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孝波
摘要:機械電子工程專業學生要具有扎實的數學、物理、計算機及外語基礎知識,掌握機械技術、電子技術、控制技術、信息技術等工程基礎知識,其課程都來自以上幾個學科,利用幾個學科的知識交叉、綜合、應用培養出知識面較寬、實踐能力強、具有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的應用型人才。
關鍵詞:機械電子工程專業;人才培養;有效途徑
一、導言
機械電子專業憑借自身的發展前景、以及現實一些的就業前景廣泛等特點,備受各個領域及企業的關注。但對于現今存在的高校而言,其對于人才發展的模式形成相對落后,并有脫離主體市場的趨勢,加之機械電子專業所教授知識和實際應聘職業不匹配等情況,人才供需出現了較大的矛盾。基于現今機械電子專業在我國教育行業中的地位,本文將針對新形勢下對于機械電子工程專業人才培養的幾點思考進行了分析,以供參考。
二、新形勢下對于機電人才培養提出的新要求
第一,機械電子工程作為一門交叉學科專業,主要致力于培養學生在機械、自動化控制和計算機等方面的綜合能力,國內各個院校根據自己的學科特色和發展的側重點的不同,培養的機電人才各具特點。對于制造業人才的需求,尤其是對機電人才的需求從數量上說水漲船高,畢業生的數量遠遠不能滿足人才數量的需求;從能力看也對機電專業的人才培養提出了新要求,也就是高校培養的機電人才必須滿足新形勢下人才的新需求,從另一個角度理解,也就是培養的人才必須符合企業轉型的需要,能為企業轉型提供服務。
第二,通過工程認證,一是帶來新穎的育人理念,對學校而言,一直強調的“提高教學質量”可以說有了明確合理的參照標準,在工程認證的標準下,教育質量自然會提高;二是進行工程教育認證,實質等效就是讓學生走出國門,培養面向世界的中國工程師,培養的畢業生相當于拿到了通行國際的執業資格。為了達到這一目標,機械電子工程本科專業在課程設置方面目標要明確,要有科學合理規劃的課程體系,要有有力的教學措施來保障教學效果。
第三,習總書記在全國科技創新大會、中國科學院第十八次院士大會和中國工程院第十三次院士大會、中國科學技術協會第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強調我國要建設世界科技強國,關鍵是要建設一支規模宏大、結構合理、素質優良的創新人才隊伍。因此,創新培養是人才培養的關鍵,也應該納入本科人才培養的過程中。全國大學生機械創新設計大賽、“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全國大學生機器人大賽等賽事也都強調了學科融合創新設計的思想。如何把創新的思想和創新設計的能力融入機械電子工程本科專業人才的特色培養體系中,去促進和深化課程改革,也是目前教學中需要深入探討的問題。
三、新形勢下對于機械電子工程專業人才培養的幾點思考
(一)師資隊伍建設
機械電子工程專業是2014年成功申報的新專業,2016年開始招生,師資隊伍建設問題突出。第一是師資數量不足,第二是教學團隊建設,第三是學術梯隊建設。現在通過聘請部分具有工程經歷的教師或企業技術人員作為兼職教師解決師資數量不足的問題;鼓勵和選送青年教師到相關企業學習與培訓;讓青年教師在專業實踐、大學生科技創新活動中提高自身的教學、科研與技能水平;組織教師大力開展以應用技術研究、科技開發和科技服務為重點的科研工作;以質量工程項目牽引教學團隊建設,結合專業建設,重點培育機電控制工程、機器人教學團隊,承擔一定數量的教改項目和課程建設;加大對學科帶頭人的培養和引進力度,提高師資隊伍的整體素質,突出專業帶頭人和骨干教師的培養。
(二)制定人才培養規劃
對于機械電子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方案的建設,校方應當從課程的體系結構和教學內容兩方面進行調整。首先針對課程的體系結構而言,機械電子專業設計的課程方向包括微機電系統、傳感與測控技術及數字化加工技術,需針對以上三方面加之學生的喜好真正為學生設計相應的課程并構建課程的體系結構和學生的知識架構。以及促進應用型人才的質量并提升機械電子專業的教學水平亦是校方的考慮重點,以保證提升畢業生整體的就業率。而在制定人才培養方案的過程中,隨著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及時代形勢的改變。一方面需對現有的專業內容進行適當的改革,以適應現今機械電子專業化人才的需要。另一方面需增強相應重點專業知識的培養及更加頻繁地考查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水平,以保證對于機械電子專業這一未普及的專業領域而言,能夠全面實現人才培養的市場化。
(三)實踐教學基地建設,提升科研水平
培養應用型人才必須通過有特色的教學內容和實踐教學基地來保障。實踐教學基地分為校內、校外兩種。校內實踐教學基地建設強調條件良好、開放管理,能夠再現工程環境,具有強烈工程氛圍。同時并簽訂協議,在企業建立了實驗室,聘請了實習指導教師,與專業教師共同制訂了實習計劃、實習內容和考核方案。
由于機械電子專業在工程科學中屬于跨學科專業,故現今機械電子專業所涉及的科研領域眾多,其中包括位系統技術、機械人技術、生物機械、汽車內部的安全氣囊和防滑剎車等系統以及放生執行技術等。在拓寬科研廣度的同時,校方更需要提升對應科研領域的深度,并組建學校內部的專業教師團隊共同組成項目開發小組,并依托于實際項目對教學目標中所規定的學生應掌握的科研水平進行研究并有選擇性地拓展,保證校方能夠定期向企業方提供較為完整的且可行性高的科研課題。
四、結束語
總之,新的形勢下,社會對于高等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對人才的需求也更為迫切。這對于工科機械電子工程專業的人才培養既帶來了機遇,又帶來了挑戰。上文針對這一具體問題,提出了幾點看法,并探討了在落實人才培養方案時要注意師資隊伍建設、制定人才培養規劃等解決辦法。
參考文獻:
[1]韋振慶.應用型本科機械電子工程人才培養定位分析[J].山東工業技術,2017(01):139.
[2]熊瑛,許滌之.淺析機械電子工程人才培養創新模式研究[J].才智,2015(28):94.
[3]周廣林,牛曙光,王宏,林海鵬,于信偉.機械電子工程專業定向就業人才培養模式的研究與實踐[J].大慶師范學院學報,2010,30(03):129-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