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從對學生黨建工作現狀著手,分析學生黨建工作的重要性,查找學生黨建工作存在的新情況、新問題,通過開展一系列實踐活動拓展黨建服務的正能量,凸顯實效,實現黨建服務和創新人才培養的雙贏。
【關鍵詞】人才培養? 高職? 黨建
近年來,各高職院校非常重視學生黨建工作,學生黨員隊伍不斷壯大。但同時,高職院校學生黨建工作出現了一些薄弱環節和問題。從對高職院校學生黨建工作現狀的調查入手,查找存在的問題,通過開展系列實踐活動拓展黨建服務的正能量,在培養高技能應用型人才方面取得了實效。
一、拓展黨建服務的重要性
(一)保證黨的事業科學發展的客觀需要
高職院校學生黨員作為具有較高科學文化素質和較強創新力的群體,正成為黨員隊伍中一批增長較快的新生力量。因此,拓展黨建服務,加強黨建創新,使高職院校黨建保持強大的生機和活力,是保證黨的事業科學發展的需要。是黨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興旺發達、后繼有人的迫切需要。
(二)增強社會轉型期高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客觀需要
伴隨著經濟全球化、價值觀多元化,這些都影響著高職院校學生的思想觀念。如果沒有強有力的核心價值體系引領,將會導致部分學生的信仰危機。只有拓展黨建服務,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才能不斷提高和增強黨建工作的有效性和吸引力,確保在社會轉型期高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時效性。
(三)在創新型人才培養中發揮指導服務功能
高職院校以培養應用型高技能人才為目標,同時擔負科學創新、人才培養、服務社會、文化傳承、弘揚先進文化是重要職責,因此,積極主動地指導高職院校學生黨建工作,服務于培養思想素質高、具有創新能力的優秀人才,拓展黨建服務在其中發揮著重要的指導服務功能。
二、高職院校學生黨建工作存在的問題
近年,由于職業教育迅速發展,高職院校培養了大批優秀的高技能應用型人才,但從對高職學生中入黨積極分子和學生黨員的調查顯示,高職學生黨建工作中還存在著很多薄弱環節。
(一)崇尚技能,重業務標準輕思想標準
高職院校基本是“以就業為導向”作為學生培養定位,學生黨建容易形成實用功利的價值取向。十九大以后。雖然高職院校近年加強了對學生黨建工作重視程度,但高職學生中還是普遍存在著重技能輕素質,重專業輕德育,重業務標準輕思想標準等情況。特別是學生入黨動機趨向功利性,突出表現在“黨員意識淡化”,“功利心太強”,“理想信念不堅定”,“服務意識差”等方面。
(二)擇優發展,黨員質量有待提升
高職院校雖然在學生黨員的培養發展過程中,嚴格程序,始終堅持優中選優的標準,但調查結果表明,部分同學對黨的認識仍停留在基本理論層面,有待進一步提高。表現在:對黨章中規定的黨員權利和義務“不了解”或“不太了解”。黨員的模范帶頭作用“不明顯”。
(三)教育單調,實踐活動缺乏實效
高職院校黨組織活動比較“形式單一”、“內容缺乏新意”、“手段方法老舊”,這樣,導致學生黨員對參與組織活動不積極,雖然通過組織學生黨員“進課堂、進網絡、進宿舍、進社團、進企業”等一系列實踐活動,但缺乏系統性和創新性,實效不明顯。
三、基于創新人才培養目標下拓展高職院校黨建服務策略分析
黨的十九大對黨的建設提出了新任務新要求。開創新時代高職院校黨建新局面,必須堅持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牢牢把握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堅持協調推進、統籌推進、一體推進,不斷提高黨的建設質量,深入謀劃、統籌推進基層黨建工作,不斷提升基層黨建正能量,最終為學校創新人才培養核心工作提供堅強政治保證。高職院校要以人才培養為己任,突出職業教育的特點和優勢,探索符合高職特點的學生黨建工作規律和方法,積極拓展黨建服務的正能量,在實踐中通過建立公益服務型、基地教育型、聯系基層型等黨建基地,凸現實效,實現了黨建服務和人才培養的雙贏。
(一)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理想信念
在開展學生黨建工作過程中,可以根據學生年級的不同而采取不同的方法。對新生,首先在時間上,要做好新生從中學進入大學的銜接工作。由于絕大多數高職學生在中學時都是埋頭于應試教育之中,沒有接受過黨校培訓,盡管大部分學生的人生觀、價值觀、政治態度等方面和社會價值體系廣泛認同,然而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他們對中國共產黨性質、宗旨了解不深,對黨史常識的認識比較模糊,對社會深層次問題的認識較為膚淺,對東西方文化的碰撞和吸納缺乏理性認識。因此,黨支部要加大宣傳力度,激發學生對黨的熱愛,堅定黨的信念,及早樹立正確的政治導向。其次在空間上,廣泛宣傳,營造良好入黨氛圍。黨支部要及早進行入黨啟蒙教育,逐步培養學生入黨的自覺意識,端正入黨動機,認識到入黨的重要性和崇高性。
(二)構建完善的學生黨員培養體制
黨支部要嚴把入口關,健全發展機制是做好高職高專學生黨員發展工作的前提,是高職高專學生黨員先進性建設的基礎。第一要抓好“三早”環節。抓住新生入學、軍訓等環節,在積極分子培養中早選苗、早教育、早培養,通過黨章學習小組、業余黨校、積極分子培訓班等途徑組織開展黨的基本知識教育,盡早落實入黨積極分子的培養計劃。第二要抓好推薦環節。建立在入學、軍訓、學生工作、社會實踐環節、重大事件中對入黨積極分子的考察和推薦制度,完善“推優”制度。第三要分層次制定黨員發展計劃。對新生,主要抓好學生的培養教育和入黨積極分子隊伍建設;對二、三年級學生,應作為黨員發展重點,逐步提高黨員在學生中的比例,使各年級學生中黨員比例合適,結構合理。四要建立公示制度和聯系人制度。對積極分子、發展對象進行公示,廣泛征求黨內外群眾的意見,既保證發展質量,又加深同學對黨以及黨建工作的了解。
(三)延伸黨建活動基地
第一,公益服務型黨建基地。組織入黨積極分子將參加社會公益服務,將其作為拓展黨建服務的方式。黨總支要在品德、學識等方面成為高職大學生的引路人并激勵他們釋放出正能量,培養一個學生黨員,信仰馬列主義,樹立“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意識,選擇為著偉大事業開拓進取的精神,需要黨建“正能量”的助推,將黨建工作與加入社會公益服務相對接,是倡導黨建“正能量”釋放的方式;在公益活動中增強大學生的精神追求意識、服務意識、責任意識有助于形成積極向上的核心價值觀;通過建立各項管理制度,強化鼓勵高職學生參加社會公益性志愿者服務,促進積極分子、預備黨員、黨員志愿者服務機制的長效化,在志愿者服務中逐步積聚正能量、在服務中又逐步將積聚的正能量釋放社會;同時建立志愿者服務激勵考評機制,將高職學生志愿者服務納入入黨積極分子考察、培養體系中。通過鼓勵高職學生參加的愛心養老院志愿者服務、義務維修志愿者服務、街道愛心募捐志愿者服務等活動,形成高職學生融入社會釋放“正能量”的氛圍,營造出人人都是服務者、人人都被服務的服務理念。
第二,黨史教育型黨建基地。構建黨史教育基地作為拓展黨建服務的載體。圍繞“黨的需要、社會需要、志愿者所能”主題,創建黨史教育基地——韶山毛澤東故居、劉少奇故居等,組建以入黨積極分子、預備黨員、黨員為對象的志愿者構建教育載體,志愿者通過黨史學習、舉辦黨史講座、巡展解說、展館服務等活動,在志愿者服務中使高職學生走進黨史接地氣,在根據自己的特長和意愿選擇志愿服務類別的同時有針對性地開展服務,把志愿服務同黨建結合起來、同高職學生信仰追求結合起來、同樹立正確的價值取向結合起來、同集聚正能量圓中國夢結合起來。
第三,聯系基層型黨建基地。以黨建服務社區的理念拓展黨建服務的釋放。積極倡導高職學生將在學校集聚的黨建正能量釋放到社區服務中,積極組織高職學生參加諸如社區圖書館、社區文化中心、社區街道的服務,在服務中用理想信念激勵大學生服務社區的動力,積累寶貴的人生經驗,把參與社區服務看作是實現自我價值的機會,更是一項光榮的使命;同時也是進入社會大家庭將校園中的正能量融于社會,又將社區服務中吸收的正能量融于學校的大好時機。在就業形勢嚴峻的大環境下,在校高職學生積極進行社區服務,將對高職學生夯實專業基礎、積累基層社會經驗,提高自身素質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而在人才強國的戰略下,培養國家和社會所需,能在激烈競爭中取得上游優勢的應用型人才,從根本上緩解我國人才市場供需不相匹配的問題也不失為長遠之計,是社會正能量釋放的主導,也是培養國家棟梁之才的關鍵。
參考文獻:
[1]張定華.高職院校基層黨組織建設探討[J].職教論壇,2013,20:7-9.
[2]周玉.重視高職黨建工作? 促進和諧校園建設[J].淮南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9,19(02):42-43.
[3]姜蘭.新形勢下高職院校學生黨建工作路徑拓展與形式創新研究——以武漢城市職業學院外語學院曬湖社區黨群服務中心“鋒”潮行動志愿服務基地為例[J].智庫時代,2019(08):120+124.
作者簡介:彭波(1972-),女,湖南澧縣人,大學本科,高級政工師,單位:湖南機電職業技術學院,研究方向:企業文化與高職教育融合,學生黨建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