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星
摘 要: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高速發展,人們的信貸需求越來越高,相應的信用卡便成了各家商業銀行的“必爭之地”,成為市場競爭的關鍵點。本文針對現有問題,提出對應的優化策略,接著從拓寬新一代數據來源、開展跨界合作、高層營銷,積極開展“第二發展曲線”及做好風險防控工作等方面提出了優化策略的具體實施方案,以提高某銀行信用卡業務的綜合競爭力及市場占比。
關鍵詞:“互聯網+”;信用卡營銷;金融創新
1.引言
在“互聯網+”時代,隨著互聯網、大數據、電子商務等產業的發展壯大,商業銀行在支付領域的絕對優勢遭到了斷崖式的搶占。阿里巴巴、京東等電商巨頭相繼推出了 “螞蟻花唄”、京東白條等信貸產品,隨后層出不窮的線上信貸產品進入消費者的視野。由于線上平臺門具有檻低、辦理方便等優點,被消費者、特別是年輕消費者廣泛認可、接受,對商業銀行的信用卡業務造成了巨大的沖擊。
在“互聯網+”時代,線上消費信貸平臺的發展與銀行信用卡業務既矛盾又互補,傳統商業銀行是互聯網金融的發展基礎和入口,互聯網金融是商業銀行的補充和創新產物。他們都是依托于銀行衍生出的支付和信貸模式。在新時代“互聯網+”環境背景下,傳統銀行信用卡業務想要長久的生存下去,就必須順勢而為,主動適應第三方平臺的發展,主動出擊,借助平臺力量,創新產品功能,積極拜托自身的局限性,只有勇于創新,緊跟時代潮流,才能不被時代淘汰。
2.開展跨界合作
2.1 開展與網絡平臺的合作
加強與網絡平臺的合作,獲取大數據進行精準營銷。除此之外,某銀行還應深入挖掘,針對網絡平臺,針對網絡客戶,開發信用卡產品。比如,海淘產業的興盛就給某銀行帶來了絕好的商機,某銀行可以整合全球支付卡和各種海淘電商平臺的資源,打造一體化服務產品。積極開展與阿里巴巴全球購、考拉海購、京東海外購等平臺的合作,同時打通 VISA、萬事達等組織,推出海購聯名信用卡,客戶可享受境外消費返現、折扣、滿減或者是運費上的優惠,打造某銀行專屬的海購信用卡品牌,用差異化的產品和服務,吸引客戶。
2.2 開展與旅游業的合作
某銀行應加強與旅游行業的合作,整合線上、線下旅游商戶、服務資源,打造某銀行旅游專項服務鏈。比如,針對熱愛旅游的客戶,發行旅游景點聯名信用卡;比如聯系旅行社,開展旅游分期,為旅游愛好者提供游玩經費;再比如,與景區聯合開展門票隨機減、滿減等優惠活動;再比如,打造旅游一本通,打通當地眾多旅游景點,做成通票,為客戶提供當地旅游一本通,客戶持一本通可享受眾多景點的免票或減價優惠等等。為客戶提供全方位的“旅游+金融”的服務體驗,從生活的細枝末節,滲入客戶的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剛性需求。
3.創新發展模式
3.1 拓寬新一代系統的數據來源
目前某銀行針對本行客戶擁有新一代數據篩選系統,可以通過不同的條件組合篩選出目標客戶進行精準營銷。某銀行在利用好本行客戶的數據意外,還應積極拓寬營銷渠道,拓展數據來源。比如加強與淘寶、支付寶、京東等網絡消費、支付平臺的合作,對網絡客戶的消費偏好、風險承受能力等行為進行分析,將客戶在網絡平臺進行消費支付的大數據導入新一代系統,并對數據進行數據清理、數據合并、數據合成、數據模式化等一系列的操作,最終搭建起符合網絡客群的數據篩選模型。模型建好后,需要對模型進行反復評估,包括其準確性和可認知度等各種測試,若評估結果達標,則可應用,否則繼續調整。在應用階段,在根據客戶需求的改變,實時調整。
3.2 信用風險評價體系的基本原則
某銀行目前擁有自己的線上支付平臺——龍支付。龍支付,用戶需登錄手機銀行進行掃碼支付,和目前的微信、支付寶等支付渠道相比,便利性和客戶認可度不足,具有很大的局限性。盡管龍支付平臺也時常搞一些促銷活動,但是由于手機銀行并不像微信、支付寶那樣,是人們每天甚至是時時刻刻都要使用的 APP,所以客戶的使用率并不高。針對這種情況,某銀行應該轉變思路,在無法與第三方支付平臺抗衡的情況下,就變競爭為共贏。加強與微信、支付寶的合作,引導客戶在微信、支付寶平臺綁定某銀行信用卡,并針對使用某銀行信用卡進行支付的客戶開展折扣或者滿減活動,從而達到獲客、活客的目的。
3.3 開展高層營銷
某銀行創新推出“三大戰略”、勞動者港灣、某銀行大學等發展戰略,主動承擔社會責任,為個人客戶、企業客戶提供便利、觸手可得的金融服務,為室外工作者提供遮風避雨的溫情港灣,為渴望獲得知識的社會人士提供重回校園,學習充電的機會,這些戰略必將為某銀行贏得更多的政府支持。除此之外,某銀行還應主動加強與各層級政府的溝通、聯系、合作,在金融服務方面,積極為政府解決難題,加強高層營銷,從而贏得更多的政府資源。政府出面,高層對接,直擊目標,事半功倍。比如基礎建設工程的貸款、存款,政府出面協調,就會容易很多;再比如上文提高的旅游一本通,可以直接通過旅游局,由旅游局集結眾旅游景點共同協商合作,比一門一戶找景點談合作節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等等。
4.結束語
隨著我國經濟的高速發展,人們的信貸需求越來越高,相應的信用卡便成了各家商業銀行以及網絡金融機構的“必爭之地”,成為市場競爭的關鍵點。本文針對現有問題,提出對應的優化策略,接著從拓寬新一代數據來源、開展跨界合作、高層營銷,積極開展“第二發展曲線”及做好風險防控工作等方面提出了優化策略的具體實施方案,以提高某銀行信用卡業務的綜合競爭力及市場占比。在“互聯網+”時代背景下,商業銀行除了要積極開展與網絡平臺的合作之外,還應主動開發個性化產品,努力為客戶提供差異化服務,積極拓寬營銷渠道,利用大數據進行精準營銷,打造屬于自己的品牌效應,只有這樣才能在日益激烈的競爭中搶占屬于自己的位置。
參考文獻
[1]王東,馬一莎.互聯網金融浪 潮下的信用 卡業務發展之路 [J].中國信用卡,2013(11):34-38
[2]戴兵.“互聯網+”信用卡產業:天時地人和[J].中國銀行業,2015,(10):30-32.
[3]何碧蓮.信用卡競爭的問題研究,同質化嚴重[N].國際金融報,2015-05-06(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