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磊
摘 要:新課程改革背景下,高中信息技術教學應該把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作為最主要的教學目標,傳統教學觀念和教學模式都需要改變,在知識和技能傳授的同時,還要關注他們情感、思維等方面的發展,這樣才能獲得更好的教學效果。高中信息教師在實際教學中,應該創新優化教學方式,調整完善教學的結構體系,還要注重開展相關實踐活動,這樣的教學才會取得更好的效果。筆者結合自身的教學實踐,主要圍繞新課改下的高中信息技術教學進行反思,提出相關教學策略,以供參考。
關鍵詞:新課改;高中信息技術;反思;策略
引言
近年來,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以及不斷深入,其已經逐漸成為大眾無法脫離的一項應用技術。此外,信息技術不僅能夠應用在各個行業領域中,同時也能夠在教學領域中發揮出自己的優勢。并且,在當前的初高中教育中,信息技術教學也開始被納入教學體系,成為教師們重點關注的一項教學任務。通過信息技術課程教學,不僅能夠豐富學生的意識思維,同時也能夠幫助更好的進行其他學科的學習,拓展知識渠道,有效發展學生的信息技術核心素養。
1 當前高中信息技術教學的問題反思
第一,課時不夠,內容陳舊。在應試教育觀念的影響下,現在大多數的高中學校都頂著考試的壓力,把信息技術的課時大幅度減少,降低到每周一節課,而且在考試的復習階段還要取消,甚至日常也會被占據。信息技術本身是不斷變化和發展的一門學科,然而這些變化在教學中卻無法體現出來,學生所學的內容處于停滯狀態,一些基礎相對較好的學生覺得教學內容太簡單,對上機操作失去了原有的興趣。
第二,教學模式單一落后,忽視學生的主動參與。在信息技術的指導教學過程當中,不管是理論的還是實踐的,從例題的選擇到最后的解答,全部都是由教材或者指導教師單方面進行實施,這樣就剝奪了學生學習過程當中的主動權。從學生立場來說,信息科學技術是需要實際操作的,而指導教師通常情況都會忽視這個問題,要求學生進行記憶,結果學生無法得到提高[1]。
第三,教師的教學能力有所欠缺。一些信息技術教師的知識結構比較傳統,他們的知識系統較為陳舊,不能夠跟隨時代發展的步伐。而且教學的經驗不夠,缺乏先進教學方法的指導,教學課堂多數是在給學生傳授一些理論性的知識,即使上機操作,也是用枯燥乏味的語言來指導。
2 新課改下高中信息技術教學的策略
2.1注重創新,優化教師的教學方式
在新課程教學改革的環境中,當高中信息教師開展相關教學活動的時候,必須要對自己的教學觀念以及教學方式進行創新。首先,在開展教學活動的過程中,教師們需要創建一個活躍的教學環境,調整自己與學生之間的關系,強化學生的主體地位,能夠按照學生的基本需求對教學內容進行有效優化。比如,當教師在引導學生學習制作PPT的時候,就可以按照如下方式進行引導:第一步,教師可以先為學生展示一些與PPT相關的制作技巧,比如如何插入超鏈接,如何引入空白頁,如何設置背景等等,然后可以設定一個合理的PPT主題,比如“我最尊敬的一個人”、“我最喜歡的一個小動物”等等,鼓勵學生自選題目,調動學習興趣[2]。其次,教師應該創新分層教育理念,針對不同能力不同興趣的學生進行不同程度的教育。比如,針對于能力較強的學生,教師可以在完成基礎講解后,為其設定教學主題,鼓勵性進行自行探究以及自行制作;而針對于學習能力較差的學生,則可以事先制作一些微課視頻,在完成基礎講解后,將這些視頻分發給這些學生,要求按照視頻步驟進行作業制作,以此降低學習難度。
2.2適當調整,完善教學的結構體系
在高中教學的組成體系中,相較于其他學科來說,信息技術教學的實踐性以及應用性都比較強。所以,在開展教學活動的過程中,教師們就不能結合傳統的教學體系對學生進行引導,而是需要適當的調整教學結構。首先,在日常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注重加強教學與生活的聯系,以生活為基礎,引導學生進行知識分析。比如,在講解“Excel的應用”這一部分的內容時,教師們可以鼓勵學生借此制作自己的成績報告,并通過其中的“求和”、“函數”以及“編碼”等功能進行相關操作,強化學生的應用意識。在日常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組織學生成立興趣小組,利用課余時間開展相關的活動,以此強化學生的學習能力以及實踐性能力[3]。新課改背景下,高中信息教師要革新自身的教學思維,不能一味地傳授課本知識內容,還應該更多地融合現實生活的案例,強化教學與現實生活之間的連接性,讓學生對知識產生熟悉感,這都有助于教學體系的完善構建,促進教學質量的提高。
2.3開展實踐,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
在新課改的環境中,強化學生的動手能力以及實踐素養也是新課改的標準之一。因此,在日常教學活動開展的過程中,教師們需要適當地開展一些實踐性的活動,以此強化學生的能力以及素養[4]。例如,教師可以組織開展“長征精神”的信息技術主題設計大賽,要求學生利用計算機搜索相關素材資料,設計具有創意性的作品,最后評選最優秀的作品給予獎勵。通過這樣實踐活動的開展,學生會搜集紅軍長征的歷史知識,珍貴的影像資料,還有研究當今長征精神的時代內涵,制作各種視頻或者PPT作品,學生的信息技術操作水平得到了鍛煉提高,開拓了視野,思維更為發散,有效促進了核心素養的發展。
結語
綜上所述,現代信息化時代背景下,掌握信息技術已經成為學生需要必備的一項技能。因此,在高中教學階段,引導學生進行信息技術學習就成為教學體系中比較重要的一個組成部分。在日常教學中,教師們一定要注重創新自身的教學理念,調整教學的結構體系,并引導學生進行合理的教學實踐,以此強化學生的動手能力以及信息素養,促進教學效率和質量的提高。
參考文獻
[1]梁宏.新課改下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中提高教學質量的有效策略[J].科技資訊,2018(33):172+174.
[2]徐海珍.新課改下高中信息技術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通訊世界,2017(24):353.
[3]王大慶.解析新課改下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中的問題及出路[J].華夏教師,2017(13):44.
[4]陳振平.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中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策略[J].中小學電教(下半月),2019(02):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