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志杰
摘? 要:我國社會經濟高速發展,對國土空間規劃提出更高地要求。村莊國土空間規劃能夠實現鄉村復興,促進城鄉統籌發展,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本文重點圍繞村莊規劃編制存的問題進行分析,當前村莊規劃重視城市,忽視鄉村、規劃用地不明確,類型不準、村莊生態建設需要加強、不同部門的土地規劃存矛盾等問題,提出相應的解決策略,保證國土空間規劃背景下鄉村規劃符合實際需要,完善村莊規劃方案,滿足鄉村規劃編制合理布局以及分類指導等需求。
關鍵詞:國土空間規劃體系;村莊規劃;主要策略
引言
社會主義發展到全新階段,對村莊規劃編制提出全新要求。我國村莊規劃建設是推動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抓手,促進城鄉一體化,充分調動城鄉村的土地、經濟、人口等資源,確保村莊規劃編制科學高效。受到歷史發展變遷的影響,我國村莊規劃過程中始終受到傳統思想觀念的局限,導致村級規劃地位不夠準確,村莊規劃存非常嚴重的問題。村莊國土空間規劃應當積極探究生態文明建設與新經濟驅動兩大要素,加強村莊規劃合理編制,有助于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構建和諧社會。
1當前村莊規劃編制存的問題
1.1村莊規劃“重城市、輕農村”
受到歷史因素的影響城市規劃,城市規劃優先級高于村莊,這種思想一直沿用至今,對鄉村的發展造成巨大的阻礙。許多鄉村的資源都被城市優先利用,造成很多鄉村發展出現畸形的狀態。
1.2規劃用地不明,類型不準確
隨著社會經濟發展水平不斷提高,很多村莊規劃指導文件已經無法滿足新時代的發展要求。經濟多元化發展的背景下,村莊的用地規劃也必須多元化,但分類標準不夠準確,導致土地的編制類型十分混亂,尤其是經濟用地和建設用地界線模糊。例如:村莊中的學校、診所、公共設施被分為公共服務用地,但卻沒有具體分類。還有許多公共墓地,歷史遺跡等土地資源沒有分類,導致城鄉村國土規劃不合理,造成大量土地資源浪費。
1.3村莊生態建設需要加強
受到傳統農耕作業的影響,很多鄉村規劃建設不注重文化軟實力。有許多村莊風景秀美,景色宜人,但因為被農業過度開采,造成許多的原始風貌不斷消失,大力發展經濟的背景下,致使許多傳統文化受到嚴重影響,給生態文明建設造成嚴重阻礙。
我國許多村莊保留了大量的傳統文物和古代建筑,但為了發展經濟而造成許多歷史古跡被破壞,村民的文化意識不高,保護意識差,對這些珍貴的歷史文物缺乏完善的保護管理措施。會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也使得鄉村規劃發展缺乏顯著特色,不同部門土地規劃存矛盾,各個部門都有自己的職能,對村莊土地規劃也有不同的側重點,而每一個村莊規劃,每一個部門都有自己的方案,就很容易導致方案之間相互矛盾,引發用地布局分類出現沖突,造成村莊規劃無法順利完成。
2基于國土空間規劃體系下村莊規劃的策略
2.1建立城鄉地位同等的規劃體系,促進城鄉共同發展
當前創新國土空間規劃背景下,最主要的目標就是扭轉城鄉空間分布不均衡的問題,而城鄉規劃需要加強對村莊空間的重視,同時也要確保周圍村莊的規劃實現統一,城市規劃必須對周圍村莊的交通旅游公共等設施用地進行深入調查,確保村莊用地空間分配更加合理,保證城鄉土地規劃和諧統一。對每一個地區進行分類,劃分不同的功能區,使城鄉之間的土地規劃相互融合。例如:將城鄉整體分為交通設施用地、農耕用地、原始自然用地、工廠經濟用地、生活基礎設施用地等多個主導功能區,確保城鄉區域規劃實現全面管控。國土空間規劃背景下的村莊規劃編制內容包括村莊發展目標,即需要落實各項約束性指標;生態保護修復,即實施生態保護紅線,明確生態空間控制規則;耕地和永久基本農田保護,即落實永久基本農田和整備區,明確農業空間管制規則;歷史文化傳承與保護,即深挖歷史文化資源,挖掘提煉特色,提出村莊景觀風貌要求;產業和建設空間安排,包括產業發展空間、農村住房、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劃定有條件建設區。
2.2提高村莊環境和歷史空間建設
保護村莊自然環境和歷史遺跡,能夠增強村莊的地域性特征。如果沒有美麗的生態環境就導致土地規劃失去應有的意義,構建多種多樣自然景觀和不同的歷史文物風俗,能夠讓我們村莊規劃時進行特別的關注。對這些空間也需要特別的生態建設,確保國家生態安全,提高村民的環境保護意識,盡量減少環境污染的問題。加強法律法規建設,保障城鄉生態環境管理更加規范,確保鄉村的特殊性得以增強。
2.3規劃土地分類,標準完善,編制統一
村莊土地規劃編制必須建立符合新時代發展的分類標準制度體系,按照建設用地、環境用地、農耕用地的分類進行細致劃分,確保不同層次用地規劃空間協調發展。還可以與最新的三調數據相結合,保證這些土地資源分類得以有效落實。
結語
村莊土地規劃關系著國土資源的合理利用,關乎著廣大農民群眾的根本利益。立足國土空間規劃體系,完善村莊規劃方案。目前村莊規劃還存在很多方面的問題,例如:村莊規劃“重城市、輕農村”、規劃用地不明,類型不準確、村莊生態建設需要加強。筆者結合多年工作經驗,提出相應的解決策略,包括建立鄉城鄉地位同等的規劃體系,促進城鄉共同發展、提高村莊環境和歷史空間建設、規劃土地分類,標準完善,編制統一等。通過這些措施能夠顯著提高村莊規劃質量和水平,促進新農村建設,為早日建成全面小康社會打下堅實基礎。
參考文獻
[1] 張靈芝,曾毓雋.國土空間規劃背景下村莊規劃編制的思考與探究[J].城市建筑.2019(19)
[2] 王晨歌,張國雄.多規合一背景下村土地利用規劃編制內容探析[J].安徽農業科學.2018(21)
[3] 關濤,常健,趙紅燕,金艷花,滕龍妹.兩規融合理念下村級規劃基數合一方法研究[J].上海國土資源.2017(04)
[4] 郭宇倫,師學義.村級土地利用規劃研究綜述[J].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2017(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