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其遠


【摘 要】目的:觀察皮下組織蒂菱形皮瓣成形術治療疤痕攣縮療效。方法:抽選自2017年11月-2019年11月于我院進行診斷并行臨床治療的疤痕攣縮患者共40例進行醫學研究,將納入研究的患者均分成施行游離皮瓣移植治療的對照組以及施行菱形治療的觀察者,比較不同組患者經過臨床干預后的愈合時間及不良反應。結果:干預后,觀察者愈合時間短,并發癥少,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菱形皮瓣成形術效果確切,并發癥比一般術式少,對患者疤痕攣縮的恢復有利。
【關鍵詞】疤痕攣縮;皮瓣成形術;治療效果
【中圖分類號】R644 【文獻標識碼】B ? ?【文章編號】1002-8714(2020)07-0096-01
肢體部位多在疤痕愈合后出現攣縮,這是由于大范圍軟組織的缺損未修復完全所致,稱為疤痕攣縮。它不僅對肢體功能活動造成不利影響,還會影響美觀,且研究指出,長期的疤痕攣縮會導致深組織的繼發性攣縮畸形,造成心理和生理的嚴重不利影響。嚴重者甚至會導致關節強直畸形[1]。臨床常用修復方法為皮瓣移植[2]。本次研究將對燒傷后疤痕攣縮患者進行菱形皮瓣成形術,觀察效果。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經患者同意和醫院批準實施,為了進一步探討這種治療方案的價值,在2017年11月-2019年11月之間,本院選擇40例患者,進一步探討該治療方案的臨床價值。嚴格遵照統計學的要求把這些患者均分成兩個不同小組:觀察者包含20例患者,納入該組患者年齡在45-69歲,平均(37.68±3.35)歲;對照組包含20例患者,納入該組患者年齡在44-60歲,平均(36.72±2.14)歲。不同組患者年齡以及性別構成等基線資料對比,沒有顯著差異,具有可比性,P>0.05。納入標準:在我院經過皮瓣成形術治療者。排除標準:合并精神神經系統疾病,無法正常溝通交流者。
1.2治療方法
在對照組中,應用游離的皮片移植的手術方式。對手術區域進行浸潤麻醉,使得瘢痕部位松解,從而確定瘢痕攣縮的范圍、大小,對合適的供區皮片進行選取,潛行分離供區皮片,張力消失后,將其轉移到瘢痕攣縮的區域,并對供應區進行縫合、之后將皮片移植至創面部位,對蒂部進行縫合,縫合時應控制張力,以免對血液運行產生不利影響。
在觀察者中,使用皮下組織蒂菱形皮瓣成形術。局部麻醉手術區域,張力線方向為菱形皮瓣的長軸,角度約60°,菱形皮瓣的邊長是1/3攣縮線,與皮瓣的邊長長度相同。較短的疤痕攣縮,只需設計1個菱形皮瓣,較長的攣縮瘢痕,需設計2個或以上的菱形皮瓣,將數個皮瓣串線,進行移植,皮瓣菱形的頂點當作起點,皮瓣邊向外延伸的方向為切口方向,將瘢痕松解,切開,充分暴露淺筋膜以及深筋膜,經周圍組織分離。止血后,將兩端切口縫合,使其呈Y行,兩Y形切口推進縫合,縫合完畢,關閉創面。
1.3觀察指標
(1)統計兩組之間皮瓣成活率以及創面愈合時間差異。(2)兩組皮片感染、出血、壞死等并發生發生率比較。
1.4統計學分析
數據使用SPSS20.0進行處理,計量資料表示形式是(-x±s),用t-test,計數資料選取卡方檢驗。P<0.05時表示差異在統計學上有意義。
2 結果
2.1兩組患者疤痕攣縮的診療療效比較
兩組皮瓣成活率均為100.00%,觀察者的創面愈合較對照組時間縮短(P<0.05),見表1。
2.2患者并發癥情況比較
兩組相比,觀察者皮片感染、出血、壞死等并發癥更少發生(P<0.05),見表2。
3 討論
疤痕攣縮可由較多因數引起,其會影響外觀,產生心理方面的不利影響[3],還會導致關節功能的活動障礙,甚至會影響兒童期的正常發育。成活率較高的方法為游離皮片移植術,但常因皮片厚度過薄,導致疤痕攣縮易復發。Z形皮瓣當角度過小時,易發生皮瓣的缺血,造成壞死,當角度過大時,其不易直接縫合[4]。
皮下組織蒂菱形皮瓣的主要原理為:利用長短軸的兩個方向之間的V-Y、Y-V組合,作為蒂菱形皮瓣的為垂直皮下蒂,其血供豐富,可作為充分血供的保障,減少會死風險,降低壞死發生的幾率,令創面愈合加快,術后愈合比一般手術方式快。其中疤痕攣縮較長時,可制造數個菱形的皮瓣,令它們線裝排列,相互串聯,如此可以獲得令人滿意的攣縮松解的效果,對頭面、軀干、肢體等各個部位關節處的疤痕攣縮畸形進行手術恢復時,均有滿意的療效。觀察者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恢復時間短于對照組,說明皮下組織蒂菱形皮瓣成形術在治療疤痕攣縮方面,臨床療效明顯,能明顯恢復病人肢體功能狀態和外形,控制患者疾病發展,延緩對患者心理方面進一步不利影響,其作用機制可能為其修復外形及組織提供充足血供進而提高患者臨床治療效果,明顯改善患者疤痕恢復狀況。而游離皮瓣移植術則是獲取大面積的皮膚覆蓋創面,來對多個不同部位的解剖亞單位進行修復[5]。該手術方式皮瓣薄,易潰瘍,令瘢痕增生加重,攣縮畸形,會使得皮瓣成活率大大降低。而較厚的皮片移植會受供皮區域的遺留瘢痕,自體皮源缺少等因素的影響,限制其臨床應用。
在本次研究中,觀察者創面愈合時間為7.59±2.56,對照組的創面愈合時間為13.08±3.84,皮片均全部存活,可見觀察者的愈合時間更短。觀察者的并發癥發生率為10.00%,對照組為30.00%,說明觀察者并發癥發生率更小。
綜上所述,菱形皮瓣成形術效果確切,不良反少,有利于患者疾病的治療。促進患者的傷口愈合速度及美觀程度。該研究值得在臨床工作中推廣。
參考文獻
[1] 張祥運.早期整形手術治療老年深Ⅱ度燒傷患者創面愈合后瘢痕攣縮畸形和關節功能障礙的臨床療效[J].中國老年學雜志 ,2017,37(3):683-684.
[2] 耿艷俠,盧思英,劉 巖,等.封閉負壓引流技術聯合游離皮片植皮在糖尿病足感染創面的應用研究[J].重慶醫學,2016,45(9):1260-1262.
[3] Asadi K,Salehi SH,Shoar S,et al.Soft-tissue response rate to chin skeletal advancement in patients with lower facialburn scar[J].Plast Reconstr Surg,2014,133(5):669 -674.
[4] 張安冬,高涌,余朝文,等.封閉式負壓吸引聯合自體游離皮片移植治療下肢靜脈性潰瘍的臨床研究[J].安徽醫藥,2017,21(6):1023-1026.
[5] 孫夢妍,朱吉,呂川,等.改良皮下組織蒂推進瓣修復面中部皮膚缺損[J].中國美容整形外科雜志,2016,27(3):136-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