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國蘭
摘要: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樂知者”。教師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要提高自身素質,引導學生努力學習,要與學生保持良好的師生關系,在互動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促使學生想學、愛學、樂學、自覺自愿地學,從而提高語文這門基礎學科的教學質量。
關鍵詞:素質;互動;興趣;多媒體;師生關系
在語文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需要師生相互配合,長期堅持,共同努力。教師要特別重視利用良好的教學方法、教學技能、教學技巧,運用于教學實踐之中,促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獲得學習的樂趣。
一、教師要與學生保持良好的師生關系
“親其師信其道”。通過多年的語文教學實踐,我認為良好的師生關系非常重要,尤其是作為語文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個體差異、興趣愛好等,結合學校、班上的實際,嚴格要求學生自己要約束自己,哪怕是說話、做事也要注意,特別是要遵守校紀校規、《小學生守則》。教師要與學生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指導學生在質疑中,仔細觀察、認真思考,盡量使學生能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在學習中尋找快樂。
在語文教學實踐中,我深知教學不光是教師的事情,也不光是學生的事情,是教師和學生雙邊的活動。教師與學生之間應該建立平等、友好的關系,并營造出輕松、愉悅的課堂氣氛,讓學生在學習中感到快樂,在快樂中學習。有的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很被動,總是要老師安排、提醒,學習沒有自覺性、主動性,相反還存在依賴性。因此,我就結合學生的特點及個體差異、學習情況看,同學生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和學生聊家常,談學習,談他們的興趣愛好,讓他們說出自己想對老師說的心里話。真正在學生的學習過程中、平時的日常生活中關心學生、理解學生,站在學生的角度想一想,如果自己是學生,那該如何想、如何做?無論是課堂內,還是課堂外,都設身處地地為學生想一想。語文教師與學生相處的時間是比較多的,在相處過程中都要相互理解、尊重,只要師生之間相互信任了,學生就會相信教師、信任教師,他們會對教師說的“言聽計從”。這樣就會很快進入進入學習狀態。還有就是,我們在平時的語文教學中,經常對學生進行測試,對學生的測試的結果,要認真分析,找出優點、不足,并理出改進措施,包括彌補辦法。但是,教師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緒,不要因為學生把應該做對的題做錯了而體罰或變相體罰學生。在課堂上,教師要給學生傳授、講解知識的原因是由于學生不懂才要學習、才要弄懂知識的來龍去脈,在師生共同探究知識時,也是師生情感交流的好時機。語文教師,尤其是涼山邊遠山區的農村教師,要充分利用學生學習語文知識的興趣、愛好,創設良好的課堂氛圍,讓學生切身體驗學習的樂趣,從而幫助學生建立起學習的信心,讓學生努力學習語文這門學科的知識。
二、教師要提高自身素質,引導學生努力學習
如果學生對學習有了興趣,即使有壓力,也會努力克服困難,不會把學習當成一種負擔。當學生解決了困難,還會感到“苦中有樂”。只要學生在學習語文這門學科時想學、愛學、“逼迫”自己認認真真地學習語文知識,才會喜歡學。在實際教學中,并不是要讓學生喜歡學,他們就喜歡,而是需要一個長期實踐的過程,尤其是教師與學生的互動就顯得特別的重要。那如何才能讓學生認真學習呢?教師要安排學生養成認真預習的習慣,在預習的過程中理解、掌握相關的知識、技能。在實踐中,我通過聽課了解到,有的教師備課的時候,對教學方法、教學環節的設計很重視,但是對知識和技能的掌握就有所欠缺。在教學實踐中,我認為教師要堅持學習《教育學》《心理學》等方面的理論書籍,不斷提高自身素質,避免使用滿堂灌、填鴨式的教學,要采用啟發、引導學生學習。但是,無論采用何種教學方法,教師都要結合學生實際,指導學生學習,教給學生學習方法的同時,讓學生自己在學習的過程中,摸索出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學生無論采用哪種方法來學習,都要嚴格要求自己,自覺、積極、主動地學,并養成堅持學習的習慣,把學習當成是自己的事情。因此,教師就要激勵學生認真學、努力學,面對困難和問題要認真理解、仔細思考、分析,共同探討。
三、在互動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語文教學實踐中我認為,無論是教師與學生的互動,還是學生與學生的互動都很重要。教師在教育教學中,要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與學生一起相互交流,共同進步。教師是學生的“引路人”,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互動,把他們對問題的理解、想法說出來,是如何想的就真實地表達出來,哪怕沒說正確也沒關系。因為要說,學生就會想該如何回答。但是,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互動,不要搞成表面上熱熱鬧鬧,實際上沒有達到“互動”的目的。一方面要使學生在愉悅的環境里學習,一方面要切實達到教學目標。在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我安排我班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學習,讓學生與學生一起學習、討論、交流,從而達到“合作”互動的目的。
作文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難點,也是重點之一,從學生寫作文的水平,可以看出學生學習語文基礎知識的能力。我在作文教學中安排、引導學生擴句、擴段、續寫等方面的訓練。我們班有一部分學生寫的作文干巴巴的,不生動、形象,更談不上感人,是因為沒有用上好詞佳句,所寫的語句簡單,有的學生還使用了不該使用的粗話、不文明的語句等。因此,我在與學生的互動過程中,就讓學生認真閱讀課本,多看課外書,進行擴句、擴段、續寫等的訓練。在擴句練習的時候,要適當用上修飾、限制的詞語。例如句子“小兵笑了”。我問學生,小兵是如何笑的? 學生回答的句子很多,如“小兵高興地笑了”“小兵激動地笑了”“小兵不好意思地笑了”也有回答為“慚愧地笑了”、“痛苦地笑了”等句子。
教師要創設良好的學習氛圍及教學情境,比如適當采用多媒體,讓學生交流、互動,把學生的思維激活起來;開展豐富多彩的比賽,使學生通過比賽進行互動,在互動過程中,讓學生與學生之間、學習小組與學習小組之間進行比較,一個學習小組的同學為了本組的榮譽,他們會盡最大力量為本組的“榮譽”而加油,在比賽的過程中互相提高。為了培養我班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我還結合教學內容,安排學生進行辯論,讓學生充分發表要說的看法,進一步理解課文的內容;安排學生對班上同學的朗讀、背誦、作文等進行評價,在評價的過程中互動。學生與學生的相互評價,不但提高了他們的表達能力,還使他們切身感受到了來自身邊同學的肯定及不對的地方,有力地培養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
(作者單位:四川省普格縣永安鄉扇子壩小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