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城勇
摘 要 對于總承包模式來說,EPC工程是最經典的模式,因為該模式具有集約化性質和工程高效化性質,使用的范圍廣泛。本文先闡述了EPC工程總承包模式的內容,分析EPC工程總承包模式的優劣,最后闡述EPC工程總承包模式下的現場施工管理難點以及應對策略,希望能給相關人士提供借鑒。
關鍵詞 EPC工程;現場施工管理;解決策略;難點
引言
對于總承包模式來說,EPC工程是最經典的模式,它是指承包單位按照與業主單位簽訂的合同,對工程設計、采購、施工或者設計、施工等階段實行總承包,并對工程的質量、安全、工期和造價等全面負責的工程建設組織實施方式。一方面,EPC工程總承包模式使用范圍廣泛,主要適用于功能、建造標準、技術及質量要求、工期及建造成本具有較大確定性的項目、裝配式建筑和裝修、智能化、幕墻等專業工程。另一方面,EPC工程總承包模式包括了整個項目建設的全過程或若干階段,雖然較傳統管控手段提出了更高要求,但是我們可以找到避免施工管理風險的最優策略,使得EPC工程總承包模式下的現場施工管理高效開展。
1EPC工程總承包模式的內容
EPC工程總承包是現行項目建設市場中興起的一種建設管理組織模式,EPC單位應具有與工程規模相適應的工程設計資質和施工資質,或者由具有相應資質的設計單位和施工單位組成聯合體。EPC單位的任務是完成項目工程,項目工程建設必須要符合業主需求,把總承包合同的要求放在需求分析的首位,重心放在設計和項目協調上,統籌項目質量、工期等因素,借助當下高新技術手段實現項目信息化。EPC工程總承包模式的內容有以下幾點:一是做好前期工作準備環節;二是制定策劃、風險評估相關環節;三是項目管理相關環節;四是后期維護相關環節;五是項目收尾相關環節。EPC工程總承包模式可提高工程進度和工程效率,對工程的建設具有重要作用[1]。
2EPC工程總承包模式的優劣
2.1EPC工程總承包模式的優點
EPC工程總承包模式的優點可分為三個方面,第一,作為工程項目實施方、管理方的承包商,需要統籌整個項目的發展,讓項目協調運轉,并有效解決項目各方面的問題。EPC工程總承包商具有項目管理、項目分析、項目設計等職能,通過項目工程與項目采購的有效融合,尋求專業人士的指導,在前期工作時廣泛接受來自設計、管理、采購等單位的意見,可以有效提高項目實施方案的科學性和完整性,降低項目不必要的浪費。第二,針對建設單位,EPC工程總承包模式的優點在于清晰分類工作范圍、工作職責和項目投資比例,建設單位降低風險承擔職責。第三,EPC工程總承包模式有利于建設單位控制進度,因為工程的包干合同價和時間都是相對確定的,建設單位對于造價和時間的估量具有明確的標準,避免盲目性。從另一個角度來說,業主可以將注意力更好的放在項目的全局把控上[2]。
2.2 EPC工程總承包模式的缺點
EPC工程總承包模式的缺點可分為三個方面,第一,相比較傳統的模式,EPC工程總承包模式存在很多差異。對于這些差異,一些建設方還不能接受這種模式或者不熟悉這種的模式帶來的優勢,不利于項目建設工作高質量的發展。第二,現今EPC工程總承包模式還不是太成熟,總的成本和風險都可能更高。第三,如果建設單位的參與度不高,可能不能對項目進行全過程有效的把控。第四,建設項目的風險與承建商的綜合能力相關,一旦得不到足夠的人力與物力,就會增加項目的風險。
2.3 不建議采用EPC工程總承包模式的情況
以下三個情況不建議采用EPC工程總承包模式,第一、投標人沒有足夠的時間或資料,以仔細研究和核查“發包人要求”,或進行設計、風險評估和估算的;第二、建設內容涉及相當數量地下工程的;第三、功能、建造標準、技術及質量要求、建造成本具有較大不確定性的。
3現場施工管理難點及應對策略
3.1 管理過度劃分級別,降低執行力
EPC工程總承包模式在現場施工管理中采取不斷劃分層級的方法進行管理,專業人員數量不多,有些企業僅僅有部分管理人員其余部門采取分包形式進行。項目管理的分層結構特點為層級多、劃分復雜,一般劃分為五層且不同的層級都擁有獨立的合同。當下達一個任務時,消息通過各層級到達最底層時,可能會發生丟失或錯誤。
可采取的解決方法是規范化層級管理,完善已有的合格分包商名單,當合格分包商名單數量達到一定時,對現有的分包商進行復核,篩選出不合格的分包商進行刪除。另一方面,完善合同流程的管理方式,主要包括合同范本的編寫、合同內容的完善、合同簽訂的流程等,從而避免分包現象。
3.2 現場管理需要多專業融合、交叉
現場管理包括設備調試、設備安裝、施工等環節,需要多個專業知識的交叉融合,需要專業型的管理團隊。在管理工作中,做到各專業的高度結合,建立起專業型人才的合作模式,協調多方合作。做好項目的前期策劃,提前避免后期實施環節可能出現的隱患,更能推動項目穩步前進。
3.3 對技術人員的素質提出要求
現場管理工程覆蓋范圍廣,相關工程經驗少,綜合性要求高,EPC工程總承包模式的現場施工管理發展還不成熟,相關管理模塊的人才儲備不足,這樣的工程項目管理不能達到預期的效果,因此,EPC工程總承包模式的現場施工管理對技術人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可采取的解決方法是重視復合型人才建設,首先,通過定期人才培訓,對現有人才進行技術理論培訓和專業知識補充培訓,優化人才素質結構。對于培訓的結果采取獎懲制度,對成績優異人才進行獎勵,通過這種方式可以提高相關人員對于培訓體系的重視程度和參與的積極性。其次,采取輪崗制度,讓不同專業的人才進行人才流通,共同進步。當前,EPC工程總承包模式的現場管理相關人員數量少,為了最大程度發揮人才的專業作用,將人才進行輪崗,培育出復合型人才,同時提高企業的創新能力。
4結束語
EPC工程總承包模式的現場施工管理如今還有許多困難,只能有效地應對可能出現的風險與隱患,做好各方面的有力措施,使得EPC工程總承包模式下的現場施工管理高效實施,培育優秀市場,進而在市場上培育出更多的具有競爭力的承包商單位。
參考文獻
[1] 侯廣偉.EPC工程總承包項目安全管理的側重與實施策略[J].低碳世界,2018(2):202-203.
[2] 楊曉明,周栩.EPC工程總承包項目風險模糊綜合評價[J].華北水利水電學院學報,2018(5):108-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