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中國文學史上第一部長篇敘事詩,也被稱為中國古代史上最長的一部敘事詩,是古代民間文學中的光輝詩篇?!犊兹笘|南飛》與南北朝的《木蘭辭》并稱“樂府雙璧”?!犊兹笘|南飛》被選入我國高中語文課本,作為高中生必修課程重點學習。為什么會得到如此重視呢?文章就中國古代傳統文化論述這篇文章的現實意義。關鍵詞:婚姻;現實;傳統文化中圖分類號:G633.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5312 (2020) 20-0011-02一、《孔雀東南飛》的歷史現實《孔雀東南飛>是我國文學史上第一部長"/>
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摘要:《孔雀東南飛>是中國文學史上第一部長篇敘事詩,也被稱為中國古代史上最長的一部敘事詩,是古代民間文學中的光輝詩篇?!犊兹笘|南飛》與南北朝的《木蘭辭》并稱“樂府雙璧”?!犊兹笘|南飛》被選入我國高中語文課本,作為高中生必修課程重點學習。為什么會得到如此重視呢?文章就中國古代傳統文化論述這篇文章的現實意義。
關鍵詞:婚姻;現實;傳統文化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 (2020) 20-0011-02
一、《孔雀東南飛》的歷史現實
《孔雀東南飛>是我國文學史上第一部長篇敘事詩,取材于東漢獻帝年間發生在廬江郡的一樁婚姻悲劇。東漢建安年間,才貌雙全的劉蘭芝和廬江小吏焦仲卿真誠相愛??善牌沤鼓敢蚍N種原因對劉蘭芝百般刁難,劉蘭芝毅然請歸,焦仲卿向母求情無效,夫妻只得話別,雙雙“誓天不相負”。劉蘭芝回到娘家,慕名求婚者接踵而來,先是縣令替子求婚,后是太守譴丞為媒。蘭芝因與仲卿有約,斷然拒絕。然而其兄惡言相向,蘭芝不得已應允太守家婚事。仲卿聞變趕來,夫妻約定“在天愿作比翼鳥,在地愿為連理枝”。蘭芝出嫁的喜慶之日,劉焦二人雙雙命赴黃泉.成千古絕唱。故事結尾與其它中國民間文學幾乎成千篇一律,充滿浪漫主義的理想色彩:兩人合葬,林中化鳥??删褪沁@樣一個老套而又平常的故事,作者是如何做到曠古爍今的呢?
(一)單從原題《古詩為焦仲卿妻作》可見文本的初衷——告誡
《孔雀東南飛》最早見于南朝陳代徐陵《玉臺新詠》卷一,題為《古詩為焦仲卿妻作》。現今一般取此詩的首句“孔雀東南飛”作為篇名此處無需多言解釋。在長期的流傳過程中可能經過后人的修飾。
從題目我們可以看到,詩是為焦仲卿的妻子“劉蘭芝”作,顧名思義就是想告訴或者告誡焦仲卿的妻子什么道理。那么我們不妨先來看看“焦仲卿”的稱呼吧!《孔雀東南飛》的故事發生在東漢末年,地點是廬江郡,一餓就是今天的安徽省懷寧縣小鎮。而在我國安徽的懷寧、潛山一帶,總是把缺乏主見的男人呼作“焦二”,一千多年過去,焦仲卿老家的人確實把缺乏主心骨的男人喚作“焦二”?!敖苟睂嶋H上就是指焦仲卿。從傳統的姓名學看,有“焦仲卿”,肯定有“焦伯卿”,伯、仲作為人名時,一直成雙成對地出現,伯為長(排行老大),仲為次(老二)。懷寧、潛山一帶的老好男人被喚作“焦二”,這和四川喚著“耙耳朵”是一樣的道理?,F在很多地方叫做“妻管嚴”,這樣一來,文本的初衷就顯而易見,就是要告誡“妻管嚴”的那些女人別學劉蘭芝,因為“妻管嚴”害人害己。
(二)就文本內容看劉蘭芝作為妻子——不合格
從劉蘭芝出身看,她是漢代末年廬江郡的一個小家碧玉,“十三能織素,十四學裁衣,十五彈箜篌,十六誦詩書”,看樣子她是一個家教嚴謹,多才多藝而又知書達禮的閨閣少女。但試想,既然如此優秀為什么女子怎么會被趕回家呢?在《儀禮·喪服》里面記載“七出”:無子、淫逸、不事舅姑、口舌、盜竊、妒忌、惡疾。對照劉蘭芝在焦家的表現,劉蘭芝在“七出”中沒犯任何一條。
有人說在文中,劉蘭芝離開時沒有只字未提孩子,是不是因為無子呢?其實書上并沒有明說,只是大家的猜測而己,并沒有實際依據,所以這是不成立的。即便真是沒有小孩,按照古代休妻的“七出”劉蘭芝被修是不符合條件的。根據古代婚姻制度《大戴禮記·本命》記載:“婦有七去:其中無子去,無子,即妻子不生小孩?,封建時代的法律規定“四十九以下無子,不合出之”,很顯然劉蘭芝還沒有老到這個年齡,要不回家也不至于還有那么多人上門提親。
在文中焦母明確說到要休去劉蘭芝的理由就是:““此婦無禮節,舉動自專由””。很顯然是焦母認為媳婦沒有禮節,凡事愛自作主張,使我老人家心里不快活。從心理學的角度看,焦母守寡多年,母子相依為命已經成為長久以來的習慣,家中忽然多出一個媳婦,使母子之間彼此依賴的態勢,頓時產生大幅度的變化,失去了心理平衡。作為兒媳婦她沒有真正的做到知書達理去理解焦母的心理需求,而是用自己的手段去俘虜焦仲卿,讓“焦二”認為媳婦的行為并無不當之處,從而反對母親。并且忤逆的在母親面前發誓:“倘若遣此婦,此生誓不娶”,最后弄得焦母傷心得幾乎死去,其實看到這里結果已然知曉。別說在古代,就算放到今天,結果估計也不會有太多改變。所以說劉蘭芝雖然“十三能織素,十四學裁衣,十五彈箜篌,十六誦詩書”,但并不表示她就是一個合格的妻子。所以《孔雀東南飛》一文告訴我們,劉蘭芝想做一個合格的妻子要學的還很多很多。
二、劉蘭芝面對傳統文化做了錯誤的選擇
故事發生在漢末建安中,當時的時代背景正逢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儒家的那套倫理綱常,逐漸占據了統治地位,并發展到了相當完備嚴密的程度。在婚姻制度方面就規定有“七出”、天下無不是之父母”等清規戒律?!疤煜聼o不是之父母”,這正是焦劉悲劇的主要原因。在焦母的家長制度下,焦仲卿敢于站在劉蘭芝一邊,并發誓“結發同枕席,黃泉共為友”,這在當時這樣的愛情以是難能可貴了,但是劉蘭芝讓丈夫和自己結束生命的做法是絕對不可取的。
就原文來看,焦母對蘭芝的評價好像有些污蔑,從蘭芝與焦母告別時說的那番話中,我們可以看出蘭芝還是一個很有教養、很有修養的人。但“舉動自專由”這肯定是沒有冤枉劉蘭芝,因為她的確是一個很有主見且不甘示弱的女子。從她一開始的“自請遣歸”,到后來面對兄長的突然允婚,再到最后的“黃泉下相見,勿違今日言”,都體現出來這一點。
劉蘭芝性格剛烈,焦母霸道蠻橫,兩人性格不合。但焦母卻是當時社會的家庭主宰,如果蘭芝不進行調整、不作出改變、始終堅持自己的生活方式,她肯定是無法融入到焦家的,那最終只能自作自受以悲劇收場。
總體而論,他們愛情悲劇的原因也與劉蘭芝自身的性格原因之一。當然造成焦仲卿和劉蘭芝愛情悲劇的原因肯定是多方面的,絕不僅僅在于封建家長制的壓迫,還與仲卿的不作為和蘭芝的自專由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因此我們應該全面地、客觀地、理性地、辯證地看待問題其悲劇性。
三、結語
《孔雀東南飛>之所以能夠被時代接納,肯定不僅是寫焦劉的殉情的悲劇,揭露了封建禮教的吃人本質,歌頌了劉蘭芝夫婦忠于愛情。同時也寄托了人民群眾對愛情婚姻自由的熱烈向往,更為重要的是《孔雀東南飛》的雙重現實意義。
首先,在五千年的中華文化里一直提倡“百善孝為先”。焦仲卿作為家里的頂梁柱應當有自己的主見,不能遇事就是以“焦二”的處事的態度,最終成為千百年來的笑柄,尤其在成家后應該在做好父母和妻子的調節工作。
是的,他是很愛劉蘭芝,也沒有違背夫妻之間的誓言,最終左右為難而選擇逃避(殉情),不僅葬送了自己美好的愛情,而且留下自己的母親孤零零獨在人間,白發人送黑發人這樣悲愴畫面?!犊兹笘|南飛》感動千百年來的無數讀者的不會是愛情那么簡單,而應該是留給后人無限思考。
其次,三從四德”是漢族以后中國古代習俗之一,“三從”與“四德”的合稱。“三從”指女子在家從父、出嫁從夫、夫死從子;“四德”指婦德、婦言、婦容、婦功。是一種中國古代女性的道德規范,由儒家禮教對婦女的一生在道德、行為、修養進行的規范要求。很顯然,劉蘭芝“三從”沒有做好原文中有回家后對于他的婚姻她說的是:“逼迫有父兄”其實在漢代基本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出嫁也沒有從夫,反而是用丈夫的寵愛讓丈夫為難頂撞母親,直至陪她一起殉情方肯罷手?!八牡隆本筒槐囟嗾f了,從他的語言就可以證明,她的言語是多么的咄咄逼人。作為千年后的旁觀者,不能用過去的道德來約束和道德綁架來看待現代的年輕女性,當然也不能用今天的社會習俗去評價歷史,我們只能站在歷史的角度去分析,去感受。學習該文會讓我們懂得,婚姻不是兩個人的事這么簡單,也是兩個家庭的事,同時也是全社會的事。
綜上所述,《孔雀東南飛》的能夠成為當世好文,千百年來人們的傳奇佳話。借用明代名家李因篤《漢詩音注》卷七卷所言:此古今第一大篇,亦第一絕作,如對大羹玄酒,又如臨宗廟百官,敘事敷詞,俱臻神品??梢栽?、可以興、可以群、可以觀,諸美俱備,實在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參考文獻:
[1]游國恩.中國文學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2]王汝弼.樂府散論[M].西安:陜西人民出版社,2004.
[3]袁行霈.中國文學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上接第2頁)他們在大都市奮斗的掙扎、抱團取暖的溫情、難以啟齒的愛意、還未完全喪失的夢想,寫底層人物相互欺壓卻也彼此扶持的矛盾,寫追求自由的女性如何面臨靈魂失重的驚慌,寫歷史如何大刀闊斧地改變人的命運,人如何被歷史無情碾壓。這些故事可以在現實中找到無數映射。
黃詠梅掘開鋼筋水泥地面的雜草,記錄那些努力扎根的生命形態,感受平庸世俗面孔下的人性張力,從細微處發掘更為真切可感的“人”的歷史。她已經完全顯露出自己操縱筆端的能力,這種遠離自我經驗的敘事能力,對現代都市和深遠歷史的折射,對文學想象的精準把握,使她成為70后都市小說家中的一抹獨特色彩。
注釋:
①黃詠梅.給貓留門[M].北京:作家出版社,2018.
②(英)齊格蒙特·鮑曼.后現代性的預言家[M].余江(譯).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13:85.
③張檸,李壯.后抒情時代的都市邊緣人——黃詠梅近期中短篇小說研究[J].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2014 (12).
④陳斯拉.時代的異志者——從70后作家黃詠梅的創作談起[J].文藝爭鳴,2017 (10).
作者簡介:羅大軍(1980-),男,貴州都勻人,大學本科學歷,黔南民族幼兒高等師范??茖W校中文系,講師,研究方向:中國古代文學史、近現代文學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