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祥培

【摘 要】目的:研究帶鎖髓內固定對四肢創傷骨折后骨不連患者治療效果的提高作用。方法:選取我院2019年1-12月164例四肢創傷骨折后骨不連患者,隨機分試驗組、對照組,試驗組開展帶鎖髓內固定手術治療,對照組傳統開放手術治療,比較兩組治療效果差異。結果:試驗組并發癥發病率3.65%,治療總有效率97.56%,對照組并發癥發病率9.75%,治療總有效率81.71%,兩組手術時間、出血量、術后引流量、骨折愈合時間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四肢創傷骨折后骨不連患者的臨床治療,開放手術對患者固定效果較差,對患者利用帶鎖髓內固定術治療效果更加顯著,患者的關節功能恢復效果更高,值得臨床應用。
【關鍵詞】四肢創傷骨折后骨不連;帶鎖髓內固定;開放手術;治療效果
【中圖分類號】R473.6【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002-8714(2020)07-0070-01
針對骨不連患者的治療,傳統開放內固定手術治療的效果相對不足,且對患者造成較為嚴重的手術創傷,對患者的治療有較大的影響,患者的術后愈合時間較長。帶鎖髓內固定手術能夠針對兩端完全斷開的骨折端進行髓內固定,確保患者骨折位置的糾正與修復,從整體上改善患者的治療效果。本文對所選四肢創傷骨折后骨不連患者開展帶鎖髓內固定治療,觀察帶鎖髓內固定的臨床應用價值,現報告
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我院2019年1-12月164例四肢創傷骨折后骨不連患者,隨機分試驗組、對照組,82例/組。試驗組男41例,女41例,年齡35~84歲,平均年齡(67.58±16.42)歲,病程1~10小時,平均病程(7.06±2.94)小時。對照組男42例,女40例,年齡38~84歲,平均年齡(68.42±15.58)歲,病程2~11小時,平均病程(7.08±3.92)小時。患者均在我院通過急診入院并確診,在我院接受手術治療,排除患者無法耐受手術情況,排除患者非自愿參與實驗情況,排除患者治療過程中脫離實驗或死亡情況,患者資料均完整且能夠接受隨訪。兩組基線資料無統計學意義,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試驗組開展帶鎖髓內固定手術治療,對照組傳統開放手術治療。
帶鎖髓內固定手術:對患者進行術前評估,根據評估結果對患者進行骨折外側15cm左右的切口,并逐層剝離筋膜,確保病變位置充分暴露后,對骨不連位置的骨膜進行剝除,同時利用擴髓器進行擴髓操作,對骨不連位置的斷端進行修復,利用骨刀鑿除硬化的骨質,將大轉子等位置作為進針點,將進針點與骨不連的斷端相連接,并在處理后利用髓內釘固定,逐層縫合并進行引流管引流。
傳統開放手術:對患者進行鈦合金動力加壓鋼板內固定治療,叮囑患者仰臥位躺在手術臺上,利用神經阻滯麻醉方式對患者開展手術麻醉,并利用CT機定位患者的手術位置,進行皮膚切開并逐層分離直至暴露出骨折端,對骨折端的內固定物進行去除,并對患者的壞死骨骼、纖維組織進行清除和沖洗,利用鋼板對患者骨折位置進行復位,并根據患者骨缺損大小對患者的骨折情況進行觀察,選擇合適的鋼板與螺釘長度。
1.3 療效判定
對比兩組治療總有效率=痊愈+顯效/總數*100%。痊愈:患者骨折愈合,關節、肢體功能恢復正常,未見術后并發癥殘疾發生;顯效:患者骨折愈合,無殘疾,關節、肢體功能良好能夠正常生活。對比兩組并發癥發病率=切口感染+愈合不良+關節僵硬/總數*100%。對比兩組手術時間、出血量、術后引流量、骨折愈合時間等指標差異。
1.4 統計學分析
數據均采取SPSS19.0統計學軟件處理,計量資料:手術時間、出血量、術后引流量、骨折愈合時間,均數±標準差(-x±s),t檢驗,計數資料:并發癥發病率,治療總有效率,率(%),χ2檢驗,P<0.05組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試驗組并發癥發病率3.65%,治療總有效率97.56%,對照組并發癥發病率9.75%,治療總有效率81.71%,兩組手術時間、出血量、術后引流量、骨折愈合時間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3 討論
四肢創傷骨折后骨不連是指患者在出現四肢創傷骨折后,骨折兩端出現骨不不連情況,骨不連是骨折疾病中相對較為嚴重的并發癥類型,對患者的后續治療與預后均有較大的壓力,四肢創傷骨折后骨不連患者的治療,主要以內固定手術治療為主,幫助患者進行手術治療,能夠明確改善患者的治療效果,并促進患者骨折的盡快康復[1]。骨不連患者的骨折端愈合進展緩慢,為減少上述問題,需要對患者開展四肢創傷骨折后骨不連的康復治療。開放手術進行加壓鋼板內固定手術治療效果較差,主要體現在患者術中對血運破壞較為嚴重,且同時存在出血量大、剝離面積大等影響。導致患者在治療后對骨不連的改善效果相對
較差[2]。
帶鎖髓內固定術是內固定手術類型,其主要作用是對患者進行歲內固定,避免對患者骨膜等軟組織的損傷和影響,且患者利用帶鎖髓內固定手術治療,能夠減少手術對患者血運狀態的影響,并促進患者治療效果的提高。對幫助患者改善骨痂形成、術后關節恢復有較大的幫助。
本文對所選四肢創傷骨折后骨不連患者開展治療后觀察到,對患者進行開放手術內固定治療效果相對不足,且同時患者的術后并發癥較多,對患者進行帶鎖髓內固定手術治療效果更高,患者手術壓力更低,骨折能夠更快愈合,愈合效果更高,且患者的手術指標得到顯著改善,值得臨床應用。
參考文獻
[1] 謝錫洪,鄧雪峰,林澤金, 等.不同植入物內固定治療四肢創傷骨折后骨不連的臨床效果分析[J].中國傷殘醫學,2019,27(19):11-12.
[2] 李海濤,張丹生,周永春.帶鎖髓內釘固定治療四肢創傷骨折后骨不連的效果[J].臨床醫學研究與實踐,2019,4(4):1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