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文靜 班晴 范文亮 楊鑫
摘 要 漁業作為農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擁有源遠流長的歷史。我國的漁業自改革開放以來,經過起步、整頓和治理等階段,逐步進入了持續、穩定的健康發展階段。我國漁業總體發展較為迅速,各區域漁業發展具有區域特色,遼寧省漁業發展最典型的就是大連市。大連市是一個港口城市,漁業是大連的支柱型產業。基于此,對大連市漁業發展進行解讀,指出現階段大連市漁業發展存在的問題,并對大連市漁業發展提出合理建議,以促使大連市漁業發展空間越來越廣闊,前景越來越好。
關鍵詞 漁業;可持續發展;遼寧省大連市
中圖分類號:F326.4 文獻標志碼: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0.24.059
漁業作為農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其發展關乎大連地區的整體發展,有著至關重要的地位。大連市地處我國遼寧省東南部,與黃渤海相連接,水域地理位置優越,具備發展漁業得天獨厚的優勢和條件。基于此,筆者將充分了解大連市漁業發展現狀,進行相關影響因素分析,找出推動大連市漁業迅速發展的動力。這對促進大連市漁業發展有著很重要的現實意義,同時可以為我國其他區域漁業發展提供借鑒,進而促進我國漁業發展。
1 大連市漁業發展現狀
大連市位于我國遼寧省東南半島處,與黃渤海區緊密連接,遼闊的海洋從三面環繞整個半島,水陸交通都很便利,地理位置非常優越。海岸線約1 900多千米,占全國海岸線的1/10,是我國海岸線較長的沿海城市,可進行人工養殖的淺海水面積約53.33萬公頃,灘涂面積約為6.67萬公頃,這些自然條件使得大連市的水產養殖和海洋捕撈擁有非常強大的資源后盾。大連的水域資源豐富,有許多天然漁場,是我國漁業發展的重點地區,聞名國內外。
目前,大連市漁業產值已在大連市的農林牧副漁中位居首位,并且在遼寧省的漁業產值中占50%以上。全市的漁業發展整體上呈現健康、穩定、持續發展趨勢。大連是海洋漁業生產的重點發展區域,有著非常廣闊的進步上升空間。經過多年發展,漁業已成為大連市經濟發展的支柱行業,隨著科技以及就業觀的變化,從事漁業生產的人員數量也在不斷增多。
2 大連市漁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2.1 安全隱患問題
隨著大連市漁業的發展,安全隱患也隨之出現,漁業安全關系到漁業轉型升級及現代化漁業的發展,更加關系到廣大群眾的人身財產安全。近年來,大連市漁業不斷發展,現代化的休閑漁業也發展迅速,連帶著船舶制造業也得到了較好的發展,但隨之而來的就是“三無”漁船問題。“三無”漁船的出現使得海上事故發生率增加,影響了水上交通,嚴重擾亂了水運市場秩序,對捕撈漁船的正常作業造成了嚴重的安全隱患,漁民和游客的人身安全受到威脅,給漁政也帶來了巨大的管理難題,嚴重影響到了游客的人身安全和漁業的健康發展。除此之外,水產品食品質量也存在一些問題,漁業安全治理上仍存在著諸多隱患。
2.2 水域污染問題
大連市作為我國重要的水產品生產地,其中水產養殖的產量占大連市水產品產量的很大一部分。然而,近年來大連一些地區為追求水產品數量,魚苗養殖密度較高,導致養殖區域過度污染,許多魚、蝦、蟹、貝等水生生物生長繁衍的場所都遭到了破壞,使得其繁殖生存能力不斷降低,養殖業的發展受到了很大威脅,漁業發展與生態環境之間的矛盾愈加尖銳。局部的水域污染日益嚴重,給養殖業和魚苗業等相關產業造成了極大的經濟損失。并且隨著工業化程度不斷加深,灘涂和近海域以及城郊地區的水域受到不同程度占用和浪費,水產品的養殖區域在逐漸縮小,發展的潛力受到了很大限制。此外,沿海水域環境污染嚴重,產生了不同程度的富營養化問題,由此導致水生物病害發生率不斷提高。
2.3 捕撈資源減少問題
大連市漁業在發展的同時也破壞了很多地方魚苗正常的生存環境,導致漁業資源不斷減少,影響到了漁業的正常生產和捕撈活動,制約了大連市漁業健康可持續發展。大連市對海洋資源的保護力度不夠重視,在大力發展漁業的同時,忽視了對海洋生物資源的保護。雖然近年來當地在控制漁民捕撈強度、保護漁業資源可持續等方面采取了相關的重要舉措,但是仍有很多不法人員對保護期或者保護水域進行非法捕撈,同時也由于當地缺少對漁業相關資源和漁船管理等方面有效的措施,很多水域的漁業資源正在減少。
2.4 漁業精深加工問題
一直以來,大連市漁業都是以捕撈業和養殖業為重點發展對象,漁業產業結構過于單一,二、三產業發展緩慢,水產品加工企業不成規模、加工設備比較落后、缺乏科學加工技術等都是重要的影響原因,這些都不利于大連漁業的發展。如今大連市的水產品不斷向國際市場邁進,機遇與挑戰并存。因此,在水產品加工生產方面,既要保證質量,又要處理好漁業產業的生產結構問題,努力做到精深加工均衡發展。
3 促進大連市漁業發展的對策
3.1 加大安全隱患打擊宣傳力度
1)要確保漁業安全發展,大連市各級漁業部門的安全意識應不斷加大,增強漁業安全的使命感,以網絡或者媒體的方式對漁民及市民群眾進行安全知識科普和宣傳,讓人們充分認識到安全的重要性和緊迫性。2)要嚴格制定和遵守漁業相關的法律法規。對于漁業食品企業的水產品商品進行嚴格質量監督檢查,同時健全漁業船舶管理體制,嚴厲打擊“三無”漁船,嚴格執行區域漁業管理組織的管理制度。3)要落實責任主體,明確所屬區域和禁止開放地域的權利,把安全責任落實到位,同時注意漁民和工作人員的安全意識培訓,安全建設中應提前建立應急預案[1]。
3.2 加大漁業資源保護力度
為了促進漁業可持續生產,漁業資源保護相關的各項規章制度須進一步完善,以此加強海洋漁業生態環境保護程度,使大連漁業朝著健康可持續的方向發展。1)要強化大連各地區的漁業水域生態環境監測和檢查,使水生生物資源得到更有力保障。2)要嚴格執行大連地區海洋伏期休漁保護制度,漁民的出海捕撈力度需得到嚴格控制。3)有關管理部門應對損害漁業資源的行為實施嚴格監督,加大懲罰制度,重要的是要提高漁業管理部門的執法能力,對違法亂紀的不良捕撈養殖現象進行嚴懲和教育,以保護水生生物資源。4)要調整大連漁業生產結構和整體布局。響應可持續發展的生態理念,做到保護與發展和諧共生,科學布局水產養殖,強化保護措施,嚴格漁政執法,大力推進大連市海洋漁業綠色可持續發展,達到提質增效的理想目標[2-3]。
3.3 促進大連海洋漁業三產融合發展
1)對于大連漁業產業,堅持“精品”養殖,對第一產品嚴格把關,突出大連名特優水產品特點。2)加快發展第二產業。漁業產業結構調整的重點就是加大水產品的深加工力度,加快尋找對口的國際水產品銷售市場,促進水產品國際出口量不斷增長,使之成為大連漁業經濟的又一個增長點,逐步減少大連水產品原料的銷售和出口,促進精深加工方式的轉變,提高水產品的檔次。3)把拓展第三產業作為重點,拓寬生產經營渠道,提高第三產業在整體漁業中的發展比重,以水產品加工業和漁業品牌創建帶動漁業二、三產業發展,大力發展休閑漁業,加快以網絡和媒體的力量來改變人們對傳統漁業的觀念,推進大連市休閑漁業建設。可大力發展休閑漁業、垂釣漁業等新型漁業,促進漁業第一、二、三產業協調發展,促進大連漁業全面發展。
3.4 完善漁業相關法律法規,加大相關政策支持
必須要不斷完善大連市的漁業發展相關法律法規,沒有法律約束就不會有秩序。1)要完善關于大連市捕撈水域、島礁陸域等方面的法律法規,依法劃定管理區域,明確各部門的相關職責,嚴格按照休漁期和捕魚期來執行捕撈,水生生物的生存環境需要時刻受到保護。2)要進一步完善大連市水域灘涂養殖等相關制度。做到水域灘涂養殖發證、登記等工作流程高效有序、手續簡潔但是流程制度不能過于放松。3)要提高對國際公約以及與他國有關的重大法律制度的關注和應對能力,積極制定與之相對應的法律制度來規范大連市水產品出口的生產活動,以保障大連市漁業產品順利出口,不斷提高大連漁業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力,開拓更大的發展空間[4]。
參考文獻:
[1] 周應祺,樂家華.有關漁業發展戰略的思考[J].漁業信息與戰略,2013,28(1):1-5.
[2] 王春華.我國漁業經濟發展現狀與對策[J].漁業致富指南,2016(8):13-15.
[3] 潘蘇靖,曾雅.淺析大連市漁業科技支撐體系[J].黑龍江水產,2013(1):41-43.
[4] 張譯丹,祖岫杰,劉艷輝,等.我國漁業經濟發展現狀及建議[J].現代農業科技,2015(18):314,316.
(責任編輯:趙中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