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大數據技術的應用為企業審計工作的開展拓展出了一條新途徑,同時審計工作也面臨著新的機遇和挑戰。一方面,企業審計工作在大數據技術支持支持下不斷拓展數據來源;另一方面,企業在審計工作中要積極改變工作理念,優化審計模式和流程,積極順應大數據環境,這些對審計信息化運作提出了更高要求。企業如何應對大數據下新技術、新環境、新要求的挑戰,如何積極應對審計工作中出現的新現象、新問題,這是企業審計迫切需要面對的問題,也是促進企業審計工作提質增效的重要一環。
關鍵詞:大數據;企業管理;審計工作;問題對策
中圖分類號:F239?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2096-3157(2020)09-0177-02
大數據技術為企業審計工作的開展提供了豐富的數據資源,但是,這些數據并不全部是核心性、關鍵性數據,甚至還有一些屬于干擾數據,所以,辨別數據并準確判斷數據價值是企業審計工作的重要內容。在信息技術支持下,審計數據的類型更加豐富,除常規的財務報表、賬目數據外,音頻、視頻、圖片等也成為審計數據的重要構成部分。這些數據信息必須經過嚴格篩選、細致分類才具備審計應用價值,所以,審計工作者必須具備信息價值和信息安全意識,重視大數據技術的雙面性,積極應對審計工作中的數據安全性、精準性問題,促進企業審計工作創新發展。
一、大數據背景下企業審計工作面臨的問題
1.工作理念問題
大數據時代的到來為企業工作的開展帶來了實質性變化,無論是工作環境還是數據來源都與傳統審計有很大不同,如果審計人員不能盡快適應大數據環境,在工作中缺乏學習和創新意識,那么,大數據技術不但難以發揮其優勢價值,而且還可能造成人力物力的浪費。一些審計人員對于大數據價值缺乏認識,企業審計中的數據都是在生產經營中產生的,這些數據具有動態變化特點,通過這些數據能夠反映企業生產經營中出現的問題,所以,這些數據還有很高的潛在開發應用價值。如果工作人員對數據缺乏敏感性,就可能忽略其中的風險因素,造成審計干預措施不力。大數據技術改變了傳統審計中以人工為主的陳舊模式,如果工作人員本身信息技術能力不足,這些海量數據的分析和提取將成為沉重的工作負擔,這也是一些企業引入大數據之后工作效率不升反降的原因。
2.平臺建設問題
大數據背景下信息安全是一項重要問題,這就需要在審計平臺建設中加大信息安全管理力度,拓展數據容量的同時也要把信息安全放在首要位置。在審計工作中有許多企業機密數據,這些數據關系到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如果數據安全得不到保障,就會增加數據泄露風險,影響企業的正常運轉。尤其是在大數據環境下,平臺安全更加重要,如果相關人員缺乏平臺安全和信息安全意識,則有可能造成審計信息外流,嚴重削弱審計工作的有效性。
3.審計模式問題
在以往審計工作中,主要以抽樣數據作為審計依據,數據提取難度較大,而這些數據主要以人工分析為主,容易造成數據分析誤差、審計對象范圍狹窄等。一些審計樣本缺乏典型性,這也為企業徇私舞弊留下了漏洞。隨著大數據技術在企業審計工作中的應用,傳統的手工審計模式已經不再適應時代發展的需求,尤其是抽樣數據無法達到數字化審計要求,這些都需要審計人員積極轉變工作理念,創新審計模式,否則就會阻礙企業審計信息化的發展。
4.取證方式問題
大數據技術帶來了海量數據,而且這些數據實時更新,為企業審計工作取證帶來了一定困難。以往取證多以因果數據為主,注重數據的關聯性,但是在大數據技術下,企業的經營管理背景更加復雜,關聯性數據取證不但需要專業的數據分析工具,同時還需要審計人員具備一定的信息素養,提高取證數據的真實性和有效性。但是從當前審計取證來看,無論的數據發掘還是分析都存在一些薄弱環節亟待完善。尤其是互聯網中的一些數據沒有清晰的來源,這也增加了審計取證難度,對當前企業數字化審計工作的開展帶來了諸多挑戰。
5.人員能力問題
大數據技術應用于企業審計工作中,雖然有利于提高工作能效,但是,也對審計工作人員的信息素養、數據發掘和應用能力有更高要求。從企業審計人員素質現狀來看,普遍存在信息素養偏低問題,這些審計工作者雖然專業技能過硬,但是在數據的搜集、整理、分析和運用中缺乏嫻熟的駕馭能力,難以構建其信息化的審計工作流程。大數據下的審計工作與傳統審計工作模式有很大區別,如果工作人員不能積極適應信息化工作模式,信息技術能力不過關,那么大數據技術不但不會成為優勢,還會造成審計人員工作效率下降,工作信心不足。
二、大數據背景下企業審計工作的完善對策
1.增強大數據意識,優化審計工作理念
大數據時代企業審計工作的開展需要在理念上有所創新改變,企業管理層和財務人員要增強大數據意識,改變傳統工作模式,突出審計工作的信息化特點,充分發揮大數據優勢,這樣才能跟進時代發展的步伐。依托大數據支持,企業在審計數據的整合、梳理、應用方面的能力明顯加強,大數據為審計工作提供了大量的數據資源,同時也使數據風險較之以往有所增加,這就需要企業重視信息安全工作,利用大數據分析及時發現審計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并找出這些問題的產生根源,從生產經營的各個環節入手,將問題消滅在萌芽狀態。在大數據發掘中要堅持全面、真實、實用原則,客觀認識大數據技術的機遇和風險,不斷拓寬數據來源渠道,構建多層次、多體系的信息收集渠道,熟練運用數據分析軟件,這樣才能提高數據發掘應用的精準性,保證數據完整,提高審計工作的整體效率。
2.拓展審計工作的數據來源
企業審計有現場審計和場外審計兩種形式,現場審計需要工作人員深入企業內部,對企業的生產、經營、財務等信息進行審核;場外審計則是根據企業送報的各類財務報表、經營數據等開展審計工作,無需進入企業內部進行。兩者各有優勢和局限性。現場審計能夠對企業的綜合情況有更充分的了解,但是審計人員必須在企業內部進行,要跟隨企業的管理節奏,靈活性較差。場外審計不受企業環境約束,對時間地點要求不嚴格,所以工作效率更高。但是,這也可能造成場外審計在數據發掘方面不夠深入,對于數據的精準性、時效性缺乏把握。所以,企業在審計工作中要實現資源應用效益最大化,采取數據外包有利于解決其中的技術難題。企業要選擇有信譽、有資質的審計單位進行合作,保證審計工作的效率性和專業性。因為專門的審計單位在軟件應用、信息提取方面比企業更具優勢。審計外包尤其需要注意信息安全,加強信息保密工作,建立信息安全管理制度,評定信息保密等級,減少信息泄露方向。
此外,企業要結合審計需求組建內部審計團隊,加強審計工作隊伍的信息化建設,提高內部審計的整體工作能效。通過強化人才優勢促進審計數據的發掘力度,拓展數據信息來源,提高信息發掘的有效性。企業在審計工作中要有長遠謀劃,在現有審計工作模式下不斷優化重組,提高審計工作的安全性和先進性,為企業長期穩定發展保駕護航。
3.構建大數據配套平臺
在大數據技術支持下,企業審計工作的開展需要構建與之相匹配的平臺,實現數據的有效發掘、收集和提取。數據平臺建設要有豐富有的數據資源,能夠適應企業的審計創新需求,通過平臺數據分析作用,能夠在海量數據中提取出與企業審計相關的數據,避免雜亂數據的干擾。
在審計數據平臺構建中,要逐步建立安全管理機制,保障網絡數據安全,通過風險預警體現發現安全隱患,避免數據平臺信息泄露。建立審計安全防火墻,避免數據被攻擊或篡改。在平臺運行中關注技術優化和軟件升級,這樣有利于保證審計信息的完整性和時效性,加快審計信息處理效率,為企業數字化審計模式的運行提供豐富的數字化資源支持。
4.規范電子取證方式
在大數據背景下,企業審計的數據取證逐漸向數字化方向發展,電子數據雖然豐富,但是其信息安全卻存在不實隱患。這就需要企業關注信息數據安全,采取審慎的數據取證方法,保證數據的安全性和應用價值。對數據來源進行詳細梳理,建立全程數據監管機制。審計人員要具備敏銳的信息意識,對數據來源、數據變化有及時準確的認識,能夠清晰梳理生產數據的產生時間、數據變化等,這樣才能為審計工作提供信息安全保障,建立信息可溯源基礎。要掌握各類信息化處理工作,對數據進行準確分析,提高工作效率。要做好審計結果的信息化記錄,能夠對每個數據進行逐一分析,建立審計數據目錄,保證每個數據都能夠在系統中被查詢,只有這樣才能確保數據的完整性,加強電子取證安全性,避免出現數據丟失和篡改風險。在電子取證形式上進一步加大安全保障力度,能夠在繁冗的數據中提煉出有價值的審計信息,為企業審計工作的開展提供豐富精準的信息支持。
5.注重培養復合型審計人才
高素質的審計人才是保證企業審計工作成效的基礎,在大數據環境下,審計工作人員不但要有扎實的專業素養,而且還要有良好的信息技術素養,著力發展復合型人才,這樣才能適應審計信息化的發展趨勢。通過信息技術加強數據分析能力,能夠在大數據中發掘對企業審計有價值的數據,做好數據的分析、應用和存儲工作,體現數字化工作特點,適應網絡數據環境,這些都是企業審計工作人員所必備的職業發展能力。這些需要企業在完善審計信息化發展格局的同時,進一步加大信息化審計人才的培養力度,引領其創新工作理念,能夠將新技術、新方法運用到審計工作中。此外,審計人員要注重拓展自身知識視野,加大信息技術和大數據技術的學習力度,能夠運用先進技術優化審計工作,提升自身綜合素質,充分發揮大數據的應用價值,提高企業審計工作的質量和效率。
三、結語
綜上所述,在大數據背景下,企業審計工作要突出信息化、數據化特點,深刻認識大數據為企業審計工作帶來的挑戰,主動發現審計工作問題,找準問題根源采取有效的應對和解決措施。積極轉變審計工作理念,構建企業數據平臺,拓展審計數據來源,完善電子取證模式,加強審計人員信息素養,通過工作理念、信息技術、人才培養、綜合管理的優化,為企業審計工作的創新開展奠定堅實基礎,促進審計工作提質增效。
參考文獻:
[1]宋文龍.大數據時代下企業審計工作創新研究[J].納稅,2019,13(36):191+193.
[2]袁婕.大數據時代的會計、審計發展趨勢[J].農村經濟與科技,2019,30(22):75~76.
[3]董江濤.大數據時代施工企業審計技術創新的思考[J].山西財經大學學報,2019,41(S2):60~62.
[4]劉延玫.跨國企業審計人員外語溝通培養方案研究[J].人力資源,2019,(20):16~17.
[5]王勇琪.基于區塊鏈視角下的化工企業審計[J].商業會計,2019,(22):84~86.
作者簡介:王衛平,供職于山推工程機械股份有限公司,中級會計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