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信書
摘要: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和城市化建設的需要,農村大量勞動力向城市轉移已經成為一種普遍的現象,那么成年人外出務工勢必會留下年幼的孩子在家鄉繼續接受教育和生活,所以就出現了大量的“留守兒童”這一現象,那么留守兒童的教育問題就成為了當今社會關注的焦點,也成為了站在教育留守兒童第一線的班主任的工作重點。
關鍵詞:教育;班主任;留守兒童
中圖分類號:G62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9129(2020)08-0222-01
前言:留守兒童的教育是一個重要且不容忽視的問題,作為日常與這些孩子接觸最多的班主任,我們應該除了教授知識以外,更要注意孩子們的心理健康,給與孩子們更多的關愛和溫情,讓孩子們能夠有一個健康快樂的童年。
1 勤快
在實際教育的過程中班主任的工作是需要落在實處的,不能有任何的虛假。班主任想要教育好學生,就要講究方法和方式尤其是在心理和感情上都比較脆弱的留守兒童,我覺得我們應該平等的對待每一個孩子,以朋友的相處模式和孩子們相處,這樣才能更加深入的了解孩子的內心和想法客觀的評價孩子們的表現,發現他們的興趣愛好,只有成為了朋友孩子們愿意和班主任交流表達他們的想法,有了事情才能愿意和班主任談心,或者傾訴,這樣我們才能從源頭上找到問題的根源,和解決的辦法。只有把問題解決孩子們才能心情舒暢,開心快樂的學習。
2 尊重且嚴格
留守的孩子們從某種意義上已經失去的心理上安慰或者是造成了一些心理上的缺失,這些負面的情緒大多數都會接受教育和生活中反映出來。所以作為班主任的我們一定不要一味地去批評、歧視、或者不當回事。因為處在小學階段的孩子尤其留守之后心里處于一個非常沒有安全感和脆弱的狀態,所以我們要給與充分的尊重和關懷,對于他們的處境表示深刻的理解。讓孩子們的心理得到撫慰和安全感,這樣才會彌補孩子心里上的缺失,得到滿足。在這種狀態下在嚴格的要求和規范,讓孩子們形成良好的習慣,給孩子們營造了良好的心理健康的環境。
3 說到做到
作為留守兒童的班主任,在充分了解了學生的情況,合理地制定班級的規則和安排以后我們要結合實際情況,從孩子本身出發,必須要做到誠實守信、言出必行,不做一些無畏的承諾,不作花哨的事情,對某些做不到的事不作要求的規定,但是如果可以做到的話,就要落到實處,堅決完成且事后檢查。這樣讓孩子們感受到紀律的可信任性和權威性。讓孩子們做到心中有數對行為有所約束,使孩子們更有責任心,對自己的行為更加謹慎,知道什么可以做什么不能做。小徐,是一名25歲從事教育工作不久的支教老師,由于她支教的山村里大部分成年人都外出打工去了,所以它面對的是一群留守兒童,而小山村里的學校沒有其他的老師了所以小徐不得不擔起了班主任的擔子。但是由于小山村里的條件比較差,日常也沒有什么可以娛樂的東西,所以小徐在晚上的時候用手機打游戲,常常打到第二天的凌晨,導致有時候上課沒什么精神,有一次睡過了頭,耽誤了給孩子們上課,小徐迅速的起床,急急忙忙的到了教室,點過名之后發現少了一個同學,就在小徐剛要走出教室尋找的時候,那個少了的孩子不緊不慢的走進教室,于是小徐就批評這個同學說:“你為什么遲到,干什么去了”。結果這個遲到的小同學卻說:“老師你不也遲到了嗎,既然老師你都遲到了,為什么我不能遲到”。小徐聽后竟然一時之間不知道說什么好,心里暗暗后悔晚上打游戲太晚睡過了頭。想到這就對那個小同學說:“老師遲到了,是老師的不對,老師向大家保證以后再也不遲到了,你以后也不要學老師這樣好嗎,老師和你道歉”那個小同學點了點頭。從此以后小徐晚上再也不打那么久的游戲了,10點之前一定上床睡覺。再也沒有耽誤過給同學們上課,也再也沒有同學學過小徐遲到的行為。
4 走進孩子的世界
作為留守兒童的班主任是日常和孩子接觸最多的人,如果不能察覺到孩子的一些細小的潛在的一些負面情緒,了解的不夠細致,那么留守的孩子們情緒沒有即使被發現,得不到發泄和緩解,勢必會對孩子的心靈造成創傷,導致無法挽回的后果。其實我覺得可以在班級里建立一個小小信箱,是寫給班主任老師的信,有的孩子可能不太愿意說,但是可以寫出來,不一定是困難的事也可以是生活中美好事物的分享或者是心得或者是瑣碎的小事和小煩惱之類的,讓孩子有一個可以說話的地方一個宣泄的出口。而老師呢,則需要每天花時間仔細的讀孩子們的信,并對孩子保證絕不外泄,保護孩子的隱私。
5 平等民主的師生關系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得到學生的認可和尊重,是一種莫大的安慰和鼓勵。所以,同樣的學生也會希望得到老師的尊重,因此班主任和學生之間相互尊重,以平等民主的方式相處,是一種非常好的教育模式。在班級的管理當中不僅僅由老師來制定規則和掌握話語權,也要給孩子們提供建議的和想法的空間,比如說在學習,紀律,行為規范上都可以,有的時候以大人角度其實沒有辦法真正的了解孩子的世界,更不能以大人的標準來要求孩子,所以有的時候也要聽聽孩子的想法,畢竟只有孩子自己才最了解自己想要什么。
結語:其實作為留守兒童的班主任老師,其職責已經不完全是一名老師了,也有一部分父母的職責,除了教書,更多的是育人,在保證孩子們教育的同時,也要保證孩子們的心理健康,讓孩子們缺失的親情和溫暖盡量得以填補,給孩子們幼小而又脆弱的心靈一個安慰,給孩子們一個健康的心理和正確的價值觀,讓孩子們的未來更加光明。
參考文獻:
[1]樊洪新.正確把握師生關系的內涵建立積極和諧的師生關系[J].才智.2009(15)
[2]陰山燕,孫紅梅.初中師生交往問題的調查與思考[J]現代教育科學.20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