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經濟全球化,使我國經濟形勢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且我國在變化過程中取得了很好的成果,創新經濟就在這種情況下產生。在這種經濟形勢下,社會發展越來越看中人才的發展,所以人力資源的管理工作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本文從人力資源管理與創新經濟的關系入手,對我國人力資源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以為企業開展人力資源管理工作提供理論依據。
關鍵詞:創新經濟;人力資源管理;經濟增長
經濟發展,使得我國從發展中國家,邁入準發達國家的行列。科技的創新,帶來的是經濟的創新,經濟創新使得市場競爭更加激烈。人才強國,是我國的主要發展戰略之一,尤其是在競爭如此激烈的市場環境中,企業要做的就是做好人力資源管理工作,在創新經濟的背景下,更好的生存和發展[1]。企業長期、穩定的發展,離不開人才的支持,人才資源戰略是當今社會保證企業經濟發展的最佳措施,人力資源管理工作的開展,有助于提升企業的經濟實力,幫助企業實現創新經濟。由此可見,創新經濟與人力資源管理工作密切相關。
一、人力資源管理與創新經濟的關系
(一)人力資源管理促進經濟增長
無論是企業還是國家,想要實現經濟增長,都需要加大人力資源管理工作的力度。通過對人力資源進行管理,從而改變勞動資本的投入方式與投入力度,進行改革和創新,以促進經濟的整體發展。所以說,企業想要促進經濟的增長,需要樹立現代化的創新思想,以推動企業內部的革新,強化人才質量,對人才進行管理,從而提升企業自身的綜合實力。從某種角度來說,對人力資源進行管理,能夠提升人力資本的投入效率,減少不必要的人力資本浪費,以更好的提升經濟的發展,提升經濟發展工作的效率。
(二)人力資源影響經濟發展結構
人力資源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經濟的發展,對經濟發展的結構起到決定性的作用,且其影響方面具體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人力資源質量區域差異大
人力資源豐富,但人才能力參差不齊,質量分層嚴重,是我國企業人力資源管理中存在的主要問題,且人力資源質量分層嚴重直接影響了經濟的發展結構。我國南北經濟差異較大,南部地區的經濟發展水平較北部地區的經濟發展水平高,人才質量也較北部區域高[2]。久而久處,出現這樣一種現象,即能力越強的人才越傾向于去經濟發達的地區發展,導致經濟相對落后的地區缺少高質量的人力資源,缺少人才自然影響該區域的經濟發展,長此以往,便形成了一種惡性循環。人力資源質量區域差異化大,導致經濟發展結構不均衡,這是人力資源對經濟發展結構的最大影響。
2.人力資源產業結構影響經濟發展形勢
人力資源結構需要與產業結構相協調,人力資源管理工作主要是為產業配置人力資源,整合人力資源。人力資源產業結構,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經濟的發展形勢,也就是說人力資源結構的發展步伐,需要跟上產業結構調整的步伐,才能夠第一時間帶動經濟的發展形勢,促進經濟的發展。
二、人力資源管理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人力資源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很大程度上影響了人力資源管理工作的效率,更是影響了創新經濟的發展,對企業未來的發展有著十分不利的影響。
(一)對人力資源管理工作的重視程度不夠
人力資源管理工作是對企業的人力資源進行管理,通過管理調動人才的工作積極性,以更好的服務企業,但仍有部分企業不重視人力資源管理工作,嚴重缺乏人力資源管理的開發意識,甚至采用不合理的人力資源開發措施,直接影響了人力資源管理工作的質量[3]。我國人口眾多,故勞動基數較大,且國家發展一直遵循“以人為本”的基本原則,但不少企業的管理層嚴重缺乏對人力資源管理工作的重視,導致企業的人才隊伍缺乏整合,綜合水平不高,根本無法滿足企業發展和建設的基本要求,管理層卻只一味的追求經濟增長,忽視人力資源管理工作。企業缺乏人力資源管理意識,不采用科學、合理的措施進行人力資源管理工作,直接限制了企業自身的發展,影響了創新經濟工作的落實,大大降低了人才對于企業創新經濟的效用。
(二)人力資源結構不合理
人力資源結構不合理,具體體現在人才分布區域不合理、人才產業結構分布不合理、人才質量參差不齊等方面,最終導致人才利用率低,為企業以及國家的經濟發展帶來了十分不利的影響。自我國實行科教興國戰略以來,人才培養模式逐漸改變,大批量的優秀人才涌入市場。大量人才涌入一線城市,即我們常說的“北上廣深”,造成了人才資源區域差異化大,人才資源結構不合理,最終導致經濟發展不均衡,嚴重影響了我國創新經濟的發展進程。
(三)人才需求區域差異大
由于區域經濟的差異,導致人才向經濟發展水平更高的區域聚集,而出現該地區人才資源過剩的情況,經濟水平稍差的地區則缺少人才資源,長此以往,導致區域經濟水平相差更大,對于人才需求的差異也越來越大。人才需求區域差異大,還有另外一個原因,就是人才流動政策的制定不合理。就我國早期的情況來看,政府對于沿海地區的產業較為支持,且重點發展東部沿海地區,故制定的人才流動機制將人才更多的引入東部沿海地區[4]。但是,如今東部沿海區域的經濟水平已經處于我國的中上等程度,導致該地區的人才資源過剩。而我國西部地區如今的經濟水平稍低,需要引進大量的高素質人才,但人才引進機制的缺乏,使得各企業無法吸納更多的人才,直接影響了企業以及當地經濟的創新。
三、完善人力資源管理促進創新經濟發展
(一)增強人力資源管理意識
加強企業管理層的人力資源管理意識,改變以往傳統體制下的管理意識,重視對人力資源的管理工作。行動是跟隨思想的,只有構建人力資源管理意識,才能夠更好的將管理工作付諸行動,從而加快企業創新經濟的發展進程。樹立人力資源管理意識,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
第一,了解人力資源管理工作的意義,了解開展管理工作的內涵,了解人力資源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以便開展管理工作。
第二,了解人力資源管理工作的特點,從而更有針對性的開展管理工作,更好的制定管理戰略,提升人力資源管理工作的效率。
(二)改善人才結構,提高人才利用效率
人才結構不合理,導致企業的創新進程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所以改善人才結構,提高人才的利用效率,就能夠促進創新經濟的發展。新時代經濟背景下,綜合素質成為了企業評判人才的標準,對員工進行綜合素質的評判,以培養全面發展的員工,才能更好的為企業創新經濟的發展提供支持[5]。改善人才結構,針對不同經濟狀況的地區制定不同的人才引進機制,因地制宜,以提高人才的利用效率,更好的發展區域創新經濟。從政府層面來說,除了制定科學、合理的人才引進機制外,還需要對經濟水平較差的地區投入更多的資金,以吸引人才,為人才發展提供物質保障,只有先保證人才的基本生活,免去人才的后顧之憂,才能夠真正的發揮人才自身的才能,積極主動的為創新經濟做貢獻。
(三)平衡區域人才需求
上文中提到過,我國總體經濟呈東部區域發達,中西部地區稍顯落后的趨勢,導致東部區域人才資源過剩,而中西部人才資源短缺,拉開了地域之間的經濟差異,嚴重影響了創新經濟的進程。對此,我國也出臺了較多的政策,為人才資源短缺的區域引進人才,加大了人才資源的流動,平衡了各區域之間的人才資源,彌補了中西部人才資源的短缺問題[6]。因此,建議相關部門也可以出臺相類似的政策,平衡各區域的人才需求,改善經濟水平稍差區域的就業環境,充分發揮人才的主觀能動性,以更好的帶動創新經濟的發展。另外,通過定向培養的方法,也能夠很好的平衡區域人才的需求。對人才實施定向培養,要求其接受教育后,在指定區域工作一定的年限,以滿足某些地區的經濟需求,更好的推動該區域創新經濟的發展。
四、結語
人力資源管理與創新經濟有著十分密切的關系,且二者之間是相輔相成的,都能夠很好的促進雙方的可持續發展。對于我國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需要積極的采取措施,以應對問題,解決問題,更好的促進我國創新經濟的發展。做好人力資源管理工作,協調人力資源與創新經濟之間的關系,充分發揮人力資源管理工作的優勢,以快速實現我國創新經濟的發展。
參考文獻:
[1]馮晶,馮濤,呂勇.企業經濟管理與人力資源管理中的發展與創新探討[J].商品與質量,2015,(22):16-16.
[2]鄧穎.淺談新經濟時代人力資源管理的創新[J].全國流通經濟,2018,No.26(6):51-52.
[3]楊亞.經濟時代背景下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如何創新[J].人力資源管理,2018,No.136(1):93-94.
[4]肖玲.企業經濟效益和人力資源管理的關系淺談[J].環球市場,2017,(17):P.23-23.
[5]胡優玄.共享經濟背景下企業人力資源管理模式創新研究[J].產業與科技論壇,2017,16(9):213-214.
[6]張思妍.試論創新經濟時代我國企業人力資源管理[J].全國商情·理論研究,2016,(12):55-56.
作者簡介:
董慧媛(1978.07—)女 ,民族:漢,籍貫:河南夏邑,職稱:經濟師,學歷:本科,單位:河南省夏邑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研究方向:人力資源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