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艷
摘要:根據教育教學的不斷深化改革,現階段的小學數學教育已經不僅僅要求教師教會學生教科書上的內容,而是要對學生進行積極的思維引導,培養學生的綜合思維能力,提升學生的數學學習效率,幫助學生養成良好數學解題思維習慣,從而更好的提升學生的數學學習效率。本來就是針對“小學數學解決問題教學中優化學生思維品質的策略研究”這一話題進行分析討論,旨在為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思維品質提出一些建議和意見,希望能為促進小學數學教學事業的不斷發展和進步提供一定的借鑒意義。
關鍵詞:小學數學教學;解決問題;思維品質
引言
為了通過轉變教學理念創新教學方式,使小學數學教育能夠更好地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和思辨能力,促進學生的思維品質全面提升。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就需要積極轉變思維方式,秉承以生為本的教學理念,在教學過程中著重講解數學題的解題技巧,幫助學生培養良好的數學意識,在數學教學過程中滲透數學思維,幫助學生鍛煉思維的靈活性和敏捷性,從而更好的提升學生的數學學習效果,提高小學數學教學效率和質量。
一、培養小學生解決數學問題能力的重要性分析
現階段的教育教學改革中明確指出,現階段的小學數學教學除了要教會學生基本的教科書上的知識,還要提升學生的數學解題能力,關注學生的數學思維培養,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數學解題習慣,提高學生思維靈活性,從而更好地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不斷提升。為了更好地達到這一效果,就是要摒棄傳統應試教育中的題海戰術,不能讓學生盲目地、機械地進行訓練,通過死記硬背的方式進行學習,而是要通過學習解題技巧來提升學生思維的靈活性,從而讓學生在解決數學問題的過程中養成良好的數學思維品質,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不斷提升。
在傳統的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的教學思維過多的被束縛在教科書之中,遵守傳統的教學規則,不敢越雷池半步,對于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學習思維的培養。都沒有發揮很好的作用。因此現階段的小學數學教師就應該不斷轉換教學思想,鼓勵學生積極思考,自主探究,讓學生成為學習探索者和研究者,使學生在解決數學問題的過程中不斷提升自身各項能力,幫助學生塑造良好的思維品質。
二、在解決小學數學問題教學中優化學生思維品質的對策探究
(一)創設合理的教學情境
想要讓學生真正的成為學習的探索者和研究者就必須要給學生足夠的自主學習權,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占據絕對的主導地位,這就需要教師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讓學生們的思維都處于活躍的狀態下,積極思考,自主探究學習內容。同時,學生保持高度的學習熱情對于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也有非常大的幫助。為了更好地達到這一教學目的,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就可以采用情境教學法。為學生營造合理的教學情境,在虛擬現實的情境中讓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過程中去。在解決數學問題的過程中,教師要讓學生盡可能地自主思考,從而更好地鍛煉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幫助學生塑造良好的思維品質。
例如,在進行人教版五年級《分數的意義和性質》這節課的實際教學過程中。由于分數的性質和意義解釋起來比較抽象,此時教師就可以利用實物進行教學。比如讓學生自帶餅干蘋果等容易分割的食物進行教學實驗。首先,教師用小刀切掉一半蘋果,告訴學生一個蘋果為單位1,那么這一半蘋果就是1/2,然后再切掉半個蘋果的一半,告訴學生這就是1/4,4個1/4的蘋果合在一起就是一個蘋果,學生有了初步的了解后,教師就讓學生們分組實踐,分別切出3/4,4/7,2/5等等。這樣一來,學生就可以通過切蘋果的實驗,更清楚的理解到分數的實際意義。
(二)加強思維引導,培養學生的思維創新能力
教師在教育的過程中應該扮演一個積極引導者角色。在學生進行思考的過程中,教師要通過不斷地引導,讓學生朝著正確的方向進行思考,幫助學生提升學習效率,拓展思維方式,從而更好地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促進學生的數學思維品質不斷提升,幫助學生培養良好的創造性思維。對此教師應該不斷學習專業知識,提升自身專業素養,促進自身專業能力的不斷提升,從而在教學過程中通過更多、更好、更加新穎的問題和思考角度引導學生進行思考,培養學生思維的創造性,鼓勵學生積極創新,從而更好地達到優化學生思維品質的最終目的。
(三)積極開展教育實踐活動,培養學生的推理能力
教師在引導學生自主思考解決問題的過程中,要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給出合理的問題和已知條件,讓學生自主思考,找到問題的答案。通過這樣的方式訓練學生的思維,鍛煉學生思維的靈活性。同時為了更好的提升學生思維品質的培養效果,教師可以在教學的過程中不斷豐富教學內容,并采用針對性教學的方式,幫助學生重點突破學習中的困難。并且為了更加全面地加強學生的思維引導,幫助學生優化自身的思維品質,教師就可以積極開展教育教學實踐活動,通過小組合作教學法讓學生進行學習等。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只有不斷優化小學數學解決問題過程中的教學環節設計,不斷突破傳統的教育教學觀念的限制,加強學生的基礎知識,并通過各種教學實踐活動優化學生的學習過程,讓學生通過知識遷移,總結歸納以及反思等過程,不斷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增加學生知識系統的全面性和完整性,才能達到優化學生思維品質的最終目的,才能促進小學數學教學事業的全面發展和進步。
結束語
總而言之,在培養小學生的數學解題問題能力的過程中,教師就要積極轉變教學思想,突破傳統的教學觀念的限制,通過不斷創新教學方法,優化教學過程等方式,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加強對學生數學思維的引導。同時,教師在此過程中還要積極轉變教育教學理念,擺清自身的引導者角色,關注學生在課堂中的主導地位,關注學生的個性化發展并結合教育教學的實際情況將學生的數學學習和學生的思維品質培養相聯系,使小學數學的教學能夠更好地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品質,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張旭斌,裴轉發.自主探究模式下小學數學解決問題教學策略研究[J].學周刊,2019(08):56.
[2]涂傳銀.小學數學計算教學中應怎樣培養學生的思維品質[J].亞太教育,2016(35):256.
[3]鐘錦麗.例談在解決問題中培養學生的思維品質[J].課程教育研究,2016(27):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