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麗麗
摘要:在互聯網大力發展下,互聯網逐漸滲透到教育工作中,優化了教學,豐富教育資源,推動了教育事業的信息化、數字化發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我國教育領域關注的重點,但在互聯網背景下,為了保障輔導員思想政治工作順利開展,應依托于互聯網樹立新的思政教學概念,貫徹落實高校輔導員加強思政工作的意義,制定科學化的互聯網教學手段,幫助輔導員了解學生的思想現狀,并進一步完善自己,為學生們做好榜樣。
關鍵詞:互聯網;高校教師輔導員;思想政治教育
黨的“十九大”提出,新時代背景下的高校輔導員開展思政教育工作應以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綱領為核心,落實高校輔導員思想政治工作并完成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優化黨對輔導員工作指導水平,貫徹思想指引目的,培養學生們具備優秀的心理素養與良好的精神狀態。但現階段我國與互聯網時代背景下對應的高校輔導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相關的研究成果較少,同時因高校思政教學目標、師資力量、教學優勢等各個方面存在不同,尚未構建具有指導性的思政教育工作執行系統。所以,為進一步加快高校輔導員思政工作的發展,探索互聯網背景下高校輔導員思政相關工作開展最優策略顯得至關重要。
一、互聯網背景下高校輔導員提高思政教育工作的意義與價值
(一)互聯網背景下高校輔導員提高思政教育工作的價值
互聯網具備信息實時傳遞、公開及共享的特征,在互聯網逐漸健全發展下,當中交互傳遞的思政教育素材豐富,可以為輔導員思政教育工作開展提供資源,讓教育工作的進行更具有效力。與傳統化教育工作對比,互聯網背景中思政教育工作對輔導員有了更高的要求,需其掌握信息化操作技術,依托于數字資源落實相關工作,優化自身教育工作,便于展示互聯網背景中的高校輔導員思政工作價值。
(二)互聯網背景下高校輔導員提高思政教育工作的意義
輔導員作為高校思政工作開展的中堅力量,與學生相處時間較多,可以更好地掌握學生思想狀態。但隨著時代的進步,互聯網的發展使學生有了多元化的渠道接收各異的資訊,但由于這類資訊并不僅是正向的,還存在大量負面新聞傳播,這些對學生的思想和心理都存在不好的影響[1]。所以,高校輔導員做好大學生思政教育工作至關重要,在要求學生學習新文化、技術的基礎中,還要關注學生道德素質的樹立,尤其是在復雜的互聯網發展時代下,更應當加強學生思想政治素養培養力度,提高其辨別對錯的能力,引導其構建正確的三觀。因此,在互聯網背景下輔導員做好學生思政教育工作,具有重要意義。
二、互聯網背景下分析高校輔導員思政教育工作的要點
(一)營造良好的網絡環境
利用互聯網實現溝通可以有效地提高思政教育工作的效率,所以良好的網絡環境至關重要,是師生依托于網絡溝通的前提。所以,可以針對性地借助權限技術,限制進入高校網絡體系的群體,非校園人群不可應用,而在其中輔導員要做好網絡環境的維護工作,若存在社會分子潛入或在校園內網中發表錯誤言論,及時干涉并糾正,為學生開展針對性的思政教育工作,傳遞正確的三觀[2]。
(二)按照學生現狀進行思政教學創新
輔導員應當清楚自己學生現狀及心理變化特征,然后利用互聯網技術,利用科學化網絡技術優化教學方法。譬如在“安全教育周”中可以借助信息技術情景重現地震、火災、泥石流等自然災害時,利用圖片、視頻及音效重現場景,讓學生有身臨其境的感受,并在輔導員引導下學習自救知識,提高安全理念,對災害背后的真正人與社會、人與自然關系內涵有新的認知,培養學生承擔社會責任。
(三)創編校本化與數字化的高校輔導員思政教育素材
為確保高校輔導員思政教育工作質量,凸顯高校育人的優勢,應當合理應用互聯網技術來編制校本化與數字化的教育材料,達到在輔導員工作開展的前提下,保障思政教育內容采用的手段都符合時代發展特征,把政治、社會熱點及國際發展最新的資訊創編為視頻、圖片等表現形式,作為輔導員開展思政教育工作的材料,增強輔導員思政教育工作質量。
三、高校輔導員可采用做好學生思政教育工作的創新路徑
(一)高校輔導員合理應用網路技術及資源開展教學
輔導員在思政教學工作方向及課題明確的基礎中采用IT技術結合育人素材,以學生接受度高的方式來完成思政教育,所獲得的效果較傳統模式更好。譬如,輔導員開展“文化互動與文化意識養成”教育實踐,可以搜索傳統文化、時政內容來進行有機融合,設置具有討論價值的話題來對學生進行正確的引導,這樣既達到傳統文化傳承目的,同時也有利于增強學生核心素養。課外,輔導員還可利用IT技術搜集、存儲大量的育人資料來彌補教育中的不足,提高輔導員開展思政教育工作的高效性。
(二)創新教育工作方式
在維持高校輔導員思政教育工作緊追時代節奏的基礎中,還應當創新教育教學方式,在日常思政教育工作中融入網絡。譬如,輔導員可與學生間建立微信群、QQ群,便于傳播一些積極向上的思想教育材料;還可以建立公眾號傳播思政教育內容,激勵學生發表自身觀點看法,掌握學生成長階段的心理思想動態,便于輔導員合理調整教育內容,利于優化教育工作方式。
(三)增強輔導員核心素養
輔導員負責思政教育工作應自身具備良好的政治態度及立場,主動學習用知識武裝自己,能夠加快輔導員思想理念的轉變,這是正確引導學生響應黨與國家思政目標的前提。此外,輔導員在開展思政工作階段除了需具備良好的思想理念,還應當充分使用IT技術、數字化教學資源,提高自身育人理念,學校定期針對輔導員開展培訓等相關工作,升華輔導員思政教學思想,做好思政教學的基礎。
結語
綜上所述,高校輔導員思政教育工作的途徑創新至關重要,有利于教育工作體系的革新,增強本身的核心素養,同時在互聯網背景下與思政教育工作融合,充分發揮網絡技術、資源的價值,這樣才能在落實對應思政教育工作的基礎中實現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
參考文獻:
[1] 姜土生. 新媒體視域下輔導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創新——評《網絡環境下學校思政教育的改革與發展》[J]. 中國教育學刊, 2019, 313(05):153.
[2] 杜旭陽, 鄧紅偉. 新時代下高職院校輔導員工作模式的創新研究[J]. 遼寧高職學報, 2019, 021(004):90-93,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