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元
摘 ?要:英語教學一定要從基礎抓起,從學生學習現狀出發,制定符合他們實際的教學策略。學生不愿大聲朗讀,其原因就在于他們對自己的語音、語調沒有信心,對句式及句子結構不了解。要求學生提高英語聽、說、讀、寫基本技能,朗讀是最基礎但也非常關鍵的一環。
關鍵詞:朗讀;關鍵;重視;方法;策略
引言:
近來,《朗讀者》這一節目風靡一時,朗讀者們深情并茂的朗讀深深地打動了無數的觀眾。原來,朗讀亦可以成為一種習慣,讓人享受。書讀百遍,其義自見,英語學習不也應該如此嗎?在教學中,我常常遇到這樣的困惑:現在的學生越來越不能接受教師的全英教學,越來越難開口說英語。究其原由,我們的學生基礎薄弱,連朗讀單詞都困難,又如何能主動開口說英語,聽懂教師的口語?
英語朗讀教學關鍵在于讓學生參與進教學活動中,為朗讀準備好盡可能多的技能。通過朗讀,讓學生更親近英語,自然形成語感。
一、朗讀教學的理論依據
根據美國著名語言學家克拉申的“監控理論”,第二語言的習得涉及習得和學得兩個過程。所謂“習得”是指學習者通過與外界的交際實踐,無意識地吸收到該種語言,并在無意識的情況下,流利、正確地使用該語言。而 “學得”是指有意識地研究且以理智的方式來理解某種語言的過程。通過習得而掌握某種語言的人,能夠輕松流利地使用該語言交流:而通過學得掌握某種語言的人,只能運用該語言的規則進行語言的監控。如何才能習得該語言呢?克拉申提出的輸入假說指出,只有當習得者接觸到“可理解的語言輸入”,即略高于他現有語言技能水平的第二語言輸入,而他又能把注意力集中于對意義或對信息的理解而不是對形式的理解時,才能產生習得。因此,可理解語言輸入是習得語言的關鍵,這就為我們英語教學中朗讀英語提供了有力的理論支撐。
二、筆者在朗讀教學中的一些感受和具體做法:
(一)幫學生過好詞匯關。記憶及朗讀單詞很重要,大多數教師都會教學生利用音標來記憶單詞。但問題是學生苦于記不住音標的發音,或者容易將英語中的音標與漢語拼音相混淆。為此教師要不斷地用相關的單詞或字母發音來刺激他們,讀多了,學生也就自然能區分了。日常教學中,我們還可以經常提醒學生給多音節詞劃分音節、標注重音,注意常見字母組合的發音,還有同音詞和近音詞的識別(如street 與straight,still與steal)。我經常有意識地設置一些語音題,幫助學生克服對字母或字母組合發音規律含糊不清的狀況。
(二)引導學生把握句子的節奏、意群及停頓。在學生能準確把握單詞的讀音及克服朗讀中常見的被忽視的要點的前提下,我們要教會學生學會斷句,把握句子的節奏、意群及停頓。重讀與非重讀音節相互交替能產生節奏感,通常實詞需要重讀。然而,當兩個或三個重讀音節在一起時,則第二個音節或中間那個音節不重讀。如 'Chinese children;an'old nice'thing 其中children與old 就變成非重讀音節。朗讀時,非重讀音節一般附屬于一個重讀音節,從而構成節奏的單位——節奏群(一個重讀音節前后無輕讀音節時,可自成一個節奏群)。在一個節奏群之后一般可稍作停頓,重音之間的這些弱讀音節究音是與前一重音念在一起,還是與后一重音念在一起才能有正確的節奏呢?這取決于它們在語句意義上或在構詞及語法上的關系。如 He 'asked me / to 'give him / a 'ticket。如果不考慮意群或語法結構而將其讀成:He 'asked me to / 'give him a /'ticket。則會鬧成笑話。鑒于此,我在示范學生朗讀,或要求學生跟讀錄音時,通常要求學生標注停頓的地方。通過反復朗讀,學生便能更好地把握節奏、意群及停頓。
(三)朗讀促語意的理解和英語語感的形成。研究表明:大聲的有技巧的朗讀有助于中學生發音、聽覺、呼吸等器官生長發育。經常的、持之以恒的英語朗讀有利于學生獲得牢固的英語整體知識,更能培養其語感,教學中可省去許多繁雜的語言規則的講解。如 New Senior Students Book1:However,On TV and the radio you will hear differences in the way people speak .這句話中However,on,differences,in the way people speak,這些語言點如果單純用語法來解釋,會使學生聽起來覺得深奧難以理解,但若在朗讀前讓學生注意這幾個語言點,多做朗讀,學生自然可舉一反三。如:I am interested in the way you finish the task.
(四)朗讀形式多樣化。課堂上,我主張讓學生多聽、多模仿。我經常要求學生進行各類形式的朗讀:小組朗讀,男女生分開來讀,分角色朗讀、表演,個別同學朗讀、齊讀。此外,我還引導學生進行配樂詩朗誦如IVE SAVED THE SUMMER。在舒緩的音樂中,我和同學們一起朗讀Ive ?saved the summer,And I give it all to you …讀完后我追問學生:“what is the speaker in the poem trying to convey? ”學生很自然地回答:“To convey the deep love to his children.”
在合適的時間對他們進行指導與評價,給學生示范很重要,讓學生學有所悟,讓他們保持一如既往的熱情及期待。
總之,要求學生提高英語聽、說、讀、寫基本技能,朗讀在英語教學中不可小覷。抓好學生朗讀,學生能清晰地朗讀單詞,把握單詞的發音,句子的節奏、意群及停頓,同時意識到英語朗讀的重要性,能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朗讀中來,英語學習便邁出了重要的一步,提高學生的英語綜合能力也指日可待。
參考文獻:
[1]蔣小軍,從克拉申“監控理論”看英語朗讀的作用 大眾商務,2009.
[2]楊華英;朗讀在英語教學中的作用[J];保山師專學報;2008年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