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自2014年以來,“倡導全民閱讀”已連續5年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國家的高度重視、政府的積極探索,促進了全國各地開展了系列以全民閱讀為主題的相關活動。經過國家、政府、社會各界的努力,全民閱讀活動的規模、范圍不斷擴大,內容形式日益豐富,民眾參與度逐漸提高,逐步實現建設“書香社會”,本文以遂寧市圖書館“遂寧書市”為例,簡析其主要內容及特點,深入探究全民閱中公共圖書館的定位與擔當,以及全民閱讀惠及全民的實際意義。
關鍵詞:遂寧書市;全民閱讀;公共圖書館
1 目前我國全民閱讀概況及存在問題
1997年1月,中宣部、文化部等九部委共同發出《關于在全國組織實施“知識工程”的通知》,同時提出了“倡導全民讀書,建設閱讀社會”,1999年至2006年,我國的國民綜合閱讀率持續6年連續降低。在2006年世界讀書日期間,中宣部、文化部等11個部委向全社會發出了“全民閱讀”倡議,號召全社會積極組織開展讀書活動,2007年,國民綜合閱讀率逐漸回升2009年突破50%;近年來,在網絡在線閱讀及手機閱讀的沖擊下,國民綜合閱讀率已在信息社會的發展中逐漸下降,傳統媒體如圖書、期刊、報紙的閱讀需求明顯減緩,在“快餐”文化興起的今天,電子化、數字化信息的便捷性,使民眾進行深度閱讀的時間越來越少、速度越來越慢、數量越來越少,碎片化閱讀已成為常態。根據新華網、亞馬遜中國和全民閱讀官方網站共同發起2017全民閱讀趨勢報告,累計收到近14,000份有效問卷,受訪者覆蓋500多個城市,報告顯示:近56%的受訪者年度閱讀數量超過10本,85%的受訪者會同事選擇采用紙質書和電子書兩種介質進行閱讀,78%的受訪者會通過社交平臺分享與閱讀有關的內容,“紙電一起讀”、“與網友一起讀”逐漸成為閱讀的新趨勢。
我國每年平均出版40萬種圖書,但是紙質圖書的人均閱讀量僅為4.39本,這與中國悠久的文明史,深厚的文化底蘊很不符,因此,通過公共圖書館推廣全民閱讀不容遲緩。
2 公共圖書館推廣全民閱讀的優勢
開展全民閱讀活動是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精神,保障群眾文化權益,建設創新社會,推動經濟轉型,提升國民素質和國家軟實力,實現民族復興的偉大中國夢的重要內容和手段。如今,全民閱讀工作已上升為國家戰略,各地對全民閱讀工作的重視也已逐步達成共識。提升全民族的閱讀水平,提高文明素質,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全民閱讀推廣將是一項長期工程。在當今科技、信息高速發展的網絡時代,探究、創新全民閱讀推廣服務將對全民閱讀工作成效產生重要的影響。閱讀在促進社會發展中的作用毋庸置疑,而公共圖書館作為公益性的服務機構,其文獻中心和信息中心的形象在人們心中根深蒂固。公共圖書館在館藏、資金和人才等方面優勢顯著,在特色資源、社會影響和社會服務等方面,也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公共圖書館是人們閱讀的主要場所,擔負著推廣全民閱讀的責任,而全民閱讀活動的順利開展也可以推動公共圖書館的建設。如果公眾參與閱讀的熱情和積極性提高了,公共圖書館的讀者也會隨之增加,其利用率也會增加,公共圖書館的發展空間就更為廣闊。
公共圖書館是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陣地,也是一個城市一個地區的主要文化服務中心,它有著豐富的文獻信息資源,它在保存優秀的傳統文化過程中有著重要的地位,是開展全民閱讀的重要場所。公共圖書館在館藏、資金和人才等方面優勢顯著,在特色資源、社會影響和社會服務等方面,也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公共圖書館是人們閱讀的主要場所,擔負著推廣全民閱讀的責任,而全民閱讀活動的順利開展也可以推動公共圖書館的建設。如果公眾參與閱讀的熱情和積極性提高了,公共圖書館的讀者也會隨之增加,其利用率也會增加,公共圖書館的發展空間就更為廣闊。以創新的視角引導全民閱讀活動開展,促進社會進步,加快建設“書香社會”,為民眾提供更多的閱讀選擇,讓更多人融入閱讀、體會閱讀、享受閱讀,跟隨時代潮流,以信息化、網絡化為基礎,促進圖書資源共建共享,使讀者閱讀能突破地域、階層、職業等等界限,參與到閱讀當中,享受到方便、快捷的閱讀服務,促使各類各層圖書館實現對外開放與資源共享,以此保障全民閱讀工作的可持續發展。
3 案例說明--“遂寧書市”
在全民閱讀的活動中,公共圖書館需擔負為公眾提供文獻資源和文化服務的責任。公共圖書館可以借助世界讀書日和全民讀書日等節日,開展專題閱讀的推廣活動,并以優質的服務和閱讀氛圍,吸引更多公眾到圖書館參與閱讀活動,從而使公共圖書館的作用和價值得到更充分的發揮。因此,公共圖書館要引導公眾開展全民閱讀運動,并依據不同層次和群體讀者的心理特點,有計劃、有目的地開展閱讀推廣活動,使全民閱讀可以普及。遂寧于1985年建市,其作為地名始于東晉大將桓溫平蜀后,寓意“平息戰亂,達到安寧”。孕育了陳子昂、王灼、黃娥、張鵬翮、張問陶等一批英才俊杰,有“東川巨邑”“川中重鎮”“文賢之邦”的美譽。2012年遂寧就提出了打造“書香遂寧”文化建設目標;2016年起連續四年舉辦“遂寧書市”活動,以“暢享悅讀”為核心,通過閱讀晚會、惠民書展、作家交流、閱讀系列活動等方式,各項活動緊緊圍繞倡導現代閱讀理念,激發全民閱讀興趣,培育群眾閱讀習慣,既重視輕松愉悅、休閑的傳統紙質圖書閱讀體驗,又強化基于新媒體的現代數字閱讀引領,既有圖書和資源免費贈送,又有圖書互換,還有圖書優惠展銷,以市民可直觀感受、觸摸可體驗的精神文化生活方式,為人民群眾享受基本文化權益注入了新活力。加強“書香遂寧”建設,既要有群眾摸得著、看得見、用得來的物質實體,更要有體現新時代特點的現代理念、現代技術作為體現服務惠民的品牌引領,還要有繼承和弘揚民族優秀文化、社會先進文化的正能量的輿論引導。在活動中,我們始終堅持因地制宜、以人為本,結合遂寧客觀實際和群眾不斷增長的文化需求來打造閱讀品牌,并積極組織各種媒體通過線上和線下等方式廣泛宣傳,有效地營造了全民閱讀的輿論氛圍。
4 公共圖書館推廣全民閱讀的措施
在推廣全民閱讀的過程中,公共圖書館不僅要擔負著組織和引導的責任,而且還要投入大量的資金與人力資源。因此,公共圖書館需要整合社會各方面的資源,積極與社會企業、民間團體和慈善基金會聯系與合作,募集更多的資金和尋求更多的支持,以長期合作的方式,推動全民閱讀。例如公共圖書館可以為企業進行宣傳,擴大企業的知名度和影響力,而企業為公共圖書館開展全民閱讀活動提供相應的資金支持,這樣互惠互利和合作,可以保持閱讀活動的穩定持續開展。注重閱讀活動中的人文關懷,擴大服務的范圍和服務的對象,尤其對于弱勢群體和特殊群體的閱讀關懷更要重視。例如可以在監獄中開展閱讀活動,為監獄中的犯人提供相應的閱讀指導,在滿足其閱讀需求的基礎上,培養他們的閱讀興趣;還可以在醫院開展閱讀活動,為醫院的病人提供閱讀指導,并針對病人的實際情況,提供合適的閱讀方式和閱讀內容,這樣既有利于醫院宣傳醫療知識,又可以擴大全民閱讀活動的覆蓋范圍。
加強“書香社會”的建設,既要有群眾摸得著、看得見、用得來的物質實體,更要有體現新時代特點的現代理念、現代技術作為體現服務惠民的品牌引領,還要有繼承和弘揚民族優秀文化、社會先進文化的正能量的輿論引導。在開展的各類活動中要堅持因地制宜、以人為本,結合客觀實際和群眾不斷增長的文化需求來推廣全民閱讀,并積極組織各種媒體通過線上和線下等方式廣泛宣傳,有效地營造了全民閱讀的輿論氛圍。
參考文獻
[1]梁衛華,張愛新.公共圖書館“導讀”服務與全民閱讀的思考[J].河南圖書館學刊,2013(12):29-31.
[2]菊秋芳.全民閱讀視野下的公共圖書館延伸服務[J].圖書館理論與實踐,2013(6):80-82.
[3]王金芳.公共圖書館與全民閱讀 黑龍江科技信息,2010(12).
作者簡介
李小玉(1980-),女,四川遂寧人,本科,中共黨員,研究方向:圖書管理和全民閱讀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