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勇
摘 要:我們可能永遠無法征服星辰和大海,但是科學讓我們從心里接近星辰和大海,和詩歌一樣重要。物理就是這樣的一門科學課程,它需要我們自初中到大學一直學習。對比了初中物理全部單元的內容與高中全部單元的內容,我們會驚奇地發現,初中物理所學的所有內容,都在為高中的學習打基礎,而高中物理內容是初中物理內容的深化。同時是為學生提供邏輯、分析、系統、以及創造性的科學思維能力。物理思維能力之一是創造性和發現性思維。創造性思維是一種思維形式,用來尋找新的答案、方法或方法來解決問題。學生的科學創造性思維能力是一種可以培養的習慣,科學物理理解力會在適當的環境下發展,但如果沒有人給予支持,學生就很難去理解世界上的某些物理問題。老師可以幫助學生發展他們的解決問題的技能,同時發展他們的對物理科學的興趣。
關鍵詞:初中物理;教學方法;學習興趣
一、對于學生來講物理是什么?
入初中,孩子們開始接觸物理課。物理課就像孕育孩子的養分和水分,不斷地豐富著孩子們對科學的認知,拓寬孩子們對世界的認知。而這些認知,會讓孩子生長。當他們仰望星空時,他們看到的就不止是星星點點,還會想象星座,也會看著月亮推演時間軌跡。當他們面朝大海時,他們想到的不只是春暖花開,還會想到海里生存的動物,海底可能隱藏的山川。當他們面對地圖時,他們看到的不再是帶著名字的國家,還會想到這個地球就像巨大的七巧板,板塊會碰撞也會分離。聽起來好像很高大上,可具體來講,物理研究的都是與生活息息相關的問題。比如,學生會學習如何利用太陽辨認方向,會學被壓縮的空氣在生活中有什么作用,會將如何分離鹽水中的鹽和水,到了一定階段會講摩擦力有時候是好可有時候是壞。
初中《物理》真正從學生的生活入手,提供了各種親身經歷的機會,促使孩子自主地參與,主動地探索,同時也培養了孩子勇于探索和質疑的科學精神。這樣的課程應該成為初中課程教學中重要科目之一。
二、物理老師如何增強自己的教學水平
(一)培養學生物理興趣
對于老師來講,建立學生的物理興趣為第一,教學方法第二,第三才是具體知識。物理教育目標是教學方法多元化,教學內容豐富,保證每個課程有所記錄,體驗>方法>理解性理論知識。雖然三者會有側重地,但是三者必須都要有。在日常教學中,我們每節物理課的時間只有幾十分鐘,如何在有限課程實現我們的教學目標,要讓學生在短暫的課堂時間上能夠獲得更多的知識,如果盲目去給學生灌輸知識,學生最后都不知道自己學了什么。
學生學的好不好,老師起了很大的作用,教室應該做好每一次備課,備課的靈感來源。材料來源我們可以從這些途徑中獲取,谷歌圖片、YOUTUBE、谷歌搜索、嗶哩嗶哩、維基百科、國內視頻網站、谷歌地球、書籍等。并且備課時我們需要進行以下的思考,上次我上了什么課程?這次我如何銜接起來?然后進一步發揮,還是要換話題嗎?他們疲勞了嗎?定了主題后,這個主題如何切入?這個階段的孩子能接受多深的知識?用什么方法使得他們一輩子都很難忘記?不要老是使用以前的方法,要換一換形式。不要害怕失敗,因為這本身也是對學生來說是一次不一樣的體驗,他們收獲到的超越你的預期。設計好了形式后,有什么材料來幫助我做得更好?他們應該有些課堂作業,或者家庭作業。設計簡單的作業,作業的原則就是對課堂的復習,日后記憶的鑰匙。
(二)培養學生的想象力
很多人說要保護孩子的想象力。可想象力是什么?是打破現實,構建新世界的能力。我以為,想要擁有想象力,必須先讓孩子了解世界的真相,知道世界運轉的規律。然后不同的孩子會有不同的創造,因此,初中階段物理教育的一個關鍵問題是,老師如何激勵學生與科學對話,開發他們的想象力。這樣的對話對學生的未來是至關重要的,這種對話能否建立,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老師是否能夠建立學生的對科學的興趣。
科學教育,就是培養孩子像科學家一樣思考。因此,對于我們老師的前提就是像科學家一樣思考作為示范,我們得保持對事物的好奇。我們自己得不斷學習,自己試圖去理解一些科學書,你會很有成就感的。這有利于我們保持長久的教學熱情,幽默感對老師也非常重要,把科學道理擬人,以孩子的角度來理解世界,可以不用太多專業詞匯,這樣能夠讓學生更好地理解復雜的物理原理。
(三)把握課堂節奏,讓學生在快樂中學習
課堂的節奏,復習上次課程的基本結論和內容,以提問的方式進行。引入新話題,以發問的方式提出。告訴學生目標和主題,進入課堂的常規。用多種形式來傳達知識和技能。通過開展性的趣味性和象征性游戲進行物理教學,將說得清楚的知識和說不清楚的知識,寫得出來的,和寫不出來的知識融入到簡單的游戲中。對于初中階段的學生來講,玩耍始終是孩子的“天性”。當“天性”展露頭角時,順勢加入孩子的游戲,給予孩子贊賞與支持,讓孩子越玩越火,新花樣層出不窮。如果老師橫加干涉,一股本來有潛力帶動孩子整體心智發展的力量就消失了。心理研究表明,孩子玩游戲時,老師參與時孩子的玩法更多,更復雜。在游戲中學習,在游戲中成長,使孩子的認知和理解能力更好更快地發展。
三、結束語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教育是一個龐大的系統的工程。我們常說:“要給孩子一滴水,教師先要有一桶水。”生活中的每一個細節里都蘊含著巨大的教育機緣。有沒有適時抓住,區分出了教師手中握的是鋤頭還是精美的刻刀——它使孩子的未來和世界全然不同。要培養一個好孩子,做老師的首先要成為一名善于學習、好學的一名好老師。和孩子一起學習、一起努力、一起成長、一起進步!讓新式教育遍地開花,讓孩子有一個更好的學習環境。
參考文獻:
[1] 余勝泉,楊曉娟,何克抗.基于建構主義的教學設計模式[J].電化教育研究,2000,92(12):7-13.
[2] 吳磊峰.科技與人文并重的生命化課堂建構策略[J].中學物理教學考,2014,45(5):5-7.
[3] 沈振江,邴麗娜.普通物理實驗教學中科研創新性培養的探索[J].課程教育究,2014(7):34-35.
[4] 何克抗.建構主義的教學模式、教學方法與教學設計[J].北京師范大學報:社會科學版,1995,143(5):74-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