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海燕
【摘要】工匠精神是工匠們在職業生涯中長期實踐形成的良好職業品質與素養,也是國家與社會發展的重要文化價值取向。當前階段,藝術類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不高,缺乏專業技能,自我個性過強,急需將“工匠精神”注入到藝術類的教學中,以此培養學生的職業素養。本文深入分析了基于“工匠精神”培養藝術設計類學生教育的相關策略。
【關鍵詞】工匠精神;藝術教育;理念實施
職院校是培養應用型人才的重要陣地,怎樣借助“工匠精神”培養學生的職業素養是當前的重要問題。本文對這一問題進行研究,結合培養藝術設計專業生的相關實踐,將“工匠精神”融入培養體系中,為幫助學生更好的適應社會、體現自身價值提供良好幫助。
1、培養藝術設計專業生“工匠精神”的重要意義
1.1培養學生的基本素質
工匠精神能夠培養學生具備良好的基本素質。當前階段,伴隨工業的快速發展,我國的產品工藝制作注重速度而忽略質量,導致工匠精神逐漸淡化。其原因在于,工匠精神在設計教育中逐漸模糊,缺乏良好的傳達。因此,應加強學生的技能引導,并充分發揮工匠精神的核心內涵,多方面提高學生的創新意識與實踐能力。
1.2加強學生的職業精神
工匠精神是當代藝術設計類學生必備的職業精神。目前,多數院校依舊采用本科院校的教學方法,以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模式開展教學,以此使學生得到良好的個性化發展,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創新思維,進而激發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但就實際情況來說,藝術設計類專業生的自律性較差,存在學習態度散漫的問題,加上教師過于注重創新教學,導致學生忽略了藝術教育本質上的實踐操作性。因此,需要教師轉變教學模式,充分借助工匠精神培養學生的職業素養,培養學生的務實精神,引導學生積極思考,幫組學生樹立正確的職業信念。
1.3幫助學生樹立良好的職業觀
大部分藝術設計類學生的心理較浮躁,不能全心全意的投入學習,當掌握的專業技能無法滿足工作需要時,會打擊學生的職業信心,使學生產生退縮心理。而工匠精神的核心內涵即堅持與專注。因此,通過工匠精神培養學生的職業觀,能夠幫助學生在今后的工作中形成踏實肯干的工作態度,有助于學生養成正確的三觀與職業使命感,進而在崗位發光發熱,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2、基于“工匠精神”培養藝術設計專業人才的幾點策略
2.1建立個性化培養方案,形成“工匠精神”教學體系
借助工匠精神培養高職藝術設計專業生,能夠有效提高??圃O計人才的綜合素養,實現設計教學的基本目標。因此,各院校應結合用人單位的實際需求,構建良好的培養教學方案,注重發揮工匠精神的價值。學校應積極新招與藝術設計專業相關的企業,開展深入合作,為學生創造良好的鍛煉平臺。同時,充分發揮區域特長,將傳統的人才輸出模式轉變為具有專業精神的人才輸出,應根據學生的個性化細致劃分,開展培訓。最后,教師應將工匠精神逐漸滲透到培養環節中,實現培養學生綜合素養的教育目標。
2.2注重加強學生的實踐能力,建立“工匠精神”教學陣地
當前階段,培養職業技能過硬的高等技術人才成為職業教育創新發展的重要任務?;诖?,將工匠精神融入到實踐教學中極為重要。根據培養方式而言,職業院??蛇x擇具有工匠精神的職業導師,培養學生的理論學習、專業技能與職業素養,將教育、學習與實踐相互結合。根據教學方法而言,學校應轉變傳統教學模式,開展小班進行專業教學,教師應積極關注學生的發展變化,尊重學生的個性化發展,采取針對性輔導方式對學生實施全方位的關注與指導,通過細節逐漸培養學生的工匠精神。此外,職業院校應結合人才的實際需要,為學生創建工匠實訓基地,提供良好的實踐機會。同時,加強學校與企業的合作交流,為培養具有工匠精神的高職人才奠定良好基礎。
2.3提高學生對“工匠精神”及藝術專業身份的認同感
職業認同感是指學生在學習理解相關知識的過程中,獲得相應的學科知識,進而建立情感的過程。當前階段,職業院校應當加強學生的職業認同感,引導學生建立對所學專業的思想及行為認同,這對培養學生的工匠精神具有重要意義。高職院校應注重發掘具備工匠精神的專業人才,以樹立榜樣的方式縮短與學生的距離感,以此培養學生的嚴謹態度,引導學生樹立優秀專業技能為目標,在今后的學習與發展中充分發揮工匠精神,為企業貢獻一份力量。
2.4加強校園文化優化,營造藝術校園氛圍
在培養人才時,應注重積極開展文化藝術活動,為學生提供展示藝術實踐的良好平臺。職業院校應以實踐性為重點,開展各種形式的文化活動,在此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與創造能力,幫助學生在多方面提升專業技能與職業素養。此外,學校應注重培養藝術氛圍較高的校園環境,不斷發揮工匠精神,多為學生介紹優秀的工匠作品,使學生在良好氛圍中不斷受到熏陶,提升自我價值。同時,學??山柚W絡平臺,以學生喜愛的方式傳播工匠精神,借助新媒體技術引導學生的信念,源源不斷的感染學生形成良好思想。
結束語:不同層次的學生人才培養方向存在一定差異,應更加注重培養學生的專業技能與職業素養。藝術設計專業應充分汲取“工匠精神”的文化內涵,以此為基礎制定培養學生的的良好方向,在多方面提高學生的專業技能與藝術理念,使高職學生具備一定的創新意識。此外,教師應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職業信念,使其擁有良好的人生價值觀,為學生今后步入社會奠定良好基礎。
參考文獻:
[1]駱小虎,王梓璇.\"工匠精神\"理念下高職院校的藝術教育實施路徑研究[J].文存閱刊, 2019, 000(009):199.
[2]周鑫.美術設計職業教育與工匠精神研究[J].藝術科技,2019,032(002):268-269.
[3]單俊芳.高職院校藝術設計類專業弘揚和傳承工匠精神的研究[J].天津職業院校聯合學報,2018,020(003):48-51,57.
[4]侯鈁,魏會超.基于"工匠精神"理念的職業院校教育內容探究[J].現代職業教育研究,2017.
[5]張娟娟.工匠精神在職業教育中的回歸與重塑[J].職教論壇,2016,000(035):35-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