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文昊
摘要:隨著我國經濟和社會的快速發展,國家各類法律法規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顯。在高校法學專業的教學中,民法課程作為基礎必修課,課程教學改革迫在眉睫。做好民法課程教學,為社會培養實用性的法律人才是民法學教師的職責。筆者分析了現階段民法課程教學中所存在的民法教學內容落后、教材更新的速度慢、師資力量薄弱等問題,論述了民法只有在教學內容、課程設置和教學方法等方面加以改進才能達到提高法學人才的理論研究能力和專業實踐能力的目的。
關鍵詞:民法學;課程教學;教學改革
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不斷深入,國家的法律法規對保障人民日常生活起到了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因此研究法學及如何學好法學成為急需解決的問題。民法是“以法律形式表現了社會經濟生活條件的準則”的基本部門法,在社會主義法律體系中的核心作用,尤為突出。在高校法學專業的課程教學中,民法課程作為基礎必修課,是學好其他法學課程的基礎。然而,現階段的民法學課程教學不能很好地完成教學目標,因此民法學的教學改革迫在眉睫。
一、目前我國高校法學專業民法學課程教學的現狀
民法學作為高校法學專業的基礎核心課程,包括總論、物權法、債權法、知識產權法、人身權法、繼承法等內容。民法內容不斷豐富、理論體系不斷完善,但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不能把民法的知識內容及時、準確、全面地傳授給
學生,課程教學中還存在著一些不足和問題。
(一)民法教學內容落后,教材更新速度慢
我國高校民法學的教學內容存在理論沒有聯系實際、重難點不突出、內容陳舊等問題,這都是因為教學內容相對落后于相關領域的最新學術研究成果,沒有隨著時代的發展、社會的進步,相關民法的法律法規適時進行了更新修訂,而教材內容卻更新不及時導致的結果。
(二)民法教學師資力量薄弱
目前我國大多數高校民法學課程教學都缺少一支專業、穩定、高效的專任教師隊伍。
第一,民法專任教師數量不足。在實際教學中經常會出現讓其他課程的教師來擔任民法學課程的教學任務,以臨時解決缺少民法學老師的問題,勉強完民法學的教學任務。民法學專任教師的缺乏,長此以往不僅會降低教學質量,同時還會導致團隊科研不能持續發展。
第二,高校民法專任教師專業性不高,因為民法學的特點是理論性強、案例少、教學難度大,所以法學教師在選任課程時都不太愿意任教該門課程,就是勉強接受了該門學科的教學任務,也大多是敷衍了事。據調查大多數高校長期任教法學課程的教師,民法專業的少之又少,長期進行該學科研究的也是寥寥無幾。民法是一門具有時代特點的學科,內容應該根據社會經濟的發展而與時俱進。這就需要民法學專任教師在熟練掌握基本知識的同時,多獲得一些專業培訓和進修的機會,從而提高其專業素養和及時掌握該學科的發展動態。但現實中各高校對這種培訓和進修的支持力度不大,有待進一步提高。
第三,高校民法專任教師的實踐經驗不足。一名優秀的民法學教師,不僅應具有淵博的專業知識,同時還應該具有豐富的社會實踐經驗。例如具有參與司法工作的經歷或者取得律師資格參與過案件審理等,這樣在授課過程中,才能把專業知識講深講透,講解案例時,也能把教師的見解、經驗準確地傳授給學生。
(三)學習者對民法課程重視程度不夠
在民法學課程學習的過程中,許多學生都抱著應試的態度,得過且過,被動學習,學習效率低下。大家只注重專業課,而忽略了基礎課,平時上課不認真聽講,甚至逃課,只在考前死背法條知識點,考試能順利通過就好。這種做法使學生根本不能熟練地掌握民法規則的精髓,更不能靈活地應用到實踐中解決法律問題。
二、今后高校民法學課程教學改革的方向和措施
(一)對民法課程教學內容進行改革
目前我國高校民法的教學內容存在陳舊落后、重復性多等問題,改革思想要根據相關法律法規的更新和相關領域的最新研究成果而對教材內容進行及時調整。我國民法課程的教學目標,是培養出既具有淵博的民法學理論知識同時又具有創新實踐能力的學生。民法課程作為基礎核心課程,內容豐富,實踐性強,是學好其他法學課程的基礎。因此,民法的課程教學內容應不斷改革,要結合自己學校的特點、學生的實際情況,從教材的體例、版式設計及內容上進行適當改革,以適合學生的學習,滿足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和教育需求,保證民法課程教學質量的提升和教學效果的優化。
(二)加強民法教學師資隊伍建設
各高校應該大力支持和組織民法學教師參加全國性的學術會議及其他專業的學習培訓,使民法專業教師在緊跟時代站在學科前沿的同時,提高自身專業素質;也要鼓勵民法教師多參加一些司法實踐活動,積累實踐經驗。比如,取得律師資格的民法教師,可以義務為老百姓提供法律咨詢和援助,與司法部門聯系實踐機會,全程參與觀摩學科重要知識點的案件審理。只有這樣才能不斷提高其民法理論水平和司法實踐水平,更好地服務于民法教學活動,提高教學效果,避免在教學中發生“紙上談兵”“坐而論道”的情況。這樣才能使民法教學在準確講授課本上知識點的同時,更加貼近社會實踐。
(三)提高學習者對民法課程的重視程度
在日常學習過程中,高校法學專業的學生對民法學課程的重視程度不夠,這是因為大家都沒有認識到民法學知識的重要性。現實中民法知識不僅是學習其他法學課程的基礎,同時對今后人們的工作、學習、生活都會有很大的幫助。在現實中遇到相關法律問題時,也可以依據相關的民法規則去解決。各高校應該加強學生對民法學知識重要性的教育,重視民法學課程的學習和考核要求,幫助學生提高對民法學的重視程度。只有這樣,才能使學生積極主動地進行民法知識學習,提高其學習效率。
結束語
現階段高校民法課程教學中存在著許多問題,已經不能適應培養新時代既具有深厚的民法理論知識又具有系統的民法思維的應用型人才。因此,筆者對民法課程的教學改革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建議,希望能對我國高校提高民法教學效果有一定的幫助。
參考文獻:
[1]謝育敏,張捍東.民法教學的理念和方法初探[J].黨史博采(理論),2006(6):38-39.
[2]繆嵐.高職院校民法學課程教學改革探究[J].蘇州教育學院學報,2007(3):54-56.
[3]但小紅.淺談高校民法課程教學改革策略[J].長春教育學院學報,2014,30(4):98+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