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昊蕓

【摘 要】目的:分析在特需門診患者中聯合應用護理健康教育與隨訪教育的效果。方法:選取我院在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期間共收治特需門診患者298例作為本次研究對象,將其隨機分為常規組與實驗組,每組149例。常規組應用常規健康宣教,實驗組聯合應用護理健康教育與隨訪教育,對比兩組患者的護理效果。結果:實驗組特需門診患者治療總依從率為92.6%,明顯高于常規組78.5%,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結論:將護理健康教育與隨訪教育應用特需門診中,不僅能夠有效提高患者的依從性,還能夠提高特需門診的護理質量,可廣泛應用在門診護理中。
【關鍵詞】特需門診;護理健康教育;隨訪教育;應用效果
【中圖分類號】R47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002-8714(2020)07-0259-01
在醫院門診科室當中,特需門診是較為特殊的一種科室,以患者作為工作核心,通過先進醫療設備、專業的專家團隊滿足不同層次患者的需求,為患者提供便捷、高效、舒適的服務[1]。本次研究主要分析在特需門診患者中聯合應用護理健康教育與隨訪教育的效果,具體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在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期間,共收治特需門診患者298例作為本次研究對象,將其隨機分為常規組與實驗組,每組149例。常規組男性82例,女性67例,最高年齡為65歲,最低年齡為24歲,平均年齡為(45.2±7.5)歲;實驗組男性80例,女性69例,最高年齡為67歲,最低年齡為25歲,平均年齡為(45.5±7.7)歲。納入標準:(1)具備良好溝通能力者;(2)自愿加入到本次研究者;(3)可熟練使用QQ、微信等通訊工具者。排除標準:(1)臨床資料不完整者;(2)嚴重精神、意識障礙者。對比兩組患者一般資料,P>0.05,可進行對比。
1.2護理方法
常規組:實施常規健康宣教,主要采取口頭教育方式對患者進行健康教育,每周對患者進行一次電話隨訪,將患者遵醫行為、心理狀況及病情詳細記錄下來,依照隨訪內容對治療護理方案進行及時調整。
實驗組:聯合應用護理健康教育與隨訪教育,具體方法如下:(1)為每一位患者指派一名專門護理責任人,定期對責任護士展開技能培訓,并對專科服務流程進行考核;而責任護士則對于患者心理狀態、身體狀態、病情以及疾病知識了解情況進行評估;(2)結合視頻教育與口頭教育的方式,對患者及患者家屬實施健康教育,主要內容包括疾病相關知識、居家護理操作等,在播放視頻之前由責任護士向患者及患者家屬進行簡單講解,在播放完成后,主動解答患者疑問;建立一個微信群,每日以圖片、視頻、文字等形式向患者推送疾病相關知識、自我管理方法等內容;(3)責任護士每周對患者展開一次電話隨訪,詢問患者是否理解當結合視頻教育,健康教育處方和口頭教育的方式所推送的內容、是否按照醫囑服藥、存在哪些疑問等,根據上次隨訪內容及時調整患者飲食習慣、生活方式,對兩組患者均展開為期2個月隨訪[2]。
1.3觀察指標
對比兩組特需門診患者的依從性,共分為不依從、部分依從及完全依從三個等級,總分為105分,共包含21個項目,分值越高,則代表患者依從性越高。
1.4統計學
對本次研究中的測量和統計數據使用SPSS19.0統計軟件進行計算處理,對其統計的計數資料采用(%)表示,使用(x2)進行數據檢測校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實驗組特需門診患者治療總依從率為92.6%,明顯高于常規組78.5%,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見表1。
3 討論
由于大多數特需門診患者病程較長、病情錯綜復雜,且對于自身疾病認知較為缺乏,容易出現一些不良情緒,進而導致就診前后對于疾病知識的需求與實際提供不符等,故而對特需門診患者實施細致、全面持續化教育對于其病情恢復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3]。
本次研究結果顯示,相較于常規組,實驗組患者治療依從率明顯較高,說明聯合應用護理健康教育與隨訪教育,通過結合口頭教育和視頻教育的方式,能夠讓患者全面、生動了解疾病的相關知識,再加上利用微信工具為患者推送心理、運動、服藥、飲食等內容,進一步完善了對患者灌輸護理知識及內容,促使患者治療依從性及隨訪配合度得到提高。
綜上所述,將護理健康教育與隨訪教育應用特需門診中,不僅能夠有效提高患者的依從性,還能夠提高特需門診的護理質量,可廣泛應用在門診護理中。
參考文獻
[1] 盧梅娟,萬美代,伍蘇婷,朱金玲. 護理教育聯合隨訪教育在特需門診患者干預中的應用[J]. 齊魯護理雜志,2019,25(15):65-67.
[2] 毛麗麗,楊文靜. 對特需門診患者實施全程優質護理干預的效果分析[J]. 智慧健康,2018,4(24):139-140.
[3] 陳榮,王若梅,臧嫻,李慧卿,鐘玉蓮. 優化護理咨詢在特需門診服務中的應用效果評價[J]. 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7,11(12):169-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