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小蘭
摘要:小學一二年級正是學生進入義務教育的啟蒙階段,學生年齡幼小,此時正是培養他們學習興趣和良好學習習慣形成的重要時期。他們渴望得到來自學校和家庭的稱贊,賞識教育的優勢得以在此時充分發揮,對學生健康人格的形成、今后的學習和發展都有著積極的意義。通過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應用賞識教育,有利于增強學生自信心,敢于展示自我,從而促進學習效果和教學效果的同步提升。
關鍵詞:賞識教育;意義;小學;語文教學;應用
教學的本質是通過鼓勵、贊賞來喚醒學生,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發展,從而達到教育的根本目的。小學階段是學生人格形成的重要階段,學生可塑性強,因此小學語文教師應具有一雙慧眼,善于發現學生身上的閃光點,將賞識教育應用到語文教學實踐中,對于學生而言,教師的贊賞是對自己的肯定和認可,會讓他們充滿自信,從而更加積極熱情的投入到學習中去。以下闡述賞識教育的定義以及意義,探討賞識教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實踐應用。
1、賞識教育的定義
賞識教育是指對學生行為和結果的賞識,以此強化學生的行為,通過賞識學生的行為過程,激發其對相關事物的動機和興趣。賞識教育,是讓老師、家長和學生覺醒,讓學生的生命狀態得以舒展,每一位學生覺醒的力量是排山倒海、勢不可擋的。因此賞識教育是承認差異、允許失敗、發展學生潛能的教育,更是讓學生天天快樂的教育。賞識教育對于小學生而言具有積極的激勵作用,將賞識教育貫穿小學語文教學的始終,可起到非同凡響的效果,從而促進語文課堂教學的高效,實現教書育人的最終目的。
2、賞識教育應用于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意義
2.1有助于增強學生自信心,勇于展示自我
一個班級中,尖子生和后進生畢竟占少數,絕大部分學生成績中等,因此教師對于學生不能以其成績的優劣來區別對待,應考慮大部分學生的心理和感受。不能僅僅憑借分數來判定學生,將學生分成三六九等,這樣會傷害小學生脆弱的心靈,讓其產生自卑心理。因此對于成績和表現優良的學生不過度表揚,多鼓舞;對于中等生和后進生要發現他們身上的閃光點,放大優點多加鼓勵和贊揚。對于學生學習中取得的小小進步要適時肯定,給予引導,讓學生感到自己的每一點小小進步老師都看在眼里,從而信心倍增、自信滿滿,對語文學習更加投入,在語文課堂上發言積極,敢于自我展示,使語文課堂成為學生展示自信的舞臺[1]。
2.2有利于拉近師生距離,建立良好師生關系
師生關系和諧與否對于教學質量而言不容小覷。學生,尤其是小學生,對于教師往往充滿敬畏心理,有什么心里話也是跟自己的好朋友訴說。教師受長期以來師道尊嚴的影響,對于學生的這種敬畏也見慣不慣,習以為然。但在當今素質化教育的不斷深化下,要想提高學生素質和語文教學的質量,需要教師將賞識教育應用到語文教學中,與學生建立平等的師生關系,利用“賞識”這把鑰匙打開學生的心靈之門,使學生感受到教師的關愛和鼓舞,從而不僅僅是尊敬和崇拜老師,還對老師充滿信賴,當其學習和生活中面臨難題時首先想到的是向老師求助。在教師不斷的“賞識”中,師生關系得以迅速接近,有利于良好和諧師生關系的建立[2]。
2.3有利于營造和諧友好的課堂氛圍
小學生雖然好奇心強,對新鮮事物感興趣,但自控力差,注意力不容易長時間集中,因此課堂上會出現走神、思想開小差、做小動作等現象。對于學生這種違紀程度不嚴重的情況,此時急需教師的引導和賞識,教師可以“我相信我們班的學生是最遵守課堂紀律的學生”,“你們是最棒的學生,不會令我失望”等言語來鼓勵學生,通過這些贊賞的語言讓學生產生心理暗示,這種教學方式往往比當眾批評學生違反課堂紀律,效果來得更好,有利于營造和諧友好的課堂氛圍,從而在良好的課堂氛圍中進行語文知識的學習。當然,對于學生課堂上的嚴重違紀行為,教師應及時制止,不能姑息。
3、賞識教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實踐應用
3.1確立賞識教育的標準和賞識教育的價值
賞識教育,是生命的教育,是愛的教育,是充滿人情味、富有生命力的教育。人性中本質的需求就包括渴望得到賞識、尊重、理解和愛。而與賞識教育背道而馳的是批評教育,批評教育抓住學生的弱點和缺點無限夸大,使其自暴自棄,在"我是壞學生"的意念中沉淪。因此賞識不僅僅限于好孩子,所有的孩子都渴望得到賞識,都應該得到賞識,賞識對于所有的孩子都需要。小學低年級學生尤其脆弱、敏感,即使老師沒有明確說出喜歡哪個學生,他們也能真實的感受到老師的偏愛,因此賞識教育必須確立一個標準才能更好的進行語文教學。這就要求老師公平公正的對待每位學生,無論是尖子生還是后進生、學困生,所有學生都應得到老師同等的尊重和關愛,此外教師還應耐心傾聽學生內心的真實想法,對于學生的觀點和看法應客觀看待,對于錯誤的觀點不能呵責,而是給出正確的意見,指導其正確的做法[3]。所以賞識教育的標準必須公平公正才能達到賞識教育的初衷,以此來豐富學生的精神世界,使其在賞識教育的方式下不斷努力,取得語文學習的進步,實現語文知識水平的不斷提高。
3.2通過賞識教育,激勵學生大膽交流,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素質教育倡導的是以學生為主體,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因而教師應通過賞識教育,樹立學生自信心,為學生創造大膽交流和發言的機會,鼓勵學生勇于展示自我,將課堂歸還給學生。小學生通常愛玩愛動,教師應抓住這個年齡段學生的心理特點,引導他們積極參與到語文課堂教學活動中,例如部編版一年級語文《我說你做》這節課就可以很好的鍛煉小學生的聽說能力和課堂表現能力。教師在上這節課時,可通過游戲的方式鍛煉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將全班學生分為男女生兩組,男生說指令女生照做,指令由簡單到復雜;然后男女生交換,女生說指令,男生照做[4]。在游戲開始前教師右鼓勵學生不要緊張,踴躍參與其中;對表現大膽的學生給予肯定和表揚,對內向膽怯的學生積極鼓舞,并發動其他學生為其加油使其融入到游戲活動中。對這部分內向的學生教師應給予更多的賞識,使其逐漸變得自信,敢于在課堂上大膽發言和交流,從整體上提升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3.3賞識教育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應用
語文學科鍛煉的是學生聽說讀寫等方面的能力,閱讀在語文教學中占有很大比例,因此從小學起就要讓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才能為今后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閱讀能力需要在日復一日的不斷閱讀和學習中來提高,小學生年幼好動,對于長時間的閱讀學習會感覺煎熬無聊,這就需要教師采取靈活多樣的教學手段來激發學生對閱讀的興趣[5]。例如,在學習部編版一年級語文《動物王國開大會》這篇課文時,教師可安排學生分角色扮演老虎、狗熊、狐貍、大灰狼、梅花鹿等動物,由全班其他學生扮演其余動物,讓學生邊扮演邊朗讀,通過這種角色表演的形式讓學生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同時,對于扮演主要角色的學生無論其表演是否形象,教師都應對其積極參與的態度表示肯定,教師的肯定對學生而言是一劑催化劑,會激勵學生再接再厲,下次更好的展示和表現自己。當學生完成角色扮演后,教師再引導學生針對這篇課文“通知開會要說清哪些必備條件”展開討論,讓學生在熱火朝天的討論中積極發言,經過討論和交流,最后學生一致得出結論“開會應說清楚具體的時間、具體的地點和所有參加的動物”。對于學生的討論和得出的結論,教師給予充分的賞識,并對全班學生在這次閱讀教學課中的表現給予正能量的評價。通過賞識教育,讓每個學生發現自己的長處,并在“我是好學生”的心態中覺醒,形成燎原之勢,讓學生對閱讀教學實現由厭學向樂學的轉化。
4、結束語
綜上所述,賞識教育通過教師對學生采取鼓勵和贊揚的方式來喚醒學生,讓學生產生“我是好學生”的念頭,并在這種心態中不斷自我肯定,發揮自己的潛能,極大的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使其帶著快樂、積極、向上的心態去學習和生活。將賞識教育應用到小學語文教學中,可發揮其多方面的積極作用,有助于維護學生的自尊心,使其自信心得到增強,學習熱情得以提高,從而提高學生的語文知識水平,促進小學語文教學質量的提升。
參考文獻:
[1]趙彥榮.賞識教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具體應用[J].學周刊,2018 (11):88-89.
[2]鄭麗蘭.論賞識教育的意義以——小學語文教學為例[J].中外企業家,2018 (08):159-160.
[3]武世芳.賞識教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意義及策略[J].甘肅教育,2019 (09):48.
[4]李明玥.賞識教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策略[J].中國新通信,2019,21 (12):182.
[5]陳海云.給孩子插上自信的翅膀——賞識教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具體應用[J].課程教育研究,2019 (3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