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衛芳
摘 要:對于小學生來說,掌握基本的朗讀方法和技巧十分關鍵。在朗讀教學中,在老師的指導下,用富有感情的聲音將課文朗讀出來,并在自身理解課文內涵的基礎上,去真正的感受到文中所包含的思想感情。因此,朗讀作為語文教學重要的組成部分,老師應該引起重視,在教學中,采取靈活的教學方式,進而提升朗讀教學效果,促使小學生掌握更多的知識。同時,為了更好的激發小學生的朗讀興趣,應該為學生創造一個良好的朗讀環境,讓學生充分的感受到朗讀教學課堂的樂趣,從而去提升小學生的朗讀水平。
關鍵詞:農村小學;朗讀教學;教學研究
引言
近年來,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深入,語文新課程標準提出,不僅要重視學生文化知識的講解,更重要的是重視小學生朗讀能力的培養。小學是培養學生朗讀能力的重要時期,在朗讀教學中,只有讓小學生掌握了基本的朗讀技巧和方式,無論是對語文,還是其他學科的教學效果的提升都有著積極的影響。現如今,由于各方面因素的影響,農村朗讀教學受到了很大的制約,這就要求語文老師對朗讀教學引起重視,從而達到提升小學生朗讀能力的目的,為今后的學習奠定基礎保障。因此,本文根據農村小學語文朗讀教學的現狀分析,提出了提升農村小學語文朗讀教學的有效建議或策略。
一、當前農村小學語文朗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分析
(一)缺乏對朗讀目的的明確認知
明確朗讀目的不僅是為了更好的提升朗讀效果,更是為了提高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加深語感培養,繼而提高教學效率。但在當前教學中,很多小學語文教師并未做明確指示,小學生也缺乏這方面的認知,因而朗讀對學生來說只是教師的指示性任務,為讀而讀,沒有目的和方向,自然就無法領悟朗讀的意義。
(二)缺乏正確指導,情感表達不明
部分小學語文教師在對學生的朗讀指導方面存在很大的誤區,不僅未對其進行朗讀技巧方面的講解,同時在指導上也是極為淺顯,導致學生根本不知道該如何去正確朗讀。還有部分學生即使能讀正確文字,也無法賦予文字豐富的感情,這樣一來就浪費了朗讀的機會,難以發揮其價值。
(三)學生參與度不高,課堂不活躍
朗讀課堂應以生為本,在教師的引導性感受朗讀的魅力,然而在當下,很多朗讀課堂呈現的都是另外一種樣式。呆板平淡的朗讀不僅讓學生失去朗讀的興趣,同時也無法集中注意力,導致其課堂朗讀效率不高。
(四)教師缺乏專業素養,無法引導學生正確朗讀
農村小學教師水平參差不齊,文化水平也是高低不一,在這種情況下,學生朗讀水平很難得到有效提升,更何況是培養語感,陶冶情操。此外,不少教師即使具有不錯的朗讀水平和技巧,也因為對該環節的輕視而導致其教學過程中降低要求,未給學生做好示范,導致學生朗讀能力培養受到影響。
二、農村小學語文朗讀教學的重要性
(一)增強記憶和理解
通過朗讀能夠調動學生口、眼、腦各個器官的協調,刺激大腦加深記憶,同時還能開拓學生思維,幫助學生更好的了解課文內容和作者表達的情感。
(二)提高學生審美
小學生審美鑒賞能力尚處于成形發展階段,此時對其進行正確朗讀教學不僅能激發其想象力,同時能集中其注意力,使其在課堂上的表現更加優秀,提高其審美水平。
(三)加強學生邏輯思維和表達能力
語文教材的故事性非常強,情感與情景的交融也讓文章更富有感染力,通過正確朗讀引導學生形成正確邏輯思維并提高表達能力,潛移默化影響學生去收集記憶優美詞句,達到提升其思維表達能力,抒發情感的效果。
三、農村小學語文朗讀教學有效建議或策略
(一)加強對朗讀教學的重視
對于農村語文老師而言,應該改變傳統教學的觀念,全面根據語文新課改的要求,在朗讀教學中注重以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在每一節語文課堂,都應該融入學生朗讀部分,在課堂上,給學生提供充足的朗讀時間和空間,促使學生在自己的理解下,真切的感受到課文所蘊含的思想感情。其次,對于學生而言,應該充分的意識到朗讀對提升語文學習成績的重要性,無論是在課堂上,還是生活中,都應該珍惜每一次朗讀機會,如課堂朗讀或是開展的朗讀比賽等。在朗讀時,深入的去挖掘語句背后所包含的信息,品讀佳句,做好批注。老師也應該給予學生適當的朗讀指導,對學生不太理解的句子,應該及時幫助他們解決,這樣才能達到良好的朗讀教學效果。
(二)運用現代多媒體教學工具,注重激發小學生的朗讀興趣
常言道:“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小學生對很多新鮮的事物都產生著強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只有讓他們對一件事物產生興趣后,才能保持持久的動力。因此,在朗讀教學中,老師根據小學生的心理需求,運用現代多媒體教學工具去開展教學活動,通過圖片、音頻以及動畫結合的方式,將課文內容生動形象的展現給學生,這樣可以促使學生快速的投入到課堂中來,激發他們的朗讀興趣。比如在《精衛填海》教學中,為了讓學生快速的進入到課文情景當中來,可以先給學生播放課件視頻,“一只小鳥不停的在大海上投石子和樹枝,它為什么這樣做呢?提出問題,讓我們一起朗讀《精衛填海》這篇課文,從中探尋答案吧。”在課件視頻的吸引下,大部分學生都開始帶著感情的去反復朗讀課文,在朗讀過程中深刻的體會到精衛小鳥不屈不撓、堅持不懈的精神的基礎上,也有效的激發了學生的朗讀興趣,從而提升了朗讀教學質量。
(三)經常組織豐富多彩的朗讀實踐活動
為了確保小學生朗讀能力的提升,老師可以經常組織開展朗讀實踐活動。根據學生的實際興趣和特點,結合教學目標開展朗讀活動。比如,可以通過朗讀比賽、對話訓練為學生提供更多的朗讀機會,在反復的朗讀訓練下,從而提升朗讀教學效果。其次,在老師的指導下,可以進行小品、音樂歌劇的編排,促使學生在多樣化的朗讀實踐活動中加深對課文內涵的理解,為提升自身的朗讀水平產生著積極的影響。
四、結語
綜上所述,在語文教學中,老師不僅要重視朗讀教學,還應該注重通過靈活的教學方式,去激發小學生的朗讀興趣,吸引他們的上課注意力,同時,給小學生提供一個良好的朗讀氛圍和情境,經常組織豐富多彩的朗讀實踐活動,讓他們充分的感受到朗讀課堂的趣味性,從而通過朗讀教學去提升學生語文素養。
參考文獻
[1]楊廷峰.淺談農村小學朗讀教學[J].青海教育,2016(Z2):49.
[2]許西俠,李晶晶.如何提高農村小學語文教學中朗讀指導的實效性[J].中國校外教育,2016(S2):4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