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當今時代國家與國家之間的政治、軍事、經濟競爭與合作日趨激烈,中國的對外貿易質量和規模都在不斷提升,這一切都使得報關與國際專業越來越熱門,不斷走進人民大眾的視野,為眾多莘莘學子和廣大家長群體所關注。值得注意的是該專業與傳統常規的國際貿易專業有所不同,在專業進修時更加注重課程的實用性,注重設計實際情景,將現實問題引入課堂之中,教學考核標準也主要強調對學生實踐操作技能的考察。
關鍵詞:報關與國際貨運專業;現代學徒制;教學管理;運行機制
引言:
現代學徒制,通常以專業院校和社會相關企業的深入合作為基礎,作為一種當代先進的新型教育模式優勢突出,目前為諸多高等院校廣泛接受并積極用于本院校人才培養工作。對于重實踐輕理論的報關與國際貨運專業來說,及時引入該高效模式更是新形勢下適應不斷改革的教育大潮與我國快速邁進的外貿步伐,提升本專業教學質量,塑造更具競爭力人才的有效路徑。
1.淺析現代學徒制
要想充分發揮現代學徒制的亮眼優勢,使其全面服務于報關與國際貨運專業的人才培養工作,就離不開對該制度的深入精研,它作為一種新型教育理念由我國教育部在2014年提出,主要注重在學生職業技能培訓練習中發揮學校和企業、教師和師傅雙方的重要作用,雙管齊下,高度協作配合。該模式的建立目的主要就是深化產教融合,彌補我國幾十年來高職教育的漏洞,加深校企合作,致力于向相關崗位輸送專業性強、技術嫻熟、創新能力高的新型人才。
2.報關與國際貨運專業人才教育工作中存在的不足
2.1部分教師自身觀念老套,專業經驗不到位
報關與國際貨運專業的實用性決定了相關專業教師在進行專業授課時應及時關注國際形勢,收聽國內外貿易相關的新聞大事,隨時了解國家進出口相關政策調整變化,更新自身知識庫,并且進一步對自身教學內容緊跟變化做出變更。但是現實情況中很多教師往往對新政策應對遲緩,跟不上變化的節奏,將教學范圍局限于教材之中,殊不知教材里的很多內容也早就與實際脫節。另外一些教師多年僅致力于學術研究,缺乏在相關崗位的實際工作經驗,這樣的老師也許能夠很好地將自身專業學術理論知識進行傳遞,但是卻無法真正塑造具備極強動手能力的應用型人才。
2.2教師的教學管理工作與現代學徒制不配套
現代學徒制下,教育主體由原來的教師單方增加為教師和企業師傅兩方。企業師傅由于長期與企業員工相接觸,因而在管理學生時具備著靈活性等天然優勢。而相較之下學校方的教師所進行的教學管理工作在很多方面都尚需完善,比如有些教師對學生的紀律意識、個人日常行為習慣處事作風等要求不夠嚴格,還有些教師身兼多職,日常工作繁重,無法及時對每一名學生在崗位上的實際工作情況作出全面透徹的觀察了解。
3.報關與國際貨運專業基于現代學徒制的教學管理與運行機制構建
3.1校企雙方既各司其職又要互相配合
學校負責生源輸送,而相關外貿企業或進出口公司應該配合高等職業院校從大一新生剛入學就開始抓起,開展新生入學認知教育,對報關與國際貨運專業形成初步印象,可以定期安排企業內有經驗的專業師傅或高層領導人員到校內進行講解,介紹本企業發展歷史和本專業發展前景,也可以邀請學生到企業進行參觀學習,讓學生對本專業和相關企業發展現狀做到心中有數。
企業人員還可以在剛入學的報關與國際貨運專業新生中開展宣講工作,鼓勵學生自愿報名,并最終挑選合適數量的學生進入企業接受基于現代學徒制的新型教學模式。將教室設在企業內部,學校與企業聯手培訓,而最終教學成果的驗收考核則由企業主導,學習的主體兼有學生和學徒雙重身份,保證了最大化的學習效果。
3.2打造專業師資團隊,執行“雙導師制”
以一定量的學生為單位成立多個小組,每組內配備一名教師,一名企業師傅進行教學實踐工作,采取“雙導師”制度。兩名導師要落實好各自的職責,校方教師負責監督學生貫徹落實學校方面制度,并且保持學校和企業之間的良好溝通。企業師傅則更加密切關注學生的日常工作情況,指導學生不斷打磨精進自身專業技能,掌握較強的報關實務能力。
3.3明確人才培養目標
校方和企業應該不斷加強溝通,通過雙方專業人士結合現實需求和自身專業知識儲備共同提出人才培養目標和培養計劃,并不斷進行合理的調整優化,在目標計劃制定時一定要注重其可行性,并且對具體每一步應該如何開展作出明確清晰的安排,使得在學徒制教學模式運行時有科學的方法論指導,設計專業人才培養的快速高效通道。
結束語
現代學徒制的新型教學模式在實際應用于報關與國際貨運專業學生教學實踐時仍存在著一些問題,需要進一步打磨。對于該專業教學工作來說,該新型模式能夠有效服務于學生的專業技能素質提升工作,實現職業技能教育和未來終身學習的有效銜接,課程內容設計與職業考核標準嚴格契合,在未來終將一步步推動報關與國際貨運專業教育質量的進步。
參考文獻
[1]? 蘇穎.“關檢合一”背景下報關與國際貨運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研究[J].中外企業家,2019(35):135.
[2]? 莊艷,高維錫.“報關與國際貨運專業”專業能力提高研究——“互聯網+”時代背景下[J].煙臺職業學院學報,2019,25(03):62-64.
[3]? 蔣慧賢.報關與國際貨運專業課程及思政教育的有機融合[J].教育教學論壇,2019(36):44-45.
[4]? 劉琳,汪志林.新形勢下報關與國際貨運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改革探析[J].智庫時代,2019(26):239+253.
作者簡介:徐世玉(1985.6-)男,漢族,黑龍江省牡丹江市,碩士,黑龍江農業經濟職業學院講師。研究方向:國際經濟與貿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