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瑾
摘要:幼兒教育是孩子學校教育的起點,也是一個孩子教育的啟蒙階段,在幼兒教育這個階段的教育水平對于幼兒的影響十分重大,可以提升幼兒學前教育階段的教學水平,可以有效培養幼兒的思維,促進幼兒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這一階段教師的教學對幼兒成長與發展的影響十分重大。本文以幼師課堂教學為關鍵點,對其實踐模式進行探討。
關鍵詞:幼師;課堂教學;模式探討;實踐
引言:
隨著我國經濟水平的不斷進步,人們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斷的提升,迫于人口老齡化的壓力,我國開放了二胎政策,對幼兒教育方面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在這樣一個社會背景之下,一個又一個的幼兒園不斷涌現出來,為了解決幼兒教育師資力量不足的問題,各個地區的高校、職業院校等都擴大了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招生規模,為幼兒教育事業的發展貯備大量具有專業化知識的幼師團隊。但是目前有些院校的幼師專業課堂教學模式還沒有得到改革,依然使用傳統的模式來進行教學,導致幼師專業學生在畢業進入到工作崗位時,其能力水平表現不足。
1幼師課堂教學模式存在的不足
幼兒教育學,它并不是一門完全只注重理論的教學科目,這門課程的學習需要學生通過學習相關理論知識,將其運用進自己的教學實踐方法中。并且這也是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必須要掌握的一門專業課程,對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畢業之后的職業發展而言有著促進作用。據目前的形式來看,還是有部分的院校,在幼師課堂教學模式的實踐方面存在著一定的問題,比如教師不愿教、學生不愿學的現象比比皆是。導致這一問題出現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一些方面:
(1)學生的學習態度不夠端正,學習效果受到影響,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自主性表現的比較消極;
(2)教師對自己的教學水平沒有信心,認為學生學習態度消極是因為自己的教學方法錯誤所導致的。
(3)教學內容與幼師教學實踐脫軌,并且教師的教學方法過于陳舊。
下面本文就對上述闡述的幾點原因進行探析:
1.1教師方面
教師是教學活動開展的主導者,教學活動的開展需要教師的引導。但是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由于學生的學習態度消極,導致教師的教學成就感低,教師對教學目標的掌控也就更加偏離軌道了。并且還有部分的教師分認為幼師專業教學中幼兒教育學這門課程并不重要,并且沒有實踐結合的單一理論講解教學開展起來十分的困難,這些都是導致教師密實教學方向的重要原因。實踐教學對于學生的學習而言與理論教學同等重要,以往的教學過程中,教師總是以自我為中心,沒有關注到學生的發展需求。幼師專業課程教學的理論知識更加重要,如果將過多的時間用在了實踐教學之上,就會影響到學生的理論學習成績,因此對于實踐教學的部分,大多數教師知識一掠而過,讓學生將相關的幼師專業課程的相關理論知識死記硬背下來,以應付考試。在這一的教學模式之下,學生的實踐能力得不到鍛煉,教學水平也無法得到提升。
1.2學生方面
幼師專業的學生大部分都是女生,他們與幼兒接觸的時間并不多,對幼兒教育工作的認知度也不夠,單一的理論教學對他們而言,是非常難理解的,并且也很難激起他們的學習欲望。即使是有部分的學生想要學習好這門課程,但是由于他們自身基礎比較弱的原因,導致他們的學習效率與學習成果并不太理想。
2幼師課堂教學模式實踐改革策略
2.1更新教學模式
幼師專業理論學習需要與實踐相結合,很多專業理論知識都是建立在實踐教學經驗的基礎之上的,因此我們要積極探索,改變以往傳統方式的課堂教學,使用符合時代發展的教學思路,以此來提升教學的效果。可以通過案例分析方式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通過案例分析的方式開展課堂教學,將幼師專業理論知識融入到幼兒園教學的實踐中,將二者深深地聯系起來,能夠加深學生們的學習印象,提高學生對知識的理解程度。而且老師們要設計出合適的案例,并在不同的教學時段,使用不同的案例來對學生進行教學。
2.2實踐教學情境的創設
有西方學者做過這方面的研究,研究結果顯示,不管是什么生物,他們生來就具備有對這個世界中新事物的探知欲望與沖動,而實踐教學情境就是體現學生探知欲望與沖動的最好工具。在實踐情境教學過程中,學生可以跟隨自己的意愿,將自己的想法展現在教學過程中,從自己的親身體驗中獲取新知識,這才是將游戲融入進教育教學中的真正目的,也是需要完成的根本任務。實踐情境教學方式的出現可以有效提升學生對知識的探知欲望,為幼師專業學生以后的生存與發展打好堅實的基礎。
2.3小組合作教學
通過建立學習小組這種教學方式,改變了過去單一的學習方式,為學生提供了交流的平臺,讓學生能夠相互學習,了解并彌補自身的不足。而幼兒教育學的教學內容也比較的枯燥、難懂,對一般的中職學生來說,學習起來具有一定的難度。因此,為了讓學生不是在課堂上一味地坐著接受老師們填鴨式的教學,為了實現老師們的教學目標,為了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為了提高學生們的學習興趣,老師要用在幼兒園中經常遇見到的實際問題作為切入點,引導著學生們圍繞著這些熱點的問題來進行對應的分析研究,不僅提高了學生們解決在教學中遇到實際問題的能力,還能夠激發出學生們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們的學習積極性、自主性。
結束語:
學前教育階段是幼兒校園學習的啟蒙階段,這一階段的教學活動可以有效調動幼兒的感知能力,促進幼兒思維發展。對于幼兒審美能力,人格價值觀塑造方面都有一定的促進作用。幼師專業學生在畢業之后,會投入到幼兒園的教育工作中,由此我們可以知道,對幼師專業學生的教學水平培養是多么重要,我們要積極探索,找到幼師課堂教學模式優化的方法。
參考文獻:
[1]金衛東,李玲瑜,朱敬東.中職幼師課堂“教—研—訓—行”一體的教學模式研究[J].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2020(05):94-96.
[2]楊娟.中職幼師幼兒教育學教學現狀及改進對策[J].新課程研究,2020(11):43-44.
[3]張同禎.中職“幼兒教育學”課堂教學中“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應用策略分析[J].科教導刊(上旬刊),2020(03):134-135.
[4]李慧.幼師生職前職業認同感的調查研究[J].濱州職業學院通訊,2019,16(Z2):60-63.
[5]賴志群,游天宇.構建幼師培養課程體系的實踐融合化思考[J].文教資料,2019(31):196-197.
基金項目:湖北省教育科學規劃項目:高校學前教育專業實踐課程設置模式研究
(項目編號:hbgx19057C7113)