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即興伴奏是高職音樂專業學生的必修課程,這既是一門課程,也是一門技術,對考察和培養學生綜合素質和音樂水平有重要意義,但在多數高職院校中能深入掌握這門能力的學生并不多,原因是多方面的,如學生不重視即興伴奏的鍛煉和學習,或者是沒有掌握合適的學習即興伴奏的方法,都導致了學生即興伴奏達不到基本要求。因此,本文從實際情況出發,詳細探討如何改善高職音樂教學中學生即興伴奏培養的途徑,以期幫助教師和學生提高即興伴奏水平。
關鍵詞:即興伴奏;高職音樂;音樂教學;培養方式
中圖分類號:G633. 9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 (2020) 20-0223-02
一、引言
即興伴奏在高職音樂教學中扮演重要作用,是很多音樂專業必須內容,尤其是鋼琴專業,它是對音樂綜合能力的一種強化訓練。大多數學生的即興伴奏水平還停留在初級水平,既沒有扎實的理論基礎,也沒有適當的學習方法,很難培養出優秀的音樂人才。更何況音樂行業也提倡創新人才,加強學生技能培養,改變教學模式,提高對即興伴奏的認識程度是非常必要的措施。
二、即興伴奏能力培養的重要意義和價值
(一)有助于夯實演奏基本功
樂器彈奏服務于即興伴奏,在即興伴奏培養中,對提高學生的基本功有重要意義。常見的基本功包括彈奏能力、音樂基礎只是、視奏能力等。在長期的訓練中,即興伴奏能夠不斷的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促進彈奏能力的提升;音樂理論知識的學習是為了彈奏服務,而即興伴奏是讓知識得到更好的運用和實踐,通過即興伴奏學生逐漸熟悉知識、鞏固知識,從而形成扎實的功底。即興伴奏培養過程中,要跟得上課堂訓練,就需要學生具備較強的視奏能力,兩者相得益彰,相互提高。
(二)有助于培養學生演奏的創新能力
現代音樂需要創新,演奏也需要創新,創新可能來源于長期的音樂學習和訓練,也可能來源于即興伴奏中的靈感、通過即興伴奏把握了音樂狀態,演奏出合適的伴奏,而在此基礎上能否發揮自身的創新思維,即興發揮出具備創新的演奏效果,這是伴奏能力提升的關鍵。在長期的即興伴奏訓練學習中,能逐步幫助學生形成創新、創造性的思維,實現即興發揮的能力。
三、即興伴奏在高職音樂教學中的培養策略
(一)扎實的理論基礎,是培養即興伴奏的前提
音樂理論知識貫穿于整個音樂教學以及樂器演奏過程,只有擁有了一定的音樂理論知識,才能更好的提高音樂水平,兩者融會貫通才能使即興伴奏有質的提升。尤其是對于初次接觸即興伴奏的學生,一定要讓其認識到理論知識的重要性。其中學生重點要掌握的是對音樂作品的內容分析把握以及和聲、伴奏織體等理論知識以及具體應用。
1.音樂作品分析能力培養
在演奏前應整體上來了解和認識音樂作品,這是任何一個即興演奏都應該做的工作,通過掌握作品的風格、背景,分析其調性,全面把握作品的核心思想,才有利于即興演奏的發揮。
首先,要了解音樂作品的寫作背景。在學習過程中,很多學生演奏完了一首歌曲,卻不知道誰譜的曲?什么時代的作品?有什么政治活動?很多人認為這些和作品無關,但一個作品承擔的往往是一個時代的特征和靈魂。
其次,掌握音樂作品特征。即興演奏對和聲、伴奏織體有較高要求,而掌握了音樂特征是必要的手段。通過和聲、樂理知識能分析作品的曲式結構、歌曲體裁等,從而分析出是民族調式還是大調、小調等。
此外,理解音樂作品的內容和含義。通過反復的讀、聽和思考來理解作品的內涵,理解作者的想法和情感,有利于演奏形成自己的演奏風格。
2.和聲理論水平決定即興伴奏能力培養
即興伴奏需要豐富的和聲基礎,和聲水平高低直接決定了伴奏的表現力。通常和聲的選擇在大小調體系中主要表現為正三和弦,調式的不同視聽效果就不同。教學中應幫助學生熟練掌握和聲理論知識、正確選擇和聲和運用和聲,結合樂曲片段讓學生邊彈邊聽,對音樂的橫向之和弦和縱向之和弦建立音響印象。
另外,就是掌握多種伴奏音型,伴奏音型是和聲進行的具體形態,只有選擇合適的音型才能保證歌曲旋律和諧,從而能反應歌曲的內容和情感。伴奏音型通常由兩種類型:帶旋律伴奏和不帶旋律伴奏。帶旋律伴奏是一手彈歌曲旋律,一手彈伴奏音型,有助于演唱者對旋律音高、節奏和時值的判斷把握。不帶旋律伴奏是雙手合作彈奏音型,特點是音響飽滿、色彩豐富,和聲功能顯著等。
(二)加強演奏手法技能的訓練
1.加強演奏手法的基礎訓練
演奏基礎手法是即興伴奏的前提,在教學過程中應重點關注學生的彈奏力度、速度和轉變控制等訓練,包括指法的練習,選擇一些較為普遍的作品,讓學生從中找到感覺。例如鋼琴彈奏練習中,力量集中在指尖快速敲打鍵盤,音樂聽起來會飽滿;手臂和手腕放松,指尖在鍵盤上移動,則會給人流暢、緊湊的感覺、總而言之,手法的細微差別都會影響到音色和演奏的效果。
作者簡介:黃正(1991-),男,重慶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教師,畢業于長江師范學院音樂表演專業,多次參加校內外大型演出活動獲得優異成績,主研參研多個省市級課題,指導學生參加省市級技能比賽獲得二等獎,三等獎,撰寫論文獲得區級二等獎。
2.注重節奏調整和速度調整能力培養
節奏和速度是音樂的要素,在彈奏是把握好節奏和速度是非常重要的。一方面,控制好速度和節奏,使自己和音樂同步;另一方面,使自己和同伴節奏速度一致。在節奏速度控制能力培養上要求學生能根據不同環境隨時進行調整。
3.提高移調彈奏能力
移調彈奏是即興伴奏的基本功之一,它要求學生具備豐富的理論知識。移調練習首先應讓學生熟悉掌握各調的鍵盤位置以及各音級之間的關系,并且能迅速判斷和建立各調音節,找到和弦的準確位置,快速的彈奏出來。這項技能的學習并不難,屬于熟能生巧的范疇。
(三)學生欣賞和教師示范作用
在即興伴奏教學中,要注重學生的學習技巧培養,模仿是即興伴奏訓練的有效手段,多數學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理論知識和基礎演奏技能,想要獲得提升并且完成即興創作,就需要在實踐中不斷的積累伴奏方法,形成自己的風格。
首先,多欣賞優秀作品的伴奏編排。通過大量的優秀作品,不斷的分析思考,借鑒作品伴奏的節奏、和聲織體、和弦等,并且通過模仿來提高即興伴奏的能力;欣賞分析作品的伴奏結構,提高伴奏和作品主體配合轉臺的能力;同時還可以通過不斷欣賞模仿優秀作品的風格,從而形成自己的彈奏風格。
其次,教師的示范作用也非常重要。選擇一些優秀的作品伴奏,教師親身示范來引導學生,激發學生的興趣,并且鼓勵學生相互交流,遠比單純的理論學習效果更好。當然,教師示范也有利于學生模仿,但更多的是強調學生發揮自身的創造力,在模仿中找到自己的彈奏思路。
(四)要重視即興伴奏訓練的實踐性
實踐是檢驗即興伴奏能力到底如何的唯一標準,理論知識僅僅是敲門磚,訓練也不過是提高能力的手段,但即興伴奏能力如何還需要看真正彈奏時的表現。因此在教學中應加強學生的演奏實踐,只有在實踐中學生才能感受到音樂現場的氛圍,才能從聽眾的角度去發現問題,才能真正做到即興。
平時訓練學生更多的是去感受自己的喜好,而非從聽眾角度去演奏,伴奏應能讓聽眾從音樂開始階段就融入到音樂情感中去,日常訓練很難做到這一點,只有通過實踐才能更好的提高演奏者的彈奏水平,達到理想的演奏高度。另外,通過實踐可以鍛煉學生在實際演出中突發情況的處理能力,提高學生心理素質。
(五)訓練即興思維能力
即興伴奏考察的不僅是伴奏能力,還有即興思維能力,即興思維能力是即興伴奏發揮效果的有利保障。教學中應重視學生思維習慣的培養,鍛煉即興思維能力,具體的方法是:在練習作品中不斷轉變彈奏的力度、速度、交換和弦等,從而提高學生反映能力。視奏能力訓練中,教師可讓學生迅速調換作品、小組變奏等方式來引導學生思考、探索,從而培養學生即興思維能力。
(六)培養學生的合作彈奏和配合能力
通常即興伴奏不僅僅是一個人完成的,而是多人配合完成,因此即興伴奏更是一個配合藝術活動。在即興伴奏能力培養中應強調團隊的協作能力。在默契訓練中,明確伴奏和獨奏的特點,樹立相互配合的理念,不斷訓練和磨合,教學中可多采取小組訓練、雙人輪奏等合作方式來提高配合能力。
四、結語
即興伴奏在高職院校音樂學習中是較為重要的一門內容。從一個普通的音樂學生蛻變成專業表演水平的音樂演奏家,需要具備豐富的理論知識,熟練的彈奏技巧,即興發揮的創新思維以及豐富的彈奏經驗,這些條件缺一不可。因此,在高職院校即興伴奏教學中應從音樂理論基礎知識出發,不斷強化即興伴奏的實踐訓練,通過欣賞大量優秀作品,感受其中的音樂內涵,超高技藝,反復模仿積累伴奏經驗,并形成自己的演奏風格,最終讓高職音樂學生成為一名合格的即興伴奏表演者及音樂工作者。
參考文獻:
[1]區靖珺,石磊.信息化環境下高職音樂表演專業鋼琴即興伴奏教學設計——以圓舞曲類型歌曲伴奏訓練為例[J].北方音樂,2019 (24).
[2]張子婧.高職院校音樂教師專業素養存在的問題與對策研究[D].桂林:廣西師范大學,2018.
[3]齊賀,練達.高職音樂專業培養學生即興伴奏能力的策略分析[J].北方音樂,2017 (02).
[4]毛暉敏.鋼琴即興伴奏課程教學改革的探索與實踐以廣東省外語藝術職業學院五年制音樂教育專業為例[J].藝術教育,2016 (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