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莉
摘 要:伴隨著當前社會經濟的高速發展以及信息化時代的進一步深入化,“互聯網+”這一概念越來越普及,這一概念能夠代表當前時代發展的方向。本文通過對“互聯網+”新時代的圖書策劃的特征以及定勢思維進行分析和探討,提出了促進“互聯網+”新時代的圖書策劃提升的有效措施。
關鍵詞:“互聯網+”;圖書策劃;有效性
中圖分類號:G2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5079 (2020) 21-0-02
在“互聯網+”時代大背景下,互聯網經濟逐漸成為當前社會經濟市場的主流,每一個行業都開始產生了一定的結果升級,從而對經濟市場的發展帶來一定程度上的影響作用。在出版行業中,圖書策略編輯需要通過相應的思考,來對自身行業所處的位置進行重新定位,在進行圖書策劃的時候,要將過往傳統的思想加以摒棄,進行策劃思維的升級、轉變,并在實際出版中不斷地對圖書品相、營銷等流程進行優化,從而使得圖書出版的服務能力得以有效提升,進一步推動知識經濟時代的進步與發展。
一、“互聯網+”時代圖書策劃的特征
(一)持續化創新
由于互聯網的出現,信息傳播效率以及傳播方式愈發強大,接收信息的方式也逐漸增多,當前策劃編輯急需解決的問題是怎樣讓讀者自愿地購買圖書產品。要想解決這一問題,就需要不斷地對信息、技術以及品牌進行創新,包括選題的方向、讀者的定位以及營銷策略等,都有需要進行持續化的創新,從而不斷促進品牌效應的有效性傳播。
(二)讀者至上
“互聯網+”時代下,讀者至上是進行信息傳播時需要加以重視的主要思考方向。要想使得所策劃出來的圖書可以被更多的讀者所喜愛,策劃編輯就需要結合市場信息,對圖書受眾的心理特點加以探討,并研究他們近期的購買行為,來更好地進行策劃方向加以確定,以及對完善的售后服務以及私人定制等措施加以有效地利用,可以使讀者更加滿意。
(三)精準而快速的反饋
互聯網經濟下,在完成圖書購買之后,購買者的想法以及意見可以在第一時間就反饋給出版社,從而會對策劃編輯接下來的策劃帶來一定的影響。所以,需要將原本的圖書策劃思維轉變到反饋分析上面來,可以進行對相關網頁的瀏覽以及相關數據的參考,來了解該策劃創意被讀者接受或喜愛的程度,從而準備圖書的再版或者改版,進一步使得圖書策劃的精準服務的價值得以有效提升。
二、傳統圖書策劃思維定式分析
(一)圖書銷售數量優先
伴隨著社會市場經濟的進一步發展,圖書出版行業作為文化產業的一部分,也開始被納入經濟發展中,在保證圖書社會效益的前提下,圖書經濟效益的最大化慢慢成為出版社追求的目標之一,要實現較好的經濟效益,就要保證圖書的印數或者銷量,反推呢,考核一個編輯的能力高下在這些數據上也可以窺見一斑。圖書銷售數量大,重印多,表明此書社會影響大,肯定是雙效俱佳的產品。但是為了追求更大的利益,策劃編輯如果將圖書的銷售數量作為衡量策劃好壞的唯一標準,或以單純增加出版社的利潤為唯一目標,也是不科學不現實的。因為圖書的文化產品屬性要求該產品首先考慮的是社會效益,是對大眾閱讀、大眾價值觀的一種正向引導。
(二)以自我為中心
在以往的傳統圖書策劃時代,因為市場中存在的知識信息傳播的方式相對來說比較少,而圖書作為少數傳播方式中的一種,一直在文化產品銷售的數量上所占的比例最大,甚至有時候會成為一種相對稀缺的產品,在這樣的背景之下,不管策劃編輯進行策劃的時候的選題是什么、策劃出來的圖書是以何種方式呈現,都會受到大眾的認可以及接受,這樣就使得策劃編輯的思想觀念開始逐漸地變得膨脹。很多策劃編輯在這樣膨脹的意識觀念的影響下,會在潛移默化中“以自我為中心”,認為自己的想法才是最重要的,不僅沒能夠正確地掌握及引導大眾的文化市場,也沒能夠真正地將意見的反饋工作落到實處,只是一味地從自我宣傳的角度出發,來引導讀者進行消費,這樣的策劃方式,必然不能夠符合大眾主流的信息傳播方向的發展需求,而慢慢地被時代所淘汰。
三、“互聯網+”時代圖書策劃有效性提升的措施
(一)善于和讀者進行對話
在“互聯網+”時代背景之下,知識與信息具有相當多的傳播方式,要想使得圖書能夠有更多的渠道進行售賣,同時提升圖書策劃的品牌度、知名度、美譽度,策劃編輯不能閉門造車,而是要與圖書的受眾——讀者進行有效的對話。在這個過程中,策劃編輯可以充分利用互聯網優勢,在本社的官方網站或公眾號中,直接或間接地與讀者進行針對性的對話,這樣可以很好地確保出版社官網以及公眾號平臺的公平性以及公開性,可以讓讀者參與到選題的策劃、實施、討論中去。并通過讀者的角度出發,對當前圖書市場以及圖書流行的發展趨勢加以重新審視,進而可以將有效信息反饋回出版社,幫助出版社更好地對讀者的購買需求、購買能力、購買心理加以分析,并對圖書的潛在需要進行大數據分析,這樣能夠更好地對讀者的閱讀以及消費進行有效引導,不斷地使圖書選題策劃的價值在初始階段就得以提升。另外,策劃編輯也可以進行市場的深入,如到書店以及網點中,對讀者喜愛的圖書種類和評論等加以查看,對于那些比較有深度的評論內容,策劃編輯可以展開與對應讀者的對話,并對讀者的建議加以接納,從而來進行圖書策劃的流程以及效益的進一步完善。
(二)促進數量到質量上的轉變
“互聯網+”時代下,圖書策劃不能僅僅憑借數量多而取勝,而是需要通過大數據以及互聯網等平臺,來加工和完善主流思想與主要的意識形態,借助圖書這種媒介,向市場傳播,以出版發行圖書的方式來為讀者帶來個性化的所需信息,進而幫助讀者掌握更多的知識,完善其知識架構。具體而言,在圖書策劃的過程中,需要對大數據平臺加以編輯和利用,進而分析不同區域、不同賣場、不同形式的商業需求,并主動地與發行和營銷部門進行溝通交流,進而構建良好的圖書策劃—編輯加工—精準營銷的產業鏈,更加深入地進入到市場中加以跟蹤和指導。此外,圖書策劃編輯也需要轉變“銷售數量為王”的思想觀念,因為在互聯網時代,單單憑借圖書的銷量來獲得市場與讀者的青睞的可能性是微乎其微的,所以,圖書策劃編輯需要加強圖書策劃產業鏈條的服務,并適當地進行一些圖書的衍生產品的開發,從而在一定程度上來確保圖書的利潤。
(三)提升綜合性策劃的效率
在互聯網市場中,圖書策劃的開始都是從創意策劃、市場調查、確定選題、讀者定位、找尋作者、確定定價到監管印刷等方面,這個過程環節瑣碎,所占比重相對而言比較小。而只有當圖書真正地被投入到市場中去,才是對策劃編輯能力強弱進行考驗的最為關鍵的開始。比如,在進行圖書營銷售賣的時候,能不能很好地將大部分讀者的心理抓住,對圖書的賣點加以剖析,或者是通過對名人效應的利用以及圖書內容的利用,來使得讀者非常愿意進行對該圖書以及相關衍生產品加以購買,這些都是相當重要的圖書策劃內容。當然,不僅是圖書的營銷方面,除此之外的圖書售后服務以及系列圖書的再版計劃等,也都是策劃編輯必須得要進行綜合策劃的方面。因此,策劃編輯需要不斷地提升綜合性策劃的效率,進而提高策劃的有效性。
(四)逐漸向閱讀市場轉化
“互聯網+”時代的深入化,使得越來越多的新媒體產品得以出現,這些新媒體產品對圖書的銷量以及出版所帶來的影響也在不斷地加大。所以,出版社在對圖書進行策劃的時候,需要將原來的圖書市場慢慢地朝著讀者市場轉化,并對傳統圖書市場的平臺以及媒介進行開發和拓展,例如,策劃編輯可以利用互聯網、微博、微信等,來將圖書中的元素與這些平臺相結合,從而創設新穎的信息宣傳以及溝通的平臺,使得讀者能夠非常及時地就能夠獲得自己想要的與圖書相關的內容,以及通過及時的資訊更快地得到相應問題的解決。與此同時,對于那些職業相對而言比較特殊或者比較高端的受眾群體,出版社可以通過精準的定位,來為他們提供更加個性化、定制化的服務,并在售后處理方面做好嚴格把控工作,從而進行對口碑加以有效積攢,進而使得圖書策劃的思維更加富有動態性,逐漸地轉化為閱讀市場。
四、結語
“互聯網+”的出現,給傳統行業發展帶來不小的影響,尤其是給傳統的紙媒出版行業帶來較大的沖擊。在當前社會這樣的大背景下,傳統出版業中,圖書策略編輯需要積極地進行創新變革,從而使得新時代“互聯網+”的圖書策劃更加具有代表性。
參考文獻:
[1]郭興舉.“互聯網+”時代圖書策劃的思維轉向[J].滁州學院學報, 2017,19(01):123-125.
[2]羅小衛,程輝.互聯網時代圖書選題策劃創新[J].出版廣角, 2016(12):4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