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傳統媒體形式也迎來了較大改變,融媒體時代已經悄然到來,這也為廣播電視干部人事檔案工作帶來了新的挑戰。當前社會背景下,廣播電視干部團隊在樹立人才觀念的前提下,在選賢任能的問題上,對人事檔案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于此,文章將基于現階段干部人事檔案管理面臨的困境,站在信息化、現代化角度,提出做好廣播電視干部人事檔案工作的對策,希望可以拋磚引玉,給予業內人士一些啟發作用。
關鍵詞:新時代;廣播電視;干部人事檔案;信息化建設
伴隨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推進,干部人事檔案工作相關管理機制也在不斷完善中。近年隨著新媒體的興起發展,傳統媒體和新媒體的融合發展已經成了不可阻擋的大趨勢,這也使人才流動速度逐漸加快,干部隊伍平均年齡不斷降低,人員構成也更加復雜,凡此種種,都為傳統媒體的干部人事檔案管理帶來了新的挑戰,也讓干部人事管理工作質量的提升,成了眼前亟待解決的重要事項。
1 干部人事檔案概念及特征
1.1 概念淺談
干部人事檔案指的是,各級黨委和組織部門在相關工作中形成,能夠反映干部個人品行、政治素養、學習工作簡歷、思想道德認識,工作成績和家庭社會關系的歷史記錄材料[1]。
1.2 特征淺談
干部人事檔案具有真實、全面、保密和動態四方面基本特征,與此同時,還具備流動性和專業性兩個重要特征。流動性指的是伴隨時代技術進步,傳統廣播電視業內人士在工作方式上受到了較大沖擊,為了適應新時代工作要求,人才隊伍流動性相較過去,呈現出更明顯的趨勢。而干部人事檔案是反映個人成長記錄的重要文件,一定要跟隨個人進入新的單位,進而發揮效用。專業性指的是廣播電視業務具備較高專業性,很多業務人員都具備過硬專業素質,因此檔案中對人員資質認證,各種參與教育證書和獲獎證明材料很多,復雜性較強。這些資料事關干部人員日后職務晉升的重要前途,因此需要第一時間進行整理。
2 廣播電視干部人事檔案管理面臨的困境
2.1檔案意識薄弱
從廣播電視行業整體觀察,可以看出很多部門的人員,在檔案意識層面都稍顯薄弱,在記者、編輯和技術團隊中更是如此。究其原因,有以下幾種:首先是在歸檔意識上較為薄弱,對于干部人事檔案材料,無法第一時間完成整理歸類的工作,也沒有在接到后及時送至干部人事檔案管理處,長此以往,就容易丟失或檢索困難;另外在個人歸檔意識上,沒有引起足夠重視。一部分員工在檔案填寫環節未能保證規范性,填寫檔案缺項漏項情況嚴重,尤其在填寫年度考核登記表時,往往應付了事,使檔案參考價值每況愈下[2]。
2.2 檔案管理不到位
首先是在制度落實上未能保證百分之百落實到位,這種疏忽在各個環節中都有體現,特別在管理部門實際工作中,對于檔案材料的收集、歸檔,未能嚴格把關,審核與鑒別工作也不仔細,使干部人事檔案的準確性、完整性受到影響;另外檔案管理人員的素質也良莠不齊,很多廣播電視單位的檔案管理工作都不是由科班出身的專職人員負責,而是由內勤人員兼職,很多對基本檔案管理業務和政策尚不了解,而且時間精力也有所欠缺,令檔案管理工作質量受到影響;最后是廣播電視干部人事檔案管理仍然過多著眼于基礎管理工作,未能拓寬檔案應用面,也沒有充分發揮檔案效能。
3 優化廣播電視干部人事檔案工作的對策
3.1 提高干部職工檔案意識
廣播電視媒體應在日常工作中,加強干部成員的檔案意識,通過文件、會議等針對性案例,拓寬宣傳渠道,令人事檔案重要程度深入人心。這就要求檔案管理部門首先應完善管理,使領導層能夠真正重視檔案管理的重要性,樹立帶頭示范作用,使單位職工仿效,從而更有利于工作開展[3]。
3.2 完善干部檔案制度
優化檔案管理工作的重要前提,就是保證檔案管理體系的完善性。從實際情況來看,很多單位在制度體系上都力求完善,但是實際檔案則很少能滿足條件,究其根本原因即為制度滿分,執行零分,即在制度落地執行時有各種阻礙。基于此,廣播電視媒體首先應注重制度的建立,使制度充分適應時代的要求。檔案管理機制應當注重長期效應,在檔案材料管理各個工作環節中,保證制度的規范執行,并基于此形成常態。其次應當正視執行中發生的各種問題,對癥下藥,及時對制度的不合理之處進行完善,使制度更貼合現實工作要求。伴隨人員的流動更替,新檔案產生是不可避免的,組織人事部門應當定期對重要檔案材料進行收集,如果檔案材料相對不具備普遍性,為了減少工作量,可以不定期收集。對材料部門而言,應當經常整理材料,并第一時間更新材料。最后應當保證檔案材料的充分運用,對干部人事檔案進行充實,為保證適應融媒體時代需求,需要在對干部基本信息的收集之上,建立干部工作成績檔案,記錄干部實際工作中的重要表現情況[4]。
3.3 強化檔案管理人員團隊建設
廣播電視單位應當充分認識檔案工作較強的專業性,對工作人員應當定期開展針對性的培訓,使工作人員能夠明確當前檔案管理政策,綜合提升業務水平和專業素養。除此之外,應調配人力資源,全面支持檔案管理工作,使檔案工作能保證專人專崗。由于檔案工作本身較為枯燥,因此檔案管理人員需要保證細致的工作態度,具備優秀的政治素質與優良的工作作風,在工作中驗收工作紀律,堅決杜絕檔案造假等檔案工作亂象[5]。
3.4 強化人事檔案管理信息化建設
當前社會背景下,正是大數據、互聯網、云計算等技術如火如荼的發展期,這也讓人事檔案管理具備信息化發展的現實可能,實現從紙質檔案到電子、數字檔案的轉變,進而加強檔案的智能化操作。檔案管理人員應保持知識學習的敏銳性,在新時代下不斷適應檔案變革新要求,在工作意識和思維上不斷創新,使檔案信息系統走向完善,在檔案管理各個工作環節中融合信息技術的優勢,從而實現檔案操作的數字化,標準審核的電子化,優化資源配置,促進檔案管理工作迎來新一輪的轉型升級。
3.5 強化同人才服務機構間的溝通
廣播電視行業具有較大檔案流動性,因此為了實現短時間內檔案轉遞問題,應當保證單位同人才服務機構間的必要溝通,及時對人才服務機構檔案要求與轉遞流程了如指掌。并結合單位實際情況,對離職人員的檔案材料進行收集整理,保證材料登記、轉出手續簽字確認一系列工作落實到位。
4 結束語
新時代下,廣播電視干部人事檔案工作仍然是不容忽視的工作重點,檔案管理部門需要樹立人才觀念,強化檔案管理工作的專業性,并結合信息技術的優勢,從而達到時代要求,實現檔案管理智能化和電子化發展。
參考文獻
[1]王姸.利用現代信息手段提高廣電系統人事勞資工作管理效能[J].科技傳播,2014,0(22):173-173.
[2]焦桐江.利用現代信息手段提高廣電系統人事勞資工作管理效能[J].人力資源管理,2012(7):60-61.
[3]童旭霞.群眾路線視角下的干部人事檔案管理[J].檔案管理理論與實踐-浙江省基層檔案工作者論文集,2014,0(1):153-155.
[4]李新燕.高中學校檔案管理工作的現狀和對策[J].青少年日記:教育教學研究,2019,0(A02):262-262.
[5]馮嚴.新時代干部人事檔案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發明與創新:職業教育,2019,0(4):90-90.
作者簡介
潘竹(1990-),女,大學本科,助理館員,供職于通榆縣基層廣播電視服務站,研究方向:檔案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