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玲
摘要:本文從一則大學生危機事件心理干預進行分析,從大學生心理危機案例概況、心理危機處理解決方案、心理危機干預效果、心理危機干預的工作啟示四個方面行分析和思考;探討高校大學生心理危機的防治體系的進一步發展和完善。
關鍵詞:高職學生;心理危機;危機干預
隨著當前因心理問題引發的高校突發事件日益增多,嚴重影響高校校園的穩定,參與處理學生心理突發事件是高校輔導員思想政治工作中基礎且關鍵的工作,及時有效的干預和處理學生突發心理問題,保護學生生命安全和維護校園安全穩定是輔導員的主要工作之一。本文以日常工作中遇到的大學生危機事件心理干預進行分析和總結,提出科學的處理方法和經驗啟示,旨在為輔導員日常工作提供借鑒參考,更好地為學生健康成長成才服務。
一、案例概況
宋麗麗(化名),女,大二年級藝術設計專業學生。大二上期開始經常間歇性曠課,在寢室睡覺,輔導員知道其曠課后,找到該生談話,該生反應,半年前就有入睡困難的現象,經常整晚睡不好覺,生活中的一些小事情會一直想不通,要反復去想,反復思考一些問題,反復出現睡眠障礙,因此白天常常沒有經歷學習。輔導員通過與其室友談話了解到,該生在宿舍還經常胡言亂語,經常一個人在宿舍哭泣。輔導員通過學校心理健康中心查詢新生心理測評結果顯示該生重度焦慮,有輕度抑郁癥狀。輔導員與家長進行聯系交流,家長反應該生平時生活中并沒有明顯的異常情況。該生父母關系一般,父親經常與母親發生爭吵。大一期間通過與心理中心對接對該生做心理輔導,讓室友級班委平時多給與該生關心,在大一助學金評定過程中,也給該生評定了國家一等助學金;同時與任課教師溝通多給予該生人文關懷。該生練完大一,進入到大二學期。開學第二天,室友反應該生晚上在宿舍哭泣,胡言亂語,輔導員立即感到宿舍找到該生,進行安撫,整個交談過程該生一直在哭泣,情緒低落,認為期末成績不理想,對自己完全沒有信心,感覺自己干什么事情都做不好,自感茫然無助無望,自述對“父母的事情”較為苦惱。入睡困難,早醒,白天精神差,伴有焦慮抑郁情緒,煩躁不安,悶悶不樂,興趣減退。有情緒高漲及情緒消極交替出現,有消極觀念,暫無自傷行為,自述有幻聽,有被監視感。在安撫和穩定該生的情緒時聯系該生家長到校處理,該生父親拒絕到校,該生母親趕往學校,從該生母親出了解到,該生母親及外婆也有不同程度的“精神障礙”,屬于遺傳性家族疾病。她認為該生的行為是正常的并無大礙。拒絕將該生帶回家休養。且該生父親長期酗酒,酒后經常打她的母親,給該生造成嚴重的心理陰影,導致病情加重。輔導員建議該生到精神衛生中心做檢查,幫該生預約了專家號。并陪同該生及家長到醫院問診,經做心理CT系統顯示,該生有中度的思維障礙,心理狀態重度異常,建議該生盡快到專業機構進行系統的檢查和治療。次日該生到某專業醫院就診,診斷為失眠癥,焦慮抑郁狀態,雙向情感障礙。經學院領導、心理健康教育指導中心和相關老師經過與該生家長充分溝通后,家長同意該生休學,并辦理了休學手續。
二、心理危機處理解決方案
在處理突發事件的過程中,始終堅持生命第一的原則、各方協調有序的原則、多方面參與的原則、全程監管與跟蹤的原則。具體心理危機干預過程如下:
(一)趕赴現場,穩定情緒
輔導員第一時間趕到宿舍,進行心理危機干預并啟動學生安全穩定工作預案。立刻向學院主管領導、學生工作處匯報,將以往經驗應用在此次危機處理過程中,同時聯系家長,共同處理。
(二)危機評估,做出診斷
該生情緒低落、一直哭泣,自信心不足,感到茫然無助無望,胡言亂語,心理老師通過觀察了解張某的知、情、意、行,根據與宋麗麗的交流結果、觀察到的情況以及綜合收集到的信息,初步判斷為嚴重思維障礙,需立即轉介醫院接受治療
(三)有效溝通,追溯根源
悉心陪伴和照顧宋麗麗,給予學生人文關懷,同時與該生家長談話,該生屬于遺傳性精神障礙,父母關系以及父親與該生的關系加劇了該生的精神障礙問題。輔導員與家長進行有效溝通,完善家庭支持體系。
(四)人文關懷,部門協同
在了解到詳細情況后與學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聯系,請專業人士對宋麗麗的表現進行初步判斷,主動幫該生預約醫生,陪同就診。同時研究下一步解決方案與學校學生處聯系,匯報情況。
(五)全程跟蹤,持續關注
在宋麗麗休學治療期間,與家長經常保持聯系,了解宋麗麗的治療進展及康復情況,并指導朋輩經常關注該生,多給與關心,幫助宋麗麗盡快恢復。
三、心理危機干預效果
通過專業心理醫生的指導,該生級父母的共同努力,以及輔導員和朋輩的共同關心下,該生目前情況穩定,對自己的自信心有所增加。能正常休息。復學后,密切關注該生動態,堅持全程跟蹤,始終關注,從各方面為其提供便利,并聯系專業人士定期輔導.
四、危機干預的工作啟示
本案例做到及時發現問題、及時干預,有效,使其沒有演變成惡性事件。為心理危機干預工作提供了寶貴經驗。主要有以下幾點總結思考:
1、加強日常監管、充分發揮宿舍心理信息員的作用
學生公寓室長兼任宿舍心理信息員,做到觀察本寢室學生的心理動態,及時上報相關老師,關鍵時刻協助輔導員,采取強有力的措施,有效控制事態的發展。并維護好良好的寢室氛圍,健康的人際關系。建立起一支以學生干部為主體的信息網絡
2、注重心理健康領域專業知識的學習和積累
輔導員要接受系統的心理健康方面的專題培訓,多參與經驗交流分享會,應具備基本的心理學知識和進行心理危機判斷的知識和能力,要有初步診斷甄別的能力,做好危機處理,評估診斷、及時制定干預方案與策略、做好前期心理輔導并做詳細完善的危機干預計劃和記錄
,包括當事人的、家庭狀況、家庭成員、以往的心理問題史、目前狀態及評估結果;做到靈活處理,理智判斷,及時轉介。學校層面也應推進突發事件處理的制度化和規范化,建立預警機制以及處置程序,形成突發事件處理的長效機制。
3、建立、健全大學生心理健康監測網絡,做好早期預警
建立多層次、覆蓋整個校園生活的安全穩定信息反饋網絡將工作觸角延伸到學生生活的各個方面,建立宿舍、班級、學院、學校的四級預警系統,建立學生心理危機預警庫,對心理異常學生采取實時動態管理。建立支持系統,發揮學生干部、黨員骨干的力量,從班級到宿舍做到逐層監督反饋,發揮朋輩之間易交流、易感知的特點,發現問題,及時上報,及時介入干預,將危機事件消滅在萌芽中。多關心學生生活,解決學生困難,對學生多一些關愛和支持,培養學生積極向上、樂觀進取的心態。
4、要關注家庭、社會支持系統對學生的影響
在本案的危機個案的處理過程中,該生的的心理問題甚到心理危機的發生都與他們的家庭和社會支持系統較差有著密切關系,該生在遭遇挫折時應對能力較差,完全喪失對生活的信心,從而較容易走極端。該生的精神障礙除了有一定遺傳性以外,病情的加重在很大程度上也與長期缺乏家庭關愛有關,父母關系糟糕,缺乏對孩子的關心和引導,使其感到安全感的缺失和愛的不確定性。因此,在處理此類學生心理問題時,要充分發揮家庭支持系統的作用,聯系家長,共同解決,共同承擔對孩子的教育和監管責任,必要時也要對父母進行相關的心理知識的普及引導和咨詢。
參考文獻:
[1]?趙生玉.大學生心理危機干預個案分析[J].文化與教育技術,2010,(8).
[2]?萬穎敏.大學生突發心理危機干預案例[J].教育教學論壇,2019,(10).
[3]?鄒愛麗.大學生心理危機干預個案分析[J].企業與管理.2016,(9)
(作者單位:重慶工業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