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國英
摘要:情思教育下的線上小學英語主題閱讀教學發揮多媒體信息技術的優勢,運用情思教育的理念,結合學生的身心特點,在“入境、融境與悟境、出境”的教學環節中,創設貼近實際生活的情境和循序漸進的任務鏈,激發學生的好奇心、探索精神和參與活動的熱情。學生在智慧閱讀中提取、內化、整合信息并生成閱讀智慧,體現了情感活動與思維活動的統一。
關鍵詞:情思教育;小學英語;線上主題閱讀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7版)》提出“教師還可適當擴展教學內容或延伸原有的教學活動,比如增加屬于相同主題且水平相當的閱讀篇目或在閱讀理解的基礎上展開對話或討論活動,或增加詞匯學習活動或寫作活動等,從而滿足學生的需求。”在大力倡導閱讀的今天,開展英語主題閱讀是很有必要的。主題閱讀有效地避免單一閱讀造成的知識遺忘、體驗不深的問題。線上主題閱讀通過網絡授課的形式,將教材主題與可鏈接的、同一主題的、豐富的課外課程資源整合在一起,將閱讀由課內習得遷移到課外的應用,實現“得法于課內,得益于課外”。
情思教育下的小學英語線上主題閱讀教學體現了情感活動與思維活動的統一。情思教育的內涵解釋中有三個關鍵字:一是情;二是思; 三是行。其中,情,指情感和情緒。思,指思維和思想。行,指行為和行動?!扒?思-行”的閉合循環促進學習者情智素養生生不息地循環生長。情思教育的教學實踐路徑是“入境、融境與悟境、出境”。
本文結合課例教科版英語六年級下冊Module 4 Good manners,Unit 7 Its the polite thing to do第3課時Being a Good Citizen,闡述如何運用情思教育實施小學英語線上主題閱讀教學。
一、入境——以境育情,激趣導入
入境就是聯系小學生的實際情況,設計與閱讀教學主題活動相關的情景、背景和環境,將生活中的事情、事物帶入課堂。教師設計與主題相關的話題,引導學生進行討論,激發學生積極思考,回想閱讀主題相關的知識。通過親身參與交流活躍思維,營造輕松的課堂氛圍,為接下來的主題閱讀做好準備。在課例Being a Good Citizen中,以新冠疫情為背景,展示關于殺害野生動物、聚眾聚餐、外出不戴口罩、亂扔口罩的圖片,反映某些市民的不良行為,學生運用已學的祈使句We/You should…,Please dont…, Never…提出規勸。閱讀前,創設疫情中出現不良現象的情境,為“融境和悟境”做好鋪墊,引導學生關注疫情和時事,以境育情。
二、融境與悟境——以情引思,探究答疑
融就是交融,情思交融之意。融境強調學習的“探究之行”。線上主題閱讀教學充分發揮其低碳、環保、方便快捷、信息容量大的優勢,和使用電子書、視頻、音頻、錄音、小測驗等輔助學習英文的聲形并茂功能,拓展孩子的閱讀體驗。教師采用循序漸進的語言實踐活動,以及各種強調過程與結果并重的教學途徑和方法,啟發學生思考,培養學生用英語做事情的能力。
(一)以情引思,揭示主題
在課例Being a Good Citizen中,教師提出思考“Are they good citizens? What is a good citizen?”,引出主題Be a good citizen。學生根據提示語A good citizen can/ will(not)/ should(not)/ must…頭腦風暴談論Whats a good citizen? 培養學生的思辨能力和激發閱讀的興趣。
(二)自主閱讀,探究答疑
第一次閱讀,總體感知,理解書本的大意。學生自主閱讀“廣州智慧閱讀平臺”上的電子書Being a Good Citizen,完成兩個任務。任務1:點擊和跟讀新單詞citizen, truth, respect,town,clothing。任務2:判斷句子是否正確,如正確寫“T”,否則寫“F”(任務2)。教師請個別學生連麥朗讀新單詞。在講解判斷題時,根據問卷星的數據統計,重點講解錯誤率高的題目。
第二次閱讀,完成思維導圖,梳理文本結構。把思維導圖的練習PPT(任務3)發給學生,學生自主閱讀電子書并完成思維導圖的填寫,然后上傳到直播平臺,教師講解答案。
第三次閱讀,朗讀鞏固,增強語感。自主跟讀有聲電子書Being a Good Citizen(任務4),然后根據構建的思維導圖練習復述文本(任務5),老師連麥請三位優秀的同學分步復述。
閱讀中,教師發揮線上授課的促學作用,生動形象地呈現信息,快速地收集反饋信息,點撥、引領學生學習。學生在多媒體和老師的幫助下進行自主閱讀,自主探索,完成任務鏈。在完成任務鏈的過成中,學生滿足了自我的積極閱讀心向和個性化學習,提高了學習熱情。這探究與理解的過程就是引情入思、“情”與“思”相融相合的過程。
三、出境——融思踐行,感悟提升
出境就是學生已經完成了對知識的意義構建,形成良好的思維方式和態度價值觀后能順利“出乎其外”。在出境環節,通過寫作、表演、評論等實踐活動和展示多樣的閱讀成果,鞏固英語閱讀效果;通過積極良好的英語閱讀體驗,強化學生的閱讀行為。
閱讀后,讓學生談論“作為一名好市民,在新冠疫情期間我們可以做些什么?”倡議學生在提示語的幫助下, 結合公共場所的管理制度,為地鐵、公園、圖書館寫預防新冠肺炎的提醒標語(任務6),然后在直播平臺上展示制作的標語,老師點評作品。
在出境環節,設計“寫預防新冠肺炎提醒標語”的實踐活動是融境與悟境環節探究活動“好市民應該怎樣做”的提升。通過實踐活動,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服務意識。學生在這過程中,升華感情、獲取知識和提高思辨能力。
情思教育下的線上小學英語主題閱讀教學,發揮多媒體信息技術的優勢,運用“情思教育”的理念,結合學生的身心特點,在“入境、融境與悟境、出境”的教學環節中,創設貼近實際生活的情境和循序漸進的任務鏈,激發學生的好奇心、探索精神和參與活動的熱情;拓展學生學習英語的渠道,增強了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和趣味性,而且引導學生智慧閱讀,生成閱讀智慧。
參考文獻
[1]陳靖,韓焰明,陳洪義.高中歷史“情思教育”的四重境界[J].教學與理,2019(31):46-49.
[2]陳洪義,黃碧玲,馬添水.情思教育:基于慧行追求情感活動和思維活動統一[J];《師道·教研》2020年第01期
[3]顏娟.小學英語課主題閱讀教學模式探究[J].小學教學參考,2014(09):64.
[4]盧子美.淺談英語線上學習對學生學習能力的促進作用[J].小學教學考,2019(09):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