以下幾方面加強青年職工隊伍建設:
勇挑重任,甘于奉獻。要通過多種形式引導青年職工認清現實,堅定信念,腳踏實地,用主人翁的意識去做事,用青年人的熱血和激情挑起企業發展的重擔。用整體的全局觀去審視行業形勢和發展動態,用思辨的大局觀去衡量企業面臨的機遇和挑戰,了解企業所處環境及戰略目標,用辦自家事情的態度認真工作、刻苦學習。發揮青年主力軍的先鋒模范作用,帶動身邊人以昂揚的斗志、無畏的勇氣投入到工作中。要激發企業青年職工的無限潛力,通過“金點子”征集、技術比武、應知應會競賽等活動,讓青年職工充分展現才華與能力,發揮各自的優勢,由企業為他們提供更加寬廣的發展平臺。
技能培訓,有效提升。為更好地適應時代發展的需要和企業進步的艱巨任務,青年職工技能培訓是青年職工隊伍建設不可或缺的環節。增強青年職工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樹立終身學習的意識,為更好的服務企業打下堅實基礎。針對不同青年職工特點,設立個性化培訓科目,分為選修課與必修課,培養出“一專多能”型人才。在分配崗位時,要結合青年職工所學專業及擅長領域,綜合考量,征求本人意見,做到合理公開公正。做好崗前培訓和不同層級的安全環保培訓等,了解基層工作的崗位職責,熟悉基本流程。
人文關懷,精神激勵。單位管理人員要對青年職工送去人文關懷,要從生活、工作、學習等方面關心青年職工,關注他們的思想動態,及時為他們解憂紓困,特別是貧困家庭青年職工的思想動態觀察與疏導。通過開展“演講比賽”、“技能大賽”“青年馬克思主義學習工程”等系列活動,最大限度地豐富青年職工的業余文化生活,讓他們充分感覺到生活的美好與歡樂。單位的“技術能手”、“崗位標兵”要認真幫扶青年職工,用開放包容的胸懷接納他們,在思想上相互交流,碰撞出真理的火花,在工作上用誨人不倦的態度幫助他們,當好他們成才道路上的“引路人”。
總之,要打造一批“揮之即來、來之即戰、戰之即勝”的專業化高素質的企業青年職工隊伍,就要為青年職工搭建好學習成長的平臺,用長遠的、發展的眼光去審視青年職工,把握他們的思想脈搏,切實提高業務技能,增強企業青年隊伍的凝聚力和戰斗力,為企業的轉型升級貢獻力量。
參考文獻:
[1]李曉虎.淺談企業青年人才隊伍建設與實踐[J].2018.
[2]胡昶華,劉琴霞.淺析企業青年職工思想政治工作[C].建筑科技與管理學術交流會論文集,2015.
作者簡介:趙媛媛(1983-),女,山西侯馬人,本科,現有職稱助理政工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