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學慧
摘 要:古典詩詞能夠促進學生對我國傳統文化內容進行全面了解,增強學生的文化修養。基于此,本文探究中學語文古典詩詞的審美教育,并提出一系列具體的教育策略。
關鍵詞:中學語文;古典詩詞;審美教育
素質教育的不斷深化,對中學語文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學語文教師不僅要培養學生良好的語文素養,還要在教學中加強審美教育,通過語文課程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當前中學語文教學中存在重應試輕素養現象,美育教育依然是薄弱環節,因此對這一問題進行深入分析和探討十分有必要。
一、中學語文古典詩詞審美教育的價值
(一)豐富教學內容,提升教育活力
古典詩詞是我國傳統文化的精髓,其語言精練,內涵豐富,涵蓋了多層次的內容,都是先人的智慧結晶。在中學語文教材中,不同古典詩詞所蘊含的內容不同,教師以古典詩詞為基礎對學生開展審美教育,可以使語文教學內容更加豐富,可以幫助教師從多個層面出發開展教學,深化學生對我國傳統文化內容的理解,從而使語文教學更加富有活力,推動語文教學更加科學發展。
(二)提升學生審美能力
中學語文教材中的古典詩詞,集審美性、人文性、藝術性、思想性于一體,具有十分高的美學價值。由于不同作品創作的年代不同,作者背景、人生經歷等都不同,古典詩詞本身具有較高的風格差異和時代性特征,再加上其語言精美、意境深邃,更為古典詩詞增添了無窮的藝術魅力。在中學語文教學中開展古典詩詞審美教育,能夠不斷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和語文修養。
(三)促進學生理解和傳承傳統文化
中學語文古典詩詞中蘊含著十分豐富的傳統文化,是我國傳統文化的濃縮。開展古典詩詞審美教育過程中,可以引導學生挖掘其中所蘊含的傳統文化,更好地傳承和發揚傳統文化。與此同時,學生在學習中可以豐富視野、增長見識,推動學生樹立正確的三觀,幫助學生更好地成長。
二、中學語文古典詩詞審美教育的策略
(一)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為更好地開展古典詩詞審美教育,需要采取有效措施來激發學生學習古典詩詞的興趣和積極性。只有學生對學習產生期待和興趣,愿意主動參與到學習中,教師才能夠更好地開展教育。比如,教師可以用多媒體為學生播放朗讀古詩詞的視頻,讓學生靜靜地聽,仔細地感受,然后組織學生開展古詩詞朗誦比賽,激發學生參與學習的積極性。還可以為學生播放古詩詞歌曲,讓學生在聽歌曲的同時感受古詩詞的韻味。學生對古典詩詞學習產生興趣之后,教師再開展審美教育和傳統文化教育,就能夠取得更好的效果。
(二)深入挖掘傳統文化內容
傳統文化教育是審美教育的一部分,能夠讓學生在學習文化知識的過程中提升審美能力,從而促進學生更好地成長。古典詩詞中蘊含著較多的文化內容,語文教師應當引導學生對其進行深入挖掘,并做好分析,在學習與探究的同時提升審美能力。比如,在學習馬致遠《天凈沙·秋思》的時候,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進行朗誦和深入分析,通過朗誦學生能夠看到一幅灰暗、凄涼的秋季夕陽風景圖,并體會作者真切的思鄉之情。滲透著詩人濃厚情感的作品都是流傳千古的名作,在古詩字里行間凝聚的情感是永恒的,詩人們高貴的品質感染著學生們的情感,使學生更深入地感受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
(三)教學方法多元化
對于很多學生而言,學習古典詩詞是比較枯燥的,學生對其學習興趣往往不高,這會影響教學效果。教師采取多元化的教學方法,能夠有效改善這一問題。比如,教師可以采用多媒體教學法來開展教學,用多媒體呈現古典詩詞場景,讓學生在觀看多媒體視頻過程中了解當時的場景和時代特點,從而更深入地理解作者的情感,感受古詩詞所表達的詩情畫意,實現文化修養以及審美能力的提升。還可以采用小組探討法開展教學。教師引導學生以小組的形式對古詩詞進行分析與探究,找出其中所蘊含的傳統文化內容,并對其意境以及情感進行深入挖掘,使學生在合作探究中對古詩詞有更全面的理解,從而深化對古詩詞的認識。如在學習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的時候,教師就可以用多媒體為學生播放當時的場景,讓學生感受詩詞的韻味以及作品的歷史背景,之后讓學生以小組的形式進行探討,實現審美能力的提升。
(四)提升教師的美育能力
教師是審美教育的主體,只有教師具有較高的美育能力,才能夠更好地為學生傳播古詩詞之美。一方面教師要轉變自身美育觀念,將審美意識滲透到實際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有一雙感受美的眼睛,活化學生的內心情感,使其更好地體會古典詩詞的內涵。另一方面,要組織語文教師參加古典詩詞交流會,使教師在溝通與交流中提升自身的美育能力。
三、結束語
古典詩詞因為其豐富的內涵和優美的語句,成為教師開展審美教育的最佳載體。在中學語文教學過程中,通過古典詩詞開展審美教育能夠更好地推行素質教育,使學生在提升審美能力、全面發展的同時更好地繼承我國傳統文化的精髓。
參考文獻:
[1]王坤. 高中古典詩詞審美教育的實踐研究[J]. 沈陽師范大學,2018,05.
[2]童慧丹. 小學古詩詞誦讀的審美研究[J]. 杭州師范大學,201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