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維興 曾華
摘要:在大學體育田徑課教學過程中,針對不同身體素質、不同興趣愛好的大學生,分層教學法是一個恰當的、科學的教學方式。能夠為不同體育興趣愛好的學生帶來適合他們的體育田徑運動訓練。本文旨在探討分層教學法在大學體育田徑課教學過程中的運用分析。
關鍵詞:大學體育;分層教學法;田徑課
中圖分類號:G8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9129(2020)01-0033-01
Abstract: in the teaching process of university athletics course, according to different physical quality, different interests of college students, stratified teaching method is an appropriate and scientific teaching method. To be able to bring suitable track and field training for students with different sports interests.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discuss the application of stratified teaching method in the course of university athletics teaching.
Key words: college sports; Stratified teaching method; Track and field course
分層教學法運用到體育教學過程中,著重強調的是根據學生不同的身體素質以及對體育運動的興趣愛好等對學生進行分層。教師針對不同體質的學生,實行適合他們的體育田徑運動訓練,讓學生在身體素質允許的條件下,進行有效的、科學的體育田徑運動訓練。在分層教學法運用過程中,教師采取的是與傳統體育教學不同的形式,充分地站在學生的角度考慮。不論是體育運動強度還是難度訓練安排,都能夠通過分層教學,提高大學生的身體素質。
1? 分層教學法在體育田徑課教學中的作用
1.1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個性化運動技能。很多人認為田徑運動就是狹義上的跑步運動,但其實田徑運動包括許多項目類型,不僅有跑步類型的體育運動項目,還有跳躍、投擲等體育運動類型。在田徑運動過程中,學生對不同的田徑運動,有不同的興趣,不是每一個學生都對集體運動的項目感興趣。在大學這個相對開放、自由選擇性較強的階段,學生的體育運動項目應該由學生自己做主,以達到培養學生個性化的體育運動技能的目標。因此,利用分層教學法進行田徑運動教學,教師能夠針對班集體中不同學生的不同愛好,進行一個明確的分層。比如喜歡投擲和跳躍等方面的學生,教師可以將他們分為一個層次,讓學生根據自己的喜好進行體育鍛煉,這是一種提升學生個性化的體育運動技能的有效渠道。
1.2有利于營造良性的體育運動競爭氛圍。每一個階段的學生在體育運動過程中都會有競爭心理,大學生也不例外。良性的競爭環境和競爭氛圍,有利于提高學生參與體育運動的積極性。利用分層教學進行田徑運動教學,就能在每個層次的學生中間形成一種良性的競爭氛圍。比如教師將學生劃分為不同層次的身體素質和體育運動鍛煉層次,那么無論是同一個層次的學生,還是不同層次的不同學生,都能夠在集體性的運動氛圍中形成一種競爭性的運動心理。尤其是像跑步、跳遠、跳高等項目,最容易激發學生的求勝心理和好勝心理,形成一種在體育運動教學過程中良性的運動競爭氛圍,能夠有效地促進學生積極參與體育鍛煉,在良好的競爭氛圍中提高自己的身體素質的教學目標。
1.3有利于提高不同學生的身體素質。任何階段的體育教學都是為了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學生身體素質提高的同時,還能在愉悅的運動氛圍中緩解學生的學習壓力。對于大學生來說,他們同樣面臨巨大的學業壓力和就業壓力。那么通過分層教學,學生能夠針對自己喜愛的體育運動項目進行學習和提高,能夠有效的幫助學生減緩在生活或學習上遇到的壓力,還能在體育課堂教學中加強身體鍛煉,促進學生自己的身體健康,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尤其是針對一些身體素質較差、容易生病又不愛鍛煉的學生,在田徑運動過程中進行分層教學法,針對同一個層次的身體素質的學生,教師更容易實行監督和管理,確保每一位學生都達到了每日上課的運動量。
2? 如何運用分層教學法進行體育田徑課教學
2.1對不同身體素質的學生進行合理分層。當前的大學生中普遍存在兩種相對來說比較極端的運動典型。一類學生是在平時的高中或初中學習過程中,就養成了對體育鍛煉的極大興趣和習慣,并在大學這個相對來說學業壓力較輕,休閑時間較多的階段,每日也會加強鍛煉學生自己的身體素質。因此,這類學生的身體素質是相對較好的,那么學生能夠堅持的體育運動量也是相對較大的。而另一類學生則是更多的利用休閑時間進行上網沖浪、玩游戲、看電影追劇,用于體育鍛煉的時間非常少,而身體素質相對較差。同樣的,在體育課堂教學過程中能夠接受的體育運動強度和難度也是相對較低的。
2.2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分層授課。在大學的體育運動教學過程中,由于教師所教的學生數量非常多,而要對學生進行分層教學,想要實行這一教學形式并不簡單。因為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分層,在體育運動過程中,運動的主體是學生而非教師,而教師是引導和督促的角色。因此,教師既然對學生進行了一個明確的分層,就應該對不同學生進行分層授課。比如教師可以將身體素質較強的學生以及體育運動中較自覺、運動積極性較高的學生歸為一個層次。對這類學生的體育運動督促可以相對較少,因為他們本身的運動自覺性就非常高。同樣的,針對身體素質較差、運動興趣較低的學生,教師就應該對這類學生進行一個適量的、恰當的體育運動鍛煉引導,對他們的授課過程必須要相對嚴格,在授課過程中也要隨時注意學生的安全。
2.3對學生的體育訓練進行科學指導和反饋。即使是大學生的體育鍛煉,也是需要教師的指導和反饋。因為體育教學中,由于學生缺乏專業的體育訓練經驗,對于難度較高、運動量較大的項目缺乏運動技巧,在運動中很容易受傷。因此,教師在分層教學過程中進行田徑運動教學,需要對學生有一個運動指導以及學生運動之后的運動效果進行教學反饋。比如在運動過程中調節呼吸、課前準備運動以及對長跑、跳遠等運動量較大的項目,更應該對學生進行面對面的指導,避免學生在這些運動中因出現失誤而受傷。體育運動教學中要確保學生的人身安全。至于體育運動方面的教學反饋,教師可以不用針對每一個學生都進行課堂反饋,而是在課堂訓練結束之后,針對每一個層次的學生進行總體評價和體育運動建議,將不同層次的學生看成一個整體,統一的做出運動評價和運動建議。
總而言之,在大學體育田徑課教學中使用分層教學法,能夠有效培養不同體育興趣愛好的學生個性化的運動技能。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在進行田徑課堂教學的時候,教師應給予學生專業化的、科學的運動指導,以提高不同層次學生的身體素質和心理健康。
參考文獻:
[1]楊萌,趙國榮.體育教學中運用分層教學法對學生運動素質的培養[J].數字化用戶,2014,000(018):243-243.
[2]耿紅霞.不同教學方式對大學生身體素質的實踐研究——基于田徑傳統教學、分層教學、動態分層教學[J].湖北體育科技,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