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瓊
摘?要:小學語文教育在基礎教育階段對學生的良好發展有著重要的影響作用,合理的培養小學生的語文基礎和語文學習素養是小學語文教育的重要內容。剪紙藝術作為我國幾千年來不斷繼承和發揚的傳統藝術,見證著我國歷史的傳承與發展,蘊含著我國幾千年的傳統文化。小學語文教育中加入剪紙藝術的教學,對小學生了解和繼承我國珍貴的傳統文化,培養自身優秀人文藝術素養有著重要意義。
關鍵詞:剪紙藝術?語文教育?人文素養
一、 剪紙藝術教學對現代小學生語文教育的影響
小學語文教學中引入剪紙藝術教學,不僅能夠讓學生更深入地了解中國傳統剪紙文化,弘揚我國傳統民間文化藝術。同時能夠培養小學生的藝術思維能力和藝術鑒賞能力,提高小學生文化藝術素養。對小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和創新能力的培養也有重要意義。
(一)通過剪紙藝術教學提高小學生對剪紙藝術的認識
在傳統的語文教學活動中,學生只有在教師課堂教學和課外學習行為中獲得文化知識,達不到現代教育目標的要求。開展剪紙藝術教育,在提高學生動手能力和開發學生藝術思維的同時。教學活動中涉及的傳統文化和剪紙藝術知識。對豐富學生思想、知識,提高學生對傳統藝術的了解有很大作用
(二)有利于學生雙手靈活性的鍛煉和學生團隊意識、合作精神的培養
剪紙活動需要學生運用手、腦、眼等多種器官共同協調作用來完成一個優秀的剪紙作品。有利于學生雙手靈活性的鍛煉和手腦協調性的發展,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同時一個優秀的剪紙藝術作品完成也需要同學間的相互幫助和學習,對同學間友誼的培養和學生團隊思想、團隊意識形成也有重要意義。在學習和創作活動中也讓學生能夠更多地了解民族風情,熟悉生活。
二、小學語文課堂中加入剪紙藝術教育的內容簡述
小學語文剪紙藝術教學一般內容包括剪紙的一般常識、剪紙的造型方法、剪紙的表現方法、剪紙的創作方法。
一是通過剪紙藝術教學加深學生對傳統藝術的了解。對學生進行認知、操作、情感等訓練,使學生能掌握基本的剪紙知識和技能,培養學生熱愛中華民族優秀的藝術文化,繼承發揚民間藝術的情感,充分發揮學生的個性和特長,豐富我們的校園生活。
二是教育學生基本的剪紙藝術知識和剪紙方法技能。要求學生,獨立或者合作完成剪紙藝術作品,有意識地進行剪紙藝術創作。鍛煉學生雙手的靈活性和協調性,提高學生動手能力,培養學生做事耐心和細心的習慣。
三是通過合理的培養和正確的引導,教育學生形成良好的審美觀念。有方向的提高學生的文化素養,并在傳統藝術知識教育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民族自豪感,豐富學生思想內涵。
三、小學語文課堂中加入剪紙藝術教育的方法
(一)教師運用風趣幽默教學語言進行教學活動
語文教育更關注學生文化素質的培養,以培養學生良好的語文素養,潛移默化的提高學生的語文水平為目標。語文教學中加入剪紙藝術教育,應當適當運用幽默風趣的語言,為課堂增加活力,活躍課堂氣氛,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此同時教師借助幽默的言語去營造出有利于師生情感溝通的課堂氣氛,能使得課堂變得更有趣。對于一些有文化傳統背景的剪紙藝術作品。在教師親自指導和示范的同時,可以適當使用幽默的語言或小故事來進行解釋,在幫助學生記憶和理解的同時可以讓學生積極動腦,提升對學習剪紙藝術的興趣。
(二)在教學活動中進行有意識的示范和引導
小學生的模仿能力較強,教師的一舉一動都影響著學生的發展。為了使學生在剪紙藝術學習活動中得到教師的積極影響,教師在進行教學活動中應當注意個人的行為舉止,運用規范的教學語言和實踐行為給學生創設一個良好的剪紙藝術學習環境。使學生在觀摩和學習的過程中,潛移默化地接受并熱愛剪紙藝術。此外,教師應當對學生的作品進行合理的評價,并制定相關獎勵只機制,激發學生的興趣和熱情。
(三)合理地利用現代化教學資源和手段輔助教學
教師在進行教學時可以適當利用微課、多媒體等現代化設備輔助教學。微課內容豐富完善,形式多樣,使用靈活,實用性強,效果突出。對發展學生思維、拓寬學生視野有重要的作用。例如:學生課前進行微課學習,可以加強學生對所學內容的認識,在教學前通過家長幫助進行剪紙作品創作,有利于學生課堂效率的提高。教師課堂穿插多媒體教學,將一些故事、歷史文化背景等知識通過視頻、音頻等方式進行展示,給學生更直觀的體驗。引導學生思考,啟發學生的創新思維,對學生傳統剪紙藝術知識的理解和個人藝術素顏的培養都有積極意義。
四、小結
社會的發展,教育觀念和模式的變革,人們追求更專業、更便捷、更舒適的教學模式,低年級語文教育中引入剪紙藝術教學就是對傳統文化的繼承和對傳統教學內容的改革。如今我們采用的一些教育教學手段雖然有一定的積極意義,但依舊難以滿足國家和社會發展的要求。為此,廣大教育單位和個人應當積極探索,尋求更加有效的教學方法手段。
參考文獻
[1]任艷會.談剪紙藝術在低年級語文教學中的幾點建議[J].少兒科學周刊(教育版),2014(5):237—237,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