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鈺 熊藝 田玉英 牛旭旭
摘要:目前,國內高校普遍存在缺少屬于本學校獨特風格的床品設計方案的現象,寢室床品套件大多為市場流水線生產的普通布料,僅通過在床品上印制校徽或學校名稱加以區分。這些床品套件設計同質、款式單一,已經不能夠滿足學生對于床品套件實用性及美觀性的要求。本文在對部分國內高校床品套件進行調研的基礎上,提煉出了寢室“和文化”,并對“和文化”內涵進行延展,結合高校具體特色,進行床品套件的改良及應用推廣。
關鍵詞:高校寢室文化;傳統文化;高校形象:床品設計
前言
高校寢室文化是高校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一方面是高校理念的具體體現,另一方面也是學生對高校形象的自我認知及反饋的集合。在此前提下,具有自己獨特風格的高校寢室床品設計方案不僅是高校寢室文化的延伸,而且能夠提升學校的品牌效應,無形中增強學生對學校的認同感和歸屬感;同時作為學校視覺傳達系統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改良有利于高校視覺識別系統的完善,對于高校形象塑造及文化內涵的深化具有重要意義。本文在此背景下,以東北林業大學為例,對基于高校寢室文化的床品套件改良方案進行了初步探討。
一、高校寢室文化內涵及外現
1.高校寢室文化內涵
寢室作為高校學生生活的基礎性場所,是高校學生中最小的集體單位,是大學生離開家庭融入學校、由個體融入團體的“中轉站”,在校園文化中占有不可或缺的比例,更是高校體現教學理念,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陣地。因此結合中華民族傳統文化及現當代寢室文化,以“和文化”為高校寢室文化理念內涵, 圍繞寢室物質建設、精神文化建設兩個層面,構建和諧、和親、和謙、和睦、和樂的寢室氛圍,構建具有寢室“和文化”育人體系,進一步豐富校園文化,為學生及高校健康良性發展助力。
2.高校寢室文化外現
“和文化”在寢室環境中主要有兩方面的體現。一方面體現在無形中的寢室文化氛圍中,學生在此氛圍中設計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另一方面體現在寢室外部環境,包括寢室布局、基礎設施及生活配置等。高校統一發放的的寢室床品作為寢室視覺識別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學生對于高校寢室的“第一印象”,是寢室文化重要的體現窗口。本文以東北林業大學床品改良方案為例著重探討高校應用設計系統的產品(以床品套件為例)如何在通過對高校寢室文化延展的基礎上,統一于以校徽及校規為中心的視覺體系,體現高校獨特性與審美性。
二、高校床品設計存在問題及解決方案
筆者團隊在前期調研階段共收集問卷986份,通過對調查問卷的整理發現對于床品套件的改良集中于以下幾個方面。
1.舒適度低
面料粗糙,不夠親膚。通過調查發現,73.24%的被調查對象認為以往的床品套件存在“面料不夠舒適”的問題。經過對面料的測試(包括舒適度、耐用度、水洗效果、價格),最終設計方案選擇以價位適中的水洗棉代替原來的30支純棉布料。
2.辨識度低
床品缺少獨特設計及個人標識。調查報告顯示54.93%的被調查者認為現有床品套件“容易和他人弄混、無法彰顯個性”。同時高校統一的床品套件更是缺乏對于校園文化與寢室文化的體現,極少有屬于自己的床品設計方案。為了解決此問題,提高床品套件的可辨識性,改良后的床品套件在寢室“和文化”的內涵下進行圖案設計,賦予圖案價值。同時在設計方面也選用AB面的設計代替傳統AA面設計,學生可以通過不同的搭配組合及印有個人編號的獨特的標簽(標簽印有校訓及個人學號)與他人進行區分,設計上的這一改良也使得床品套件具有一定的紀念意義。
3.性價比低
整套床品套件價位較高,實際實用周期短。高校統一床品套件多為成套出售,包括床單、被罩、枕套及床單四件套。由于耐用性較差及圖案單一,多數學生短暫使用后便會進行更換。這就導致床品套件存在實際實用價值較低的缺點。本方案通過自主設計,平衡質量與成本,降低成本,制作高性價比的床品套件,同時AB面的設計可以搭配出多種組合,也增加了床品套件的實用性。
三、高校床品設計改良方案
針對前期東北林業大學學生對于床品的意見調查結果,結合東北林業大學校園文化及寢室“和文化”內涵,考慮到產品的具體特點及應用場景,在保證床品套件實用性的基礎上,體現學校獨特性及審美性,控制成本,在學校統一的視覺識別系統下對東北林業大學床品套件在面料、設計、包裝等方面進行了改良。
1.床品圖案改良
一方面床品套件設計需要符合大眾審美,另一方面考慮到實際成本,面料及印染成本核算應與之前大致保持不變。所以床品在印花選擇方面顏色較為單一、圖案較為簡單大方。
在設計中,將寢室“和文化”作為精神內涵,校徽主體圖形作為基礎元素,對“和文化”內涵進行符號化的體現,并就此進行組合變換,形成新的組合圖案(樹枝)。新的圖案統一于整體,樹枝的交錯與延伸具有動感,既分割了畫面,形成主次分明的空間感,使整個畫面具有很強的方向性,粗細差異給人帶來細膩與剛硬的不同感受,增強了使用者的視覺彈性。大與小、粗與細的和諧是天與人、學校與學子和諧統一的體現,同時更是學校教學理念的展示——教書育人,指引人生方向。
向不同方向延伸的樹枝也代表每一名東林人向著各自的發展目標,努力成長為不同領域的杰出人才;基本元素重合形成三角形,作為畫面中的點給人以平衡之感,豐富畫面,多個水平點的分布,形成了視覺連線,具有規律、節奏感;組合圖形的交錯形成折線,厚重、醒目、有力、具有視覺引導效果,同時長折線也具有延伸之感,有江河之意,寓意東林青年在知識中遨游,在未來揚帆起航。點線面的組成,使得畫面充實,層次感強,規則的重復的元素排列,畫面有序但不單調,具有較高的審美價值及廣泛的使用價值。標準色(R145 G177 B132)的選取是在東林綠(R82 G144 B42)的基礎上,考慮到實際應用場景,降低色彩飽和,同時考慮到印染及洗滌所造成的色差,以取得更好的舒適度及更高的審美價值。綠色區別于是冷色與暖色,屬于居中的顏色。是學校的象征色彩,代表清新,希望,給人安全、平靜、舒適之感,代表著清新、希望、安全、平靜、舒適、生命、和平、寧靜、自然、環保、成長、生機、青春、放松。白色使有畫面更輕盈、更透氣,綠色和白色的組合給人清新、新鮮、清爽之感,適用于休息場景。對于基本圖形的應用尺寸做了具體規定。
2.包裝改良
在原有床品包裝袋的基礎上增添細棉布抽繩包裝袋,袋身印有基礎元素設計及標簽,實用價值也較高,可用作收納、紀念等用途。
3.推廣應用
在校方負責人員的幫助下,以寢室為單位,對改良后的床品套件進行一輪推廣,根據相關人員反饋對改良床品進行調整。通過與相關人員的協商,就調整后的床品套件以學院或寢室樓為單位進行二輪局部推廣。在實際推廣應用中,根據反饋進行二次調整。最終進行改良床品在全校范圍內的推廣應用。
總結東北林業大學床品套件改良及推廣應用經驗,形成一套大學生床品套件改良及應用推廣應用方案,對其他高校的床品套件改良及推廣應用以借鑒。
四、創新之處
1.方案創新
通過個別高校對于床品套件的改良方案,其中包括對于寢室文化內涵的提煉、在校園識別系統元素的提取與寢室文化與圖案有機結合并相互賦予內涵的這一過程的思考,由此完成床品套件改良設計的圖案及其他設計,最終結合實際情況對床品套件進行推廣使用這一套流程的總結,形成一套更加系統化、整體化、規范化、具有普遍適用性的基于高校寢室文化的高校床品套件設計改良與應用方案。
2.風格款式的創新
充分吸取學生對于床品款式的建議,在寢室“和文化”內涵不斷深化理解的基礎上,設計制作出有鮮明學校特色、具有審美價值的、舒適的床品套件。
3.價值特色
平衡質量與成本,降低成本,制作高性價比的床品套件;統一于學校的整體視覺識別系統,具有統一性、延續性,與學校其他視覺應用統一形成關于學校的外在形象;增強學生對于學校的認同感和歸屬感,有利于內部公眾對于學校的認可和歸屬感,有利于良好學校形象在學生群體中的傳播與寢室“和文化”及校園文化對學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將此方案的床品套件拓展延伸到整個寢室外部環境,以高校床品套件及配套設施為載體,不斷提升寢室的實用性及功能性,為寢室增添人性化、科技化、舒適化的體驗,更好地體現寢室價值。
結語
以寢室“和文化”為核心制定高校寢室設計策略方案,對寢室床品套件進行改良不僅對于傳達學校文化,加強與內部公眾的溝通及聯系有著重要作用,而且能夠在潛移默化中加強學生對于寢室文化的理解及學校統一價值觀的認知,長遠來看對于提升學校的品牌效應和增強學生對學校的認同感和歸屬感有著積極作用。
由于各種原因,本文僅以一所高校作為代表進行床品設計的改良應用推廣,其代表性有限,研究工作存在不足,還需更多實踐進行論證,對于寢室文化的床品套件及寢室設施的改良仍需要深入探究。
參考文獻:
[1]陳瑞紅.淺談以大學生寢室文化建設促進學生發展[J].科技界,2019(36):153-154.
[2]馬軍軍.高校寢室文化建設現狀與建議[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20(04):48-49.
[3]王祉瑩,生陽.淺談高校寢室文化建設[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2020(01):237-238.
[4]張軍威.寢室“家文化”育人體系構建研究[J].現代交際,2019(23):150+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