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少萌
摘 要:陶行知提的“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校”、“教學做合一”等教育思想對教育事業發展具有重大的影響。教師要懂得如何把陶行知教育理念融入到小學語文的教學活動當中,為學生發展創造條件。基于此,本文章從“生活即教育”的教育理念和“加強重點知識教育”的教育理念這兩個方面探討了陶行知教育理念在小學語文教學當中的滲透,提高語文教學活動的有效性。
關鍵詞:小學階段;語文教學;陶行知教育理念;探究和思考
教育部制定的《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當中有明確指出:“語文課程是一門學習語言文字運用的綜合性、實踐性課程,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這一教學理念和陶行知教育理念具有一致性。教師要充分利用陶行知教育理念來不斷創新自己的教學方案,突出強調在小學語文教學活動當中把人文性目標和工具性目標緊密結合在一起,也要緊密日常的生活來拓展小學生們的知識面,旨在培養小學生們的生活體現和實踐能力,在確保小學語文教學質量和水平的同時也全方面培養小學生們的思想和能力。
1 提倡“生活即教育”的教育理念
陶行知著名的教育理念當中就有“生活即教育”。這是一種讓語文教育和實際生活緊密結合一起的教育理念。教師應該充分把握和運用這一教育理念到小學語文的教學活動當中,把生活場景融入到小學語文的教學活動當中。教師在生活的教學情境當中也要不斷探索和創新教育的方式,積極引導小學生們去自主學習,培養學生們正確的學習觀念和態度。同時,教師也要積極鼓勵小學生們去感受、觀察和體驗生活,讓小學生們在生活當中獲得知識。
例如:當教師開展語文教學活動的時候,教師先對學生們說:“你們生活當中有沒有發生什么有趣的事情嗎?有沒有哪位同學愿意和大家分享一下在生活當中有趣的小故事呢?”小學生們都紛紛地說出自己生活當中的發生事情,并且和老師、同學們一起分享。有個學生舉手回答道:“我曾經和媽媽出去買衣服,我發現媽媽和工作人員說了幾句話,然后就用更少的價錢買到了衣服。”這時,教師就可以問學生說:“那么你從這個經歷當中得到什么經驗了嗎?有什么啟發可以分享給大家嗎?”那個學生又說道:“我應該要像媽媽學習這個經驗和能力,像媽媽一樣通過婉轉的話語來“討價還價”,這就可以讓我花更少的錢買到想要的東西。”教師欣慰地說道:“沒錯,說話也是語文素養的一種表現形式,我們要懂得如何有禮貌、有內涵地和別人交流。當然也要觀察生活中所發生的每一件小事,這樣你們就會在不斷積累生活經驗的同時也學到了一定的語文知識。”例如:教師可以帶班級的同學們一起出去玩耍,帶他們開展戶外活動,等活動結束的時候,教師對學生們說:“你們現在回去每個人都要寫一篇日記交給老師,在日記當中你們要寫出這次活動的過程和內容,同時也要表達出你們對這次活動的所思、所想。”這樣就可以提高學生們的語文表達能力和寫作能力,讓小學生們在體驗快樂生活的同時也激發了學習語文的興趣。
2 提倡“加強重點知識教育”的教育理念
任何一門學科的教育,都存在著重點和難點。小學生們思維體系并不完善,對于語文知識重難點的學習存在這一定的障礙和困難。教師要突出小學語文教學內容的重要知識點,讓小學生們能夠充分掌握和明確重點知識的學習,才能夠進行更深層次的教學。教師要把重點知識的學習作為一節課的重點部分,讓小學生們能夠知道教學重點,并且能夠明確自己的學習目標。同時教師也要耐心地為學生們進行多次講解,為小學生們查缺補漏,進一步鞏固知識點。
例如:當教師在課文的教學當中,總會存在很多難讀、難寫的生詞。小學生們的知識基礎比較差,對字詞的認知程度也比較低。當教師在教三年級下冊古詩三首當中的《惠崇春江晚景》這一首古詩的時候,教師先問小學生們:“這首古詩你們有哪些不認識的字呢?”有個學生舉手回答道:“題目的前兩個字我就不認識了,還有古詩第三行的前兩個字,還有第四行的第四個字。”教師笑著回答道:“沒錯,這些字看上去都比較復雜,所以你們也很少人可以都認識它們。現在老師來給你們重點講解。題目前兩個字是念“惠崇huìchóng”,第三行的前兩個字是念“蔞蒿lóu hāo”,你們看蒿字是不是想讀成高字呢?要注意不是全部的詞語都可以偏旁的部首發音的。第四行的第四個是“tún”,你們不能把這個字的右偏旁和啄的右偏旁弄錯了。”在教師給學生們講解之后,就帶領小學生們多讀幾遍,讓學生們能夠完全掌握。
總而言之,陶行知是我國著名的人民教育學家和社會改革學家,他提出來的教育理念在教育學界上都具有一定的權威性,對學生們的思想起著很大的塑造作用。陶行知曾經提出過的教育理念有:“教學做合一”、“教人求真”、“學做真人”等等,這都對小學語文教學的開展具有積極的引導作用。語文是一門奠定學習基礎的學科,在任何階段的教學當中都是必不可少的。因此,教師應該充分地把陶行知的教育理念滲透到小學語文教學活動當中,培養小學生們的語文素養和知識基礎,確保小學語文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
參考文獻:
[1] 陸思佳.探究陶行知教育思想在小學語文中的滲透.語文世界:教師之窗 (2018).Print.
[2] 朱燁.談陶行知教育思想在小學語文中的滲透.《快樂閱讀》.10 (2016):74-,共1頁.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