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中職學校體育教學中,培養學生的終身體育意識十分重要,但目前在中職體育教學中仍存在許多問題。中職教育應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使學生形成終身體育的意識,奠定良好的體育基礎,使學生在活躍的課堂氣氛中,積極地參加體育活動。因此,中職體育教學中應轉變教師對體育教學不重視的態度,并結合本校學生特點,通過開展多種形式的課外體育活動,提高學生的終身體育意識,以提高中職體育教學效率。本文就中職體育教學中影響終身體育的因素及對策進行探討。
關鍵詞:中職;體育教學;終身體育
引言
常言道,身體是革命的本錢,擁有良好的身體素質和良好的精神面貌,才是學習和創造的資本。從這一層面來看,提高中職學生的身體素質和終身體育的意識是十分必要的。因此,在中職體育教學過程中,必須不斷地灌輸終身體育的思想,提高學生的體育意識。從長遠來看,體育教學不僅要提高學生的運動能力和身體素質,更要培養學生積極進取、勤奮刻苦的生活品質。尤其在中等職業學校學生處于強烈求職者欲望時期,開展中等職業體育教育,對學生的成長和人生價值的形成都非常有益。
1 中職體育教學中影響終身體育的因素
1.1消極因素
(1)體育教學的科學劃分
當前中國教育學尚未成熟是不爭的事實,科學的管理與規劃是教育學發展的唯一出路。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項目“體育科學”分類在國內首次提出,但這種分類標準的泛化,使得人文社會科學涵蓋了整個體育學科,造成了一些概念上的混亂。體育課教學與科研的有機結合,混淆了體育科學與人文社會科學的界限,使得二者的本質屬性不能相容。有關專家、學者對此問題進行了探討和分析,但既沒有給出明確的答案,也沒有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2)體育教學的學科規模
在我國現階段,學科規模的局限性是一個重要問題,要實現學科的融合與互動,難度很大。很多中職學校都開設了體育專業課程,但并沒有改變中國現階段體育專業課程的總體規模格局。傳統學科與新興學科的共生關系在新中國成立初期依然存在,或將長期存在。但是在現階段,中國體育院校的教學模式仍然是以傳統學科為主,新興學科為輔,這種主體分割很難推動新興體育的進一步發展和深入。
1.2 積極因素
(1)中職教育的職業要求
職業素質和身體素質是不可分離的兩個方面。尤其對于中等職業學校的學生來說,在今后的職業發展方向上,一定要有好的身體,讓他們有足夠的精力來完成工作。中等職業學校要堅持一切為了學生的教育態度,一切為了學生。學校要培養學生的專業技能和健康的身體,以滿足社會對人才的需求。根據中職學生職業生涯發展的目標,加強學生的鍛煉意識,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體育鍛煉要成為學生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就必須讓學生意識到,未來的職業性質,提高他們對體育鍛煉的重視程度和學習能力。
(2)中職院校的社會要求
亞健康正在逐漸蔓延,特別是年輕人和中年人的工作場所。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人工智能逐漸取代了人工勞動,人們日常生活中需要自己動手的地方越來越少,身體素質也在下降。懶是每個人的天性,隨著科技的飛速發展,人們對健康的擔憂也日益加深。對此,中職院校應著眼長遠,在教學過程中,使學生養成積極鍛煉、不畏艱辛的精神,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這不僅關系到學生的前途,而且對學生的身體健康有責任。只有健全的體魄,才能適應未來激烈的職場競爭與高強度工作。
2 中職體育教學中培養學生終身體育的對策
2.1 注重教學管理水平,提高教學質量
教學質量的提高取決于學校管理水平的提高。現代科學管理工作的開展,必將使整個教育系統的工作得以正常開展,有效地運行。教學目標的組織與調控是教育工作中的一項重要教學活動。提供優質的工作環境,營造良好的后勤保障,提高人力、財力的最佳配合,激發教師的工作熱情,讓教師用心鉆研,用心教學。
2.2 融入德育因素,培養學生終身體育意識
為了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和諧全面發展,使學生在全面發展的過程中學有所長,發掘自身潛在的個性價值,教師應在體育教學中增加德育因素,做到曉之以情,動之以理,培養學生終身體育意識。具體地說:在上課前,老師可以給學生講一些與體育有關的振奮人心的故事,例如:李寧不顧自己的傷勢參加了比賽為祖國爭光,在國家榮譽面前,李寧完全不顧自己的傷痛,在奧運會臨近之際,李寧胸肌和肩背都受了傷,甚至痛不欲生,但他暗暗發誓,只要能參加比賽為祖國爭光,即使肩膀也在所不惜。第一,通過給學生講名人故事,體育教師能振奮學生精神,提高學生對體育教學的興趣。第二,當學生在運動中發生身體碰撞和摩擦時,老師要耐心地引導學生,告訴學生一定要尊重對方,站在對方的角度思考問題。
2.3 展開競技體育,培養學生終身體育意識
中職體育教師在培養學生終身體育意識的基礎上,可以開展多種形式的體育競賽活動,在競賽活動中培養學生的競技體育精神,讓學生感受體育本身的魅力。中等職業學校的學生在青春期具有很強的表現能力。因此,體育教學中,教師可以把學生分組,并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參加一些有對抗性質的體育競賽活動。在競賽活動的開展過程中,一方面,教師對運動技術進行講解,另一方面,對運動魅力進行情感層面的引導,使學生更好地了解競技體育的精神與魅力。并且在比賽總結中進行一些德育教育層面的延伸,以及對優秀運動意志力的講解,也可以為培養學生終身體育意識提供更多的支持。
總結語
作為教學活動的倡導者和推動者,中等職業體育教師應從思想意識層面上重視學生終身體育意識的培養,在教學中積極嘗試。實際上,影響學生終身體育意識培養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現實培養困難。中職體育教師應將培養學生終身體育意識作為一項常規工作,在教學中不斷積累相應的經驗,并通過教學層面的調整、優化和創新,更好地培養學生的終身體育意識。終生體育是對人一生的教育。體育教師應高度重視,積極采取有力措施,加強終身體育教育,使學生真正受益于生活。
參考文獻:
[1]張鑫.中職體育教學中影響終身體育的因素及對策探討[J].文體用品與科技, 2018, 2(6): 112-113.
[2]賀春暉.淺議中職體育教學中影響終身體育的因素及對策[J].當代體育科技, 2017, 007(013):92-93.
作者簡介:姓名:王玨(1990-),性別:女,民族:漢,籍貫:黃巖,職務:體育教師/職稱:二級教師,學歷:大學本科,單位:溫州市第二職業中等專業學校,研究方向:體育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