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宜剛
摘 要:小學是學生進入學校學習的關鍵性階段,也是人生的重要階段,學生接受怎樣的教育,對于學生未來的學習生活都會產生極其深遠的影響。而小學階段的道德與法治課程教學,對于提升學生的品德,促進學生的多方面發展都有著積極的作用。隨著教學改革的進行,如何在新的形勢下,提升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已經成為廣大教師關注的重點課題。
關鍵詞: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策略
小學道德與法治課程,是對學生進行思想道德教育和品德教育的主要方式和途徑。承擔著對學生進行小學道德與法治教育的重要任務,同時對于學生形成健康的人格以及良好的行為習慣,也有著不可取代的重要作用。但是在實際的課堂教學中,仍然存在著許多問題。如,教師對于道德與法治課程教學的重要性認識不清、教學方式單一、教學活動設計不足等,嚴重影響了課堂教學的有效性。而為了改變這一教學現狀,筆者將結合自身的教學心得與體會,對科學有效的教學策略進行具體而深入的探討。
一、科學開展教學導入,激發學生的求知欲
一個科學合適的教學導入,對于提高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效率,提升學生的學生興趣是至關重要的。教師通過巧妙的進行課程導入,讓學生感受到道德與法制課程學習的趣味性,學生的學習欲望被充分激發出來,這對于課堂后續的教學,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尤其是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來說,此時學生的認知能力和理解能力,都更加傾向于形象化,具有故事性的課程導入往往十分奏效。
如,在《我的家庭貢獻與責任》的課程教學中,教師可以在教學的導入部分,采用和學生談話聊天的方式,先給學生講一講自己常常在家做一些什么樣的家務。在自己講完后,引導學生也積極分享自己在家中都做過哪些家務?像是幫父母掃地、洗碗等,或者是在父母生日的時候,有沒有給父母說一句生日快樂?有沒有為父母送上一朵鮮花或賀卡等?哪怕是一件小小的事情,讓學生思考自己為父母做過哪些?在學生積極回答后,再讓學生想一想父母都為我們做了哪些事情?如,自己的書包是父母幫著整理的還是自己整理的?讓學生通過一天的生活,來想一想父母為我們做的事。通過談話的方式導入本節課程,一方面可以有效的促進學生學習注意力的集中,讓學生關注到本節課課程內容的學習上來。另一方面,在談話的過程中,讓學生直觀的感受到父母默默的付出,也有助于有效地激發學生對于父母的回報心理,進而促進學生對于本節課學習內容的更好理解。
二、巧妙設計教學情境,調動學生學習興趣
對于生理年齡和心理年齡都還小的小學生而言,情境教學的方法,不僅符合學生的認知特點,同時也是經過無數實踐證明,對于課堂教學有著積極作用的有效教學方式之一。在小學道德與法治的課程教學中,有著很多的理論性知識比較晦澀難懂,而利用情境化教學,讓原本單調的教學內容變得真實可感,可以有效促進學生對于課程內容的理解和掌握。
如,在《買東西的學問》的課程教學中,教師可以結合教學內容,為學生創設一個采購情境。教師可以在教學的過程中,將教室打造成一個超市,然后讓學生扮演采購者和顧客,教師負責監督指導。在這一過程中,教師需要為學生準備一些相應的食品,像是學生在生活中常見的小零食等,然后在學生進行采購的過程中,引導學生觀看食品的安全標志以及食品的生產日期,學會選擇正規廠家生產的綠色食品,從而掌握一項重要的生活技能。同時教師也可以據此,為學生創設一些問題情境:“小明有現金20元,而媽媽讓他買橘子和蘋果,橘子兩元一個,蘋果三元一個。”讓學生思考小明如何運用有效的方式,用手中的資金去購買數量最多的蘋果和橘子?通過問題情境的創設引導學生進行思考和分析,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感受買東西的學問,可以有效地促進學生對于學習內容的更好理解和把握。
三、通過理論聯系實際,深化學生知識理解
在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過程中,要想全面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益,將教學內容與學生的實際生活進行緊密相連是十分關鍵的。在教學的過程中,將生活元素融入課堂中,使原本生硬死板的知識變得活靈活現,或者是組織活動實踐,引導學生將理論運用于實踐生活,能有效深化學生對課堂知識的理解。
如,在《讓生活多一些綠色》的單元教學中,教師可以帶領學生走出課堂,走到校園中看一看校園中有哪些污染環境的行為,然后進行記錄,如,有沒有亂扔垃圾的現象?學校食堂有沒有浪費食物的現象?在學生進行記錄總結之后,教師可以讓學生想一想,針對這些問題有哪些解決辦法?并將自己想到的做法,積極付諸實踐。如,自制簡易垃圾箱,放在校園的各地,或是在草坪容易踩踏的地方,設置警示標語等。通過實踐幫助學生鞏固知識,同時引導學生將所學知識積極運用到生活之中,能有效促進學生學以致用意識的增強,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切實發展。
綜上所述,在新的教育形勢下,教師一定要正確認識到小學道德與法治課程教學的重要性。秉承科學的教學理念,不斷學習探索有效的教學方式,深化現如今小學道德與法制課堂教學的改革,促使其更符合新時代發展的需要,以切實有效地為現代化建設,培養出源源不斷的綜合性人才。
參考文獻:
[1]李敏,盧梅欣,李鳳鳴.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方法類型化思考[J].中小學德育,2019(12):52-56.
[2]魏軍輝.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堂轉型的思考——基于核心素養培養的視角[J].教學月刊小學版(綜合),2019(11):2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